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檔案已開封了,究其怎么解決。企業改制,職工檔案移交社保局,辦理退休需要其他證明,請問不合格檔案是如何交收的,你說的這種情況的確存在,很多企業改制以后,從原來的國有企業變成了股份制企業或是民營企業,失去了職工檔案的管理權限,所以檔案只能移交社會化管理。
1、單位辦退休?開封了個檔案,人社局不受理,怎么解決?
個人人事檔案,它是有嚴格規定要求的。因為檔案里,記錄的全是個人學習、工作、勞動、家庭社會關系、參加工作時間起止等個人簡歷信息,屬重要的保密資料,也是個人隱私資料,所以一旦立檔,既不能本人翻閱,又不能隨意更改,更不能對外透露泄密,本人工作期間,檔案必須由所在單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機構受理整理編號,進行存檔保管。
但是本人因工作調動,檔案轉移,需要郵寄或自帶的話,必須要所在單位負責主管檔案人員貼上封條,蓋上“密保資料”專用印章后,才能郵寄帶走,否則視為無效檔案,至于你提到本人檔案己開封了,人社局不受理是正確的,也是業務熟知在行的人,本人不能責怪人家。本人檔案已開封了,究其怎么解決?其一、回原籍重新整理登記建檔,
2、企業改制,職工檔案移交社保局,辦理退休需要其他證明,請問不合格檔案你是如何交收的?
企業改制,職工檔案移交社保局,辦理退休需要其他證明,請問不合格檔案是如何交收的?你說的這種情況的確存在,很多企業改制以后,從原來的國有企業變成了股份制企業或是民營企業,失去了職工檔案的管理權限,所以檔案只能移交社會化管理。檔案社會化管理,目前最大的個人檔案管理機構,就是當地人社部門所屬的檔案管理中心,由于檔案管理中心都是屬于人社局下屬的事業單位,所以在辦理退休時,便于社保部門及時查找或是翻閱個人人事檔案,
由于員工個人是不知道個人人事檔案的具體內容,很多人只有在辦理退休時才知道個人檔案里少了什么,還需要補什么,這是非常痛苦的事情,我本人在辦理退休就因為檔案資料的不齊而吃了不少苦頭。企業整體改制時,涉及到財務、資料、人員等方面一系列復雜的工作,最難處理還是職工問題。所以一般在進行整體改制后,以前屬于國有身份的員工面臨一個身份轉換的問題,有的是先和原有的企業解除勞動合同關系,再和重組后的企業簽訂新的勞動合同,職工的身份也由過去的國有企業職工變成了民營企業或是混合所有制的員工,
和原來的企業解除勞動合同以后,員工還要按照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方式領取一筆經濟補償,然后再按照市場化用工的方式,與新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由于這部分員工,以前屬于國有職工身份,現在屬于市場化用工身份,有的人可能存在視同繳費年限的問題,有的可能存在檔案年齡與身份證年齡不符的問題,有的人可能還有特殊工種崗位工作年限認定的問題,
所有這些問題在今后辦理退休時都需要個人人事檔案來做佐證材料。這部分人的檔案,隨著企業改制以后,新企業不再有人事檔案管理的權限,職工檔案只有移交當地人社部門所屬的檔案中心或是人才交流中心進行管理,并不是社保部門管理,在職工檔案的移交過程中,接收的單位只負責按照移交的花名冊接受檔案袋,至于檔案袋里面的檔案資料是否完善,是否有缺項,接收檔案的單位一般不會逐袋打開進行清點或是主頁進行檢查,這樣的工作量很大,也不符合檔案移交或是接收的規定。
由于各個單位的人事檔案管理,按照中組部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的規定,對于個人人事檔案的內容有具體的規定,即哪些內容可以裝入個人人事檔案,哪些內容不裝入人事檔案,雖然規定非常明確,但是由于個別檔案管理人員工作責任心不強,對檔案的整理、核查不用心,導致職工檔案缺失比較嚴重。當初我離職以后,檔案就是交由人才交流中心管理的,但是退休時才發現缺件比較多,比如當兵入伍的檔案,畢業分配的檔案,檔案袋里都沒有,需要到處去尋找補充資料或是證明材料,才辦理了退休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