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造成近9萬人死亡(死亡人數加上失蹤人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傷亡最嚴重的一次地震,唐山大地震的震級是7.8級,死亡24萬多人,由此可以看出,唐山大地震比汶川大地震的震級小,但傷亡卻大許多,原因有三大方面,一是地震本身,二是抗震設防,三是應急救援。
1、電影《唐山大地震》怎么知道女兒還活著?
《唐山大地震》中的小女孩不是救的,是被當成尸體搬出來之后下大雨把她澆醒的。地震時為救孩子,方大強死了,方登和方達被同一塊樓板壓在兩邊,無論人們想救哪一個,都要放棄另一個,元妮選擇了從小體弱多病的弟弟方達,而頭腦清醒的方登聽到了母親作出的抉擇。后來把弟弟救出來后,小女孩被當成尸體搬出來,下了一場大雨把她澆醒,
2、唐山大地震震級比汶川地震小,為何傷亡要大許多?
汶川大地震造成近9萬人死亡(死亡人數加上失蹤人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傷亡最嚴重的一次地震,唐山大地震的震級是7.8級,死亡24萬多人,由此可以看出,唐山大地震比汶川大地震的震級小,但傷亡卻大許多,原因有三大方面,一是地震本身,二是抗震設防,三是應急救援。一,唐山大地震的震中烈度高達11度,破壞力巨大,更要命的是震中位置幾乎就在唐山市區的正下方,而且發生在凌晨,因此傷亡慘重,
汶川大地震的震中烈度也是11度,但發生在下午,而且震中位于在山區,破裂帶長達300多公里,對沿途的縣城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但萬幸的是,人口更加密集的都江堰市和成都市區都不在破裂方向上。二,新中國成立后,唐山市成為我國北方工業重鎮,人口密集,但當時我國還沒有地震區劃,也就沒有抗震設防的要求,唐山市區的建筑物沒有設防,幾乎沒有抵御破壞性地震的能力,這時發生城市直下型破壞性地震,巨大人員傷亡已不可避免,
而且汶川大地震發生前,我國地震區劃已經實施了一段時間,也對建筑物抗震設防有了基本要求。三,唐山大地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傷亡最嚴重的一次地震,當時我國地震應急經驗不足,科學的應急救援體系更是無從談起,地震發生后,只能通過軍隊依靠人力來實施救援,而汶川大地震發生時,我國已經有了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初步建立了地震救援體系,大型機具、科學儀器和醫療服務也開始規模應用,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傷亡的發生,
3、《唐山大地震》中媽媽選擇救兒子不救女兒,究竟做錯了嗎?
手心手背都是肉,怎么選都是錯,活著的人最痛苦。在生命面前,我們都沒有權利去指責一個絕望的母親,7.8級大地震,毀天滅地,丈夫瞬間死亡,同一塊大石板下壓著自己的兒子和女兒,撬了兒子這頭,女兒會被壓死,撬了女兒這頭,兒子死。兩個都是自己的骨肉,哪個都是元妮的命,她撕心裂肺地哭求身邊的人:我求求你們,都救吧!可是現實無法滿足元妮的請求,在救援中耽擱一秒都可能會讓一條生命流逝,
元妮家的周圍,還有很多很多埋在廢墟里的生命等待救援,救援隊的人也不能因為元妮的無法抉擇而一直僵持在原地。此時,兒子方達還可以發出聲音,女兒已經沒了聲響,元妮知道,他們都還活著。但最后,她還是將活著的機會給了兒子,不可否認,那一刻的元妮是有私心的。可我們仍舊無法用道德的標準去指責這一個已經走投無路的可憐女人,
因為她的私心,一是因為愛,二是輸不起。元妮愛丈夫,她得為他留后元妮的丈夫原本可以不用死的,可是在最后的關頭,他拉住了妻子,將生的機會留給了她,丈夫對妻子的愛,不惜以生命為代價。活著的妻子,又怎能不為丈夫考慮,在我們國人的傳統觀念里,女兒終究是要嫁人的,兒子卻可以再續香火。在那個年代里,四處可見的大墻上寫著“生兒生女都一樣”,其實是對生女兒的一種諷刺,因為傳統的思想根深蒂固,根本無法輕易改變,
影片一開始,元妮買了兩個西紅柿,弟弟方達之前已經吃了一個,剩下的一個他還想吃。姐姐方登告訴媽媽,弟弟已經吃過了,可媽媽告訴她:弟弟還小,你要讓著他,你想吃,媽明兒給你買去,一顆西紅柿可以讓,活著的機會也該讓嗎?如果可以,元妮也不愿意讓女兒讓出生命,她第一反應是都救。可元妮最后還是舍棄了女兒,為什么?其實不是元妮不愛女兒,她愛,很愛很愛,可惜女兒終究不是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