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農村的電表,城市的電表都是通過載波聯網的。智能電表遠程抄表的原理不同環境下遠程抄表的方式也是有所不同的,如下圖,插入式預付費電表和電子式電表的原理是一樣的,不過它在電子式電表的基礎上加入了計費的功能,電子式電表仍然要人工抄表,但它的出現為預付費電表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1、現在的電表怎么不用人工抄表?
國家電網早已經將人工抄表給取締了,都與時俱進實現智能電能表管理了。人工抄表成為歷史了,遠程電力用戶自動抄表系統升級的自動化、智能化,利用安裝的低壓變壓器處的信號采集器,用系統電力載波通訊隨時隨地可以將電力用戶的用電情況,及時反饋給供電公司的后臺,實現遠程充值、自動扣費、欠費自動拉閘、充值再自動復位合閘。
并且自動分析每天的和每個月的用電量,包括峰值電、低谷電量;還可以在網上查詢到用電分析圖表,避免了原來人工抄表的成本高、人情電、惡意的偷電情況,遠程抄表原來是將傳統的電能表淘汰了,利用智能電能表,綜合遠程通訊技術,實現電能表的遠程監測,用戶如果偷電,后臺軟件會馬上提示報警。這種智能電能表運用低功耗電子元器件,提高了電能表的使用時間,大量節省了居高不下的人工成本和電力設備維護成本,
2、農村電表是怎么聯網的?
簡單點說,現在幾乎每家的電表都通過載波與一個總表(集中器)相連,這個集中器又和主站相連,主站和互聯網相連。不只農村的電表,城市的電表都是通過載波聯網的,1、智能電表目前不會直接連接到互聯網,而是先將采集好的用戶的用電信息傳輸回主站,然后由電力部門(國家電網)決定將采集回來的哪些數據公開至互聯網。2、智能電表與用戶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聯網目前主要通過通信技術,應用的通信技術主要有電力線載波通信、微功率無線通信、無線公網通信、無線專網230MHz通信和光纖通信,
3.“聯網”的方式一般是通過“本地通信”的方法和集中器來相連,然后再通過集中器反饋給主站。補充點主站主要功能是存儲和處理所接收的電表數據,主站還提供對外服務接口,這樣能實現查其他用戶的用電情況,和給自己卡下發指令,因電力部門使用采集電表的網和互聯網是相互隔離的,所有這些動作智能在內網里完成,同時通過簽署網絡傳輸協議來實現網絡支付,
3、以前的電表需要抄表,現在的智能電表又是怎么遠程控制的?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在中國約960萬平方千米的陸地上實現了挨家挨戶的手工抄電表到不需要人力抄表的智能電網時代飛速跨越。以前,每個月我們都能看到肩膀扛著加長桿的放大鏡或樓梯、手里拿著一本厚厚的記電本、滿頭大汗甚至濕了衣服的電表抄報員走巷串戶,在很多偏遠的地區甚至需要跋山涉水去超表。在當時抄表員被譽為是鐵飯碗,這碗飯并不好吃,因為工作單調辛苦、會遇到惡劣環境、抄表的難度大、效率低,
由于電是用了之后再付錢,所以造成了電費拖欠的現象非常嚴重,私接電也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各個地區的電力系統調度、營業、監控自成系統,缺乏統一的基礎用電數據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所以停電在以前也是特別正常的一件事情,這一切都歸咎于老式的電表只能用來計量用電,電網只能用來傳輸電。老式電表叫感應式單相電能表又稱機械式單相電能表,它是利用電磁感應原理設計的,
當交流電通過電壓線圈時,在電壓元件鐵芯中會產生一個交變磁場,這個磁場經過伸入鋁盤下部的回磁板穿過鋁盤構成磁回路,并在鋁盤上產生渦流。當交流電通過電流線圈時,會在電流元件鐵芯中產生一個交變磁場,這個磁場通過鐵芯柱的一端穿出鋁盤,又經過鐵芯柱的另一端穿入鋁盤,構成閉合的磁場,電壓線圈和電流線圈產生的兩個交變磁場及產生的渦流與制動永磁鐵產生的磁場相互作用產生制動力矩。
制動力矩的大小是隨著鋁盤轉速的增大而增加,與鋁盤轉速成正比,只有制動力矩與轉動力矩平衡時,鋁盤才能勻速轉動。在蝸桿和齒輪的帶動下,使計數器計數,顯示電量,傳統的老式電表由于是采用機械式計量,所以會受很多環境因素影響,這種電表的穩定性和計量精度是比較差的,電表內的鋁片選擇也會產生較大的功耗,而且沒有辦法防止偷電的行為,需要人工定期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