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部分人都是獨生子女,這些孩子在父母的縱容下養成了很多壞習慣。比如:亂花錢,生活缺乏獨立性,懶惰等等。我想,如果那些烈士還在世,一定會為我們嘆息。因此,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用良好的社會氛圍建設我們的新社會。但事實是什么呢?現在有些人不僅不悼念革命先烈,還說有些人的故事,如崔蕊等人的故事,是故意捏造和愚弄的。
5、革命電影 觀后感作文400字提供兩次,自己選!1."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電影《建國大業》在毛主席的莊嚴宣告中結束,激動人心的場面久久回蕩在我的腦海里。影片以抗戰勝利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為背景,正面再現了共和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從誕生到建立的重要歷史事件。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事件,如重慶談判、十月十日協議、較場口事件、遼沈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北平首都、政治協商會議、開國大典等,在影片中依次放映。老一輩革命家、、朱德、彭等,民主愛國人士宋慶齡、張瀾、李、沈鈞儒、何香凝等相繼登場,仿佛把我們帶到了那個艱難而又激動人心的時代。
6、讀 上甘嶺永恒的一幕有感作文600聽慣了擺渡人的歌,看慣了船上的白帆。這是電影“上甘嶺”中醫務工作者王蘭演唱的一首膾炙人口的主題曲,流傳甚廣,影響了幾代人。但很少有人知道,王蘭的原型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某部原女衛生員王慶珍同志。關于王清鎮的故事更是感人淚下!王慶珍14歲參軍,1951年隨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1952年10月,決戰上甘嶺抗美援朝戰爭進入最緊張激烈的決戰階段;當時,16歲梳著羊角辮的女孩王慶珍是上甘嶺戰役掩蔽部護理排的一名女衛生員。她負責三條隧道20多名傷員的護理工作。
7、抗美援朝 觀后感和讀后感300字左右成為第784位粉絲的前幾天,看了《抗美援朝》紀錄片,深受感動。抗美援朝主要講的是50年代朝鮮人民支援朝鮮人民抗美援朝的一場戰爭。1950年10月,彭率領中國志愿軍赴朝作戰。1953年7月,援朝戰爭勝利結束。上甘嶺該戰役是著名的戰役之一,由美國第九軍為爭奪朝鮮中部的控制權而發動。
前幾天看了《抗美援朝》紀錄片,深受感動。抗美援朝主要講的是50年代朝鮮人民支援朝鮮人民抗美援朝的一場戰爭。1950年10月,彭率領中國志愿軍赴朝作戰。1953年7月,援朝戰爭勝利結束。上甘嶺該戰役是著名的戰役之一,由美國第九軍為爭奪朝鮮中部的控制權而發動。最讓我感動的是1953年10月一次戰斗中志愿軍戰士的英勇壯舉。
8、5篇電影 觀后感上甘嶺電影上甘嶺講述了志愿軍在朝鮮戰場上抗擊美帝的一場戰役。在這場戰斗中,八連已經在山嶺隧道里戰斗了一個月。由于敵人的封鎖,部隊嚴重缺水,戰士們嘴唇干裂。上級領導派來送水的隊伍,隊員們一個個犧牲了。八連戰士為了保存體力,不得不下山搶水。然而,士兵們剛裝好水,就被敵人的流彈擊中了。后來老師派人歷盡千辛萬苦送來一些蘿卜,還特意給了連長兩個蘋果。
看到這里,我的眼睛濕潤了。這種階級友誼是多么高尚啊,戰士們在這樣的饑渴下還沒有忘記自己的戰友。他們真正做到了“我們的干部要關心每一個戰士,所有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這個時候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同學和同學之間一定要團結友愛,而且就像我平時那樣,今天跟這個吵架,明天跟那個打架,沒有團結友愛互助,就沒有朋友,就成了“大雁”。
9、《英雄兒女之傳奇 上甘嶺》 觀后感。上甘嶺觀后Feeling上甘嶺雖然戰斗已經過去半個多世紀了,但是當我看電影上甘嶺再次描述的時候,我們的三營七連戰斗到最后幾個人,連長死了,指導員被大炮打瞎了眼睛。最后主峰交給八連,最后八連堅持主峰。為了留住部隊,八連被迫撤退到隧道里。
最后配合大部隊發起反攻,取得最后勝利。戰爭是殘酷的,但戰友之間的友誼是溫暖感人的,八連戰士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們在困難面前互相幫助、團結協作的精神。為了配合上級的全面反擊,要求八連退守坑道,消耗敵人有生力量,在坑道里的幾十天里,志愿軍面臨的最大困境不是敵人的猛烈進攻,不是槍支彈藥的匱乏,也不是醫療衛生條件的落后,而是水資源的嚴重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