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選擇深圳建立經濟特區,是因為深圳有以下2個優勢,利于后來的發展。我從小生活在深圳,算是一個深二代,眼看深圳一步一步發展成為國際大都市,國際創新中心,科技研發中心,我認為深圳未來三十年,經濟依然會持續高速發展,原因如下,相對于北京和上海,深圳房價更加理性深圳是中國新經濟的發源地,也是中國最適合創業的城市,沒有之一,很多人把杭州跟深圳來對比,但其實,深圳比杭州發展更加綜合飽滿,深圳的GDP里面,高科技企業貢獻了37%。
1、深圳是怎么發展起來的?
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縮影。自八十年代初,總設計師鄧小平南巡后,深圳從一個小漁村就進入了世界視線,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軍,在短短的四十年間,突飛猛進之速度,成果令人鼓舞,記得三十多年前,站在羅湖口岸,當時的深圳除了筍崗物運繁忙外,深圳與對岸的香港比較是兩個世界,而三十年后今天的深圳,震驚世界之發展速度,簡直讓人嘆為觀止。
深圳變了,變得舉世矚目,尤其互聯網技術,己走進世界領先前列,科技制造、物流配套、土地增值、金融體系、旅游服務業等眾多領域在全國、乃至世界達到領先水平,深圳作為全國改革開放四大經濟特區之一,不僅抓住了最佳的發展機遇,重要的是吸引了世界各地大批優質人材前往創業,透過一系列的國家優惠政策扶持,結合自身優勢,從中借鑒香港的寶貴經驗,先行、敢干。
2、經過多年發展,深圳現已面臨地荒的窘境,房價也居高不下,深圳未來發展該走向何方?
深圳大有可為!我從小生活在深圳,算是一個深二代,眼看深圳一步一步發展成為國際大都市,國際創新中心,科技研發中心,我認為深圳未來三十年,經濟依然會持續高速發展,原因如下:1、深圳房價高嗎?相對于北京和上海,深圳房價更加理性深圳是中國新經濟的發源地,也是中國最適合創業的城市,沒有之一,很多人把杭州跟深圳來對比,但其實,深圳比杭州發展更加綜合飽滿,深圳的GDP里面,高科技企業貢獻了37%,
這個產業結構在中國所有城市里面,是最高的,等于說,深圳的經濟結構優勢,超過了北京和上海,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更具前景。很多人說深圳房價太高,那你們知道北京和上海的房價比深圳更高嗎?深圳其實房價被政府調控的更合理,近三年時間,深圳的平均房價不增反降,這有些不合乎常理,深圳的住房需求每年都在上升,但是房價為何不增反降,因為深圳出臺了一些租房舉措,包括建立大量公租房、廉租房、人才房,保障性住房,小編目前就住在深圳的人才公寓,這里的租金只有市面的45%,深圳這一系列舉措,目的很簡單,就是要控制房價上漲,因為房價上漲,不利于城市的發展,特別是人才的引進,
從2017年中國城市人口增量排名來看,出乎意料的是深圳全年增加了60多萬常住人口,這是什么概念,這一年,北京和上海的常住人口不正反降,但是北京和上海的房價并沒有降,這里面的一正一負,恰恰說明了深圳的競爭力高于北京和上海。2、深圳正在建設深汕特別合作區、深圳舊城改造、填海造陸等工程很多人認為,上海的經濟效率很高,但其實,深圳的經濟效率是全國最高的,單位面積GDP產出最高的城市就是深圳,一座城市的發達程度,就看資源的密集程度,深圳因為人口密度很大,所以商業價值高體系大,相反,深圳的創業成本其實很低,因為深圳的供應鏈密度比其他內地城市高,所以在深圳創業的公司特別多,
正因為深圳創業的人多,所以深圳又是全國年輕化最高的城市,也是中國經濟最具活力的城市,深圳18歲-35歲的人口占比56%,這個比例在中國所有城市都是最高的。年輕代表著什么,活力與未來!那么很多人開始擔心,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涌入深圳,深圳本身面積就少,會不會把深圳房價抬高,人越來越擁擠是好事嗎?其實人口密度高,是城市資源的利用率高,深圳已經沒有可開發的面積了,怎么辦,舊城改造、填海造陸、經濟飛地(深汕特別合作區)、發展臨深地區(東莞、惠州、中山),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進入國家發展戰略,圍繞深圳肯定會形成一個大都市圈,所以你說深圳缺土地嗎?肯定缺,但是一旦環深地區的軌道交通建設好,那么深圳大都市區就橫空出世,這個大都市區,可能涵蓋了香港、珠海、中山、東莞、惠州,還有廣州南沙,深圳大都市區很有可能超過紐約都市區、東京大都市區、倫敦大都市區。總結:深圳的未來,極具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