電動車防盜登記上牌,對預防和打擊防盜搶電動車違法犯罪提供有力保障,同時,對依法加強管理電動車,規范電動車駕駛行為,維護城市交通秩序,保證市民出行安全提供有效幫助。又不是第一次實施電動車國標,現行有效的電動車國標是1999年制訂的,標準要求電動車速度不超過20公里每小時,重量不超40公斤,電機功率不超250w,實際情況怎樣呢。
1、大家對4月15日電動車國標實施怎么看?非國標電動車考取駕照上牌大家覺得合理嗎?
聽說中國每年產電動車2000多萬輛,估計現在使用的電動車應該有上億輛了,如果每輛電動車上個牌500元考個駕照500元,這樣馬上就有1000億元的效果,如果再讓部份人去駕校學習,將有更可觀的收益。當然也將有上億的人員會多支出超1000元,那些只買得起電動車的更加無言了,像我因視力不好不能考駕照,又因腳痛走路難,原來可騎電動車,現在該怎么辦,
2、電動車新國標4月15日實施,您準備好了嗎?
4.15就是后天的事了!作為一個電動車使用者,老年代步車的擁有者,不過還有有效的駕駛證C1.D照,聽天由命,看看吧。——真不行,只有駕駛汽車了,與汽車駕駛員為伍了,再見了——電動車,會想念你的。傷感,無奈,相信,電動車年代會回來的。交通參與者,大家共同維護交通秩序吧!不要指責,多一些寬容,學會禮讓,道路暢通無阻是大家的愿望,努力吧!還是希望管理者多一些智慧,
3、如果看待從4月15日開始實施的電動車新政?這對大家的生活帶來哪些影響?
隨著電動車的普及,本來上個有利于管理的牌也沒錯,搞個標準也行,但問題是弄出個不切合實際的國標,就是根本不符合民情。而非國標又要通過工信部目錄取得大證后按機動車一樣買保險,掛機動車牌照,并且考取駕照,這種新政策所帶來的后果:第一,剝奪了民眾的選擇權和使用權,尤其廣大的農村用戶,因為新國標車中看不中用,超標車又得和摩托車一樣需要復雜的手續和一筆不少的費用,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基本生存。
第二,對靠電動車謀生計的這些底層大眾及一些行業也將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例如快遞,外賣,做小生意的民眾等,以前沒電動車的時候靠摩托車,后來摩托車也受到諸如限行,禁行,費用大加油難等因素的影響,剛好電動車的出現正符合滿足了民眾的需求,彌補了不足,這就是為什么電動車很受歡迎的原因。第三,新的政策將造成大量的人員失業,首先受影響的是那些生產企業,再就是全國大大小小的銷售門店及相關從業人員,因為無論生產國標車還是超標電摩,以當下政策的限制,將造成銷量不佳或者根本無法維持的狀況,因而造成工廠以及大量銷售門店難以為繼而倒閉歇業,將那些賴以生存的失業人員推向社會,造成社會的負擔和不穩定,
因此整倒一個行業很容易但由此帶來的負面影響卻很大。存在就是合理,任何一個東西的出現都有利有弊,關鍵要看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還要看牽扯的面有多大,要看人民群眾的需求有多大,一定要做好調查研究,一定要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建議,而不是為了少部分人的利益,而一刀切的去損害大多數,更不是打著安全的旗號進行嚴厲的限制和打壓,
管理者需要做的是去提高民眾的整體素質,樹立各種安全意識和遵守規則的品質,而不是針對使用什么工具,這才是最主要得。在當下經濟不景氣,民眾又壓力大,負擔重的情況下,我們的管理者們為何還要不遺余力的去制定各種不切合實際的政策來打勞苦大眾的主意,這樣做能有利于國家的發展嗎?能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嗎?能有利于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嗎?當今中國之所以發展如此之快,有讓其他國家羨慕的中國速度,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們的工作效率,諸如高鐵,快捷支付等等這些體現速度和效率的工具出現,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推動了社會的快速發展。
4、2019年4月電動車新規實施,外賣和超標電動車該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