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農業綜合執法大隊也并不一定是完全參公性質,有的地方仍歸屬公益一類實行委托執法,這是農業執法大隊的區域性差別。行政執法實行綜合改革,除黨政機構改革統籌推進,行政執法改革,省級明確不設單獨的執法機構,只設置執法監督機構;設區的市,市級行政執法機構與區執法機構整合,以區為主;行政執法以縣區為主,進行綜合設置;鄉鎮試行一支隊伍管執法,成立一個綜合執法隊伍,管理所有行政執法事宜,由鄉鎮黨委政府直接領導。
1、農業行政執法該怎么改革?
一必須堅持為農民為農村服務。二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堅決執行中央政策,三必須充分聽取農民意見,必須上達農民心聲。四有意無意傷害農民利益必須公開向農民道歉或賠償,五必須向農民宣傳政策推廣科技。六必須保障農民利益和人身財產安全,七必須加大農村投入,改善增加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八必須愛護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建設美麗潔凈新農村,
2、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和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哪個好?
農技站和農業綜合執法大隊都是農業農村局下屬的二層單位,前者是公益類事業機構,后者是執法類機構,在編制性質、工資待遇、發展前途上都有明顯區別,如果非要作出選擇,個人建議選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對個人更有利。首先在編制性質上,農技站是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人員使用事業編制,由財政全額供養,農業綜合執法大隊是參公性質,人員和農技站一樣都使用事業編制,但是參照公務員管理,執行公務員同等的工資和晉升待遇,在編制和身份上,比農技站更占優勢。
其次在工資待遇上,農業綜合執法大隊是參公性質,享受公務員的車補、十三薪和年終績效考核等待遇,在工資待遇上要比純事業的農技站要高,以普通科員為例,在農業綜合執法大隊一年至少要比農技站多出一兩萬元,對于拿死工資的上班族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收入。最后在個人發展上,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因為具有參公身份,可以和局機關實現無縫交流,有工作和崗位需要就可以調任局機關任職,轉換公務員身份,而農技站是純事業身份,想要調到局機關置換為公務員,需要具備很多條件,比如要提拔事業副科,局機關要有行政空編,還要走調任程序,等等,一大堆條件限制在哪里,一般人沒有強大的推力根本不可能實現,
這也是參公身份和純事業身份最大的區別。當然,縣級農業綜合執法大隊也并不一定是完全參公性質,有的地方仍歸屬公益一類實行委托執法,這是農業執法大隊的區域性差別,下一步,隨著各地實行五大領域綜合執法,即市場監管、生態環境保護、文化市場、交通運輸、農業等領域綜合執法,縣級綜合執法隊伍正在逐步推進“局隊合一”模式,特別是在今年3月份新的參公單位審批管理辦法出臺后,類似農業綜合執法大隊有可能被重新審批為參公單位,基于這些發展趨勢,個人認為選擇農業綜合執法大隊更有利于今后個人的發展。
3、市縣的畜牧局會怎么改革?
市縣畜牧獸醫局是2005年國家要求進行獸醫體制改革后設立的,國家和省級分別設立的獸醫局,農業部下屬的獸醫局的單位的性質是行政編制,而省級的單位性質有些是行政編制,有些是參公編制,而市縣級改革則是一種“換湯不換藥”式的改革,將以前的畜牧技術服務中心、畜牧獸醫站改成了畜牧獸醫局,僅僅是變了一下名字,其管理模式和管理權限都沒有改變。
由于市縣畜牧獸醫局的存在不符合現代化的農業管理模式,所以這次機構改革中其行政權力全部被剝離到農業農村局,僅留下了畜牧獸醫方面的技術服務功能,變成了一個單純的事業單位,市縣級畜牧獸醫局如何改革,可能各地區的情況都不相同,以我們甘肅為例來說,有些市依舊保留了畜牧獸醫局,比如說天水定西,他們將畜牧獸醫局升格為市政府直屬行政局,與農業農村局并列。
而他們下屬區縣的畜牧獸醫局,一般都改成了畜牧獸醫技術服務中心或類似機構,變成了純事業單位,而另外一些市,他們是將畜牧獸醫局改成了畜牧獸醫服務中心,變成了純粹的事業單位,而下屬的區縣變成了純粹的畜牧獸醫站。像隴南市的畜牧獸醫局則是變成了畜牧獸醫站,這樣下屬的區縣也就只能變成了畜牧獸醫站,只是有個特例就是好多畜牧獸醫局以前是參公管理的,尤其是市級畜牧獸醫局大多數都是參公單位,個別縣級畜牧獸醫局也是屬于參公單位,按照改革前后不改變個人待遇的規定,他們依舊按照參公單位管理,只是將來參公單位如果取消的話,這部分的人的身份只能慢慢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