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深圳就是深圳人”,可我來了深圳二十年了,我還是成不了深圳人,非深戶口,沒房沒車,唯一有成就感的就是在深圳找了個不是深圳戶口的老公,生了個不是深圳戶口的女兒。我的答案是作為一個有家庭而且在深圳待了10年的打工人,最近幾年都想過離開深圳,回老家算了,但是現實又是殘酷的。
1、深圳的年輕人是不是在減少,年輕人都去哪里了?
深圳年輕人最多的是工廠上班人群,為什么現在年輕人少了,有很多原因。1.年輕人斷層,以前80后兄弟姐妹多,現在90后00后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2.經濟壓縮,最近幾年,工廠倒閉的以及搬離的很多。3.深圳現在走商業化,大部分年輕人在工廠文化程度低,只能隨著工廠搬遷或者到其它城市另謀出路,4.現在工廠工資低,加班少。
2、很多人都選擇離開了深圳,你離開深圳的原因是什么?
都說:“來了深圳就是深圳人”,可我來了深圳二十年了,我還是成不了深圳人,非深戶口,沒房沒車,唯一有成就感的就是在深圳找了個不是深圳戶口的老公,生了個不是深圳戶口的女兒,目前最幸福和滿足的是,一家人能天天在一起,我和老公朝九晚五上班,女兒健健康康的成長。呆在深圳這二十年,目睹了深圳的飛速發展,樓房像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房租也隨著樓層的高度增長。
地鐵,高鐵的開通,遠的近的,每天接了又送,送了一接,在改善交通擁擠這塊起了極大的作用,書店,書城,遍布社區,高交會,文博會的定期盛大舉辦,引起了世界各地的注目。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文化教育和環保綠化這些方面也沒忽略,正因為這些變化,我曾經很喜歡深圳,喜歡他的活力,喜歡他的魄力,奈何深圳發展的速度太快,慢慢的我被遠遠的甩在了后面。
現在,深圳對我而言,每年飛漲的房租,物價的澎漲,就像是一座大山,壓得我喘不過氣來,這兩年,深圳的工資沒漲,房租就漲了幾輪,說白了,我們是在給真正的深圳人打工。每月那丁點工資,交了房租,所剩就不多了,日子過得捉襟見肘,比在農村過日子的都不如,現在對深圳,沒了喜歡,只有壓力。深圳很好,但已經不適合我了,這幾年撤出深圳的人,還有大公司也不少,從這里可以看出,深圳的壓力已經讓很多人,很多企業承受不起了,
3、離開北京到深圳的人都有什么感觸?
沒去過北京,說說我在深圳呆的感受。高中畢業就來到深圳,很喜歡深圳的氣候,就是熱點也沒事,冬天不會太冷,空氣清晰。一年四季都挺好的,周末很多游玩的地方。大梅沙海濱公園圖,最適合游泳,沙灘拍照,清湖公園的黃色花,一大片的花。花半里的房子,那天同事說云朵好看,我就拍下來,上班的人,周一到周五,形形色色,沖沖忙忙。
4、有人說深圳的年輕人好像變少了,你怎么看?現在畢業的年輕人還會去北上廣深嗎?
在深圳工作的人反饋一下周圍的情況,坐標福田區,周圍全是金融公司,一、無房的年輕人周圍的私募公司最近一年人員流失率在70%左右,相對于普通人來說,他們待遇在30-60萬之間(稅前),女孩子,尤其是未婚女孩子,辭職后很多都回老家了,在這邊實在買不起房子。在一個能看見上升通道天花板和待遇天花板的行業,繼續在深圳打拼已經變得毫無意義,
沒有買房的外地男生,也選擇在這里工作幾年后回老家二線城市生活,老家已經買好房子,遠比在深圳要好。二、應屆畢業生最近兩年深圳進行所謂產業升級,新聞、政策、相關配套措施確實很多,但是實際上比外地重點高校應屆畢業生首次就業選擇來深圳的人在減少,從公司內部招聘就能明顯看到市場上好的名牌大學應屆畢業生并不多,三、工作機會和待遇15、16年時候,相同職位的待遇,深圳處于和杭州、成都等地持平狀態。
金融行業來說,今年深圳的待遇比北京、上海還是要低不少,工作機會方面,深圳中高端職位沒有想象的那么多,比上海要少很多。以制造業中的采購崗位為例,深圳發布的招聘職位大概只有上海的一半,四、傳統制造業過去深圳年輕人多,其實是傳統制造業吸引了大量中西部地區的年輕勞動力過來就業,他們絕大部分都是進入工廠,每天工作10-12小時,賺取微薄的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