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葉留種方法對于作菜用的甘薯葉子,具有比較高的營養價值,但是對于這種采摘莖葉的甘薯,因為地下沒有形成塊根,留種的話和一般的甘薯種植其實是一樣的,留種也需要另行栽種。常用的品種有廣東湛江大葛薯、廣州郊區遲沙葛、臺灣圓錐形種等,在五月份的時候,螞蟻菜已經發育成熟,選取其中較為壯碩的植株,將他們移植在留種的地塊,等待種子成熟,在植株間鋪上薄膜,這樣可以收獲種子,收獲之后曬干了存起來。
1、長壽菜怎么留種?
因為題主缺少問題描述,從已經有的答案來看,大家對于長壽菜到底是什么產生了分歧呢。有答主認為是馬齒莧,有答主認為是甘薯葉,那因為題主沒描述,咱又沒法兒問,只得將兩種都描述如下,馬齒莧的留種方法馬齒莧在我們家這邊叫螞蟻菜,一般沒人會主動種植,但是在種地過程中,依然會時常看見它執著地長在菜地的身影,由此可見,它的生命力還是比較強的。
但是我們家向來都是當雜草處理(想來這樣一味中草藥,被丟在路邊真是浪費啊)后來有一次一位云南熟悉草藥的阿姨過來看到我們這么糟蹋中草藥,進行了一番知識普及,才知道是好東西(捂臉JPG)我們家采取的留種的方法:在五月份的時候,螞蟻菜已經發育成熟,選取其中較為壯碩的植株,將他們移植在留種的地塊,等待種子成熟,在植株間鋪上薄膜,這樣可以收獲種子,收獲之后曬干了存起來,
或者我們在種螞蟻菜的地里直接留一部分花蕊,讓種子長成熟,后面就會自然脫落,并在脫落之處長成新的植株,這樣的話,可以省去很多麻煩,這種方法也是地里面無人問津的野生螞蟻菜成長的方式,所以我們又稱它為“懶漢種法”。甘薯葉留種方法對于作菜用的甘薯葉子,具有比較高的營養價值,但是對于這種采摘莖葉的甘薯,因為地下沒有形成塊根,留種的話和一般的甘薯種植其實是一樣的,留種也需要另行栽種,
但是我們可以聊聊甘薯葉在種植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種甘薯葉的地塊選擇。種甘薯葉的塊地需要土壤肥沃,之前種的品種最好是小麥、西瓜等等農作物,且需要在終止前做好松土工作,地面用薄膜全面覆蓋。在栽種的時候,需要保持足夠的植株間距,保持在15-20厘米,可以豎直栽,也可以斜插,入土的深度保持在4-6厘米,栽種之后注意澆水,不能選擇漫灌。
2、怎么種植地瓜(涼薯)?
地瓜是以地下塊根為食用部份,所以在種植中應選擇土層深厚、保水保肥性強的砂質土壤較好,在進行播種后,要進行催芽,同時要及時補苗,在土瓜生長過程中,應進行中耕除草、追肥水灌、打花摘心等管理,促進產量,地瓜的生長習性地瓜為喜溫喜光蔬菜,生長期要求較高的溫度條件,發芽期要求30℃的溫度,地上部及開花結莢期適宜的溫度為25~30℃。
塊根生長發育對溫度的適應性較廣,可在較低溫度條件下膨大生長,但溫度低于15℃,則生長發育受抑制。對土壤的要求較嚴格,適宜的土壤條件方能獲得高產優質,要求土層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不適于在黏重、通透條件較差的土壤上種植,地瓜的種選地整地地瓜的食用部分是地下塊根,應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肥力中等、保水保肥力強的砂質壤土為宜。
前茬收獲后,進行整地,地瓜塊根的形狀與品種、土壤及耕作有關,扁圓形品種若耕作太深,肉質根往下竄,形成長形根,纖維增多導致品質下降,一般以耕17~20厘米為宜,而砂壤土僅13~17厘米即可,紡綞錘形可稍深一些。每畝施入草木灰500千克、腐熟廄肥2000~3000千克,播種前15天將土塊打碎耙平,做成1.2~1.3米寬的高畦,畦溝深25厘米左右,以利排水。
地瓜的栽培品種1、早熟種:植株生長勢中等,葉片較小,塊根膨大較早,生長期較短,塊根扁圓或紡錘形,皮薄,纖維少,單根重0.4~1千克,鮮食或炒食。其品種有貴州黃平地瓜、四川遂寧地瓜、成都牧馬山地瓜、臺灣馬來種、廣東順德沙葛等,2、晚熟種:植株生長勢強,生長期長,塊根成熟較遲,塊根扁紡錘形或圓錐形,皮較厚,纖維多,淀粉含量高,水分較少,單根重1~1.5千克,大者可達5千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