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地區雖然不是所有人都會說粵語(比如很多上了年紀的潮汕人與客家人,還是一些來廣東工作的外省人);但是70%廣東人都會粵語。%以上的廣東人會說粵語,同時粵語在香港、澳門具有官方語言的地位,是澳大利亞的第四大語言,美國和加拿大的第三大語言,新西蘭的第二大語言。
1、廣東人都會說粵語嗎?我覺得不一定,你們認為呢?
粵語(Cantonese),又稱廣東話、廣府話、唐話,俗稱“白話”,是漢藏語系漢語族中的一種聲調語言。廣東地區以粵語為母語的人數7000萬,廣東地區會說粵語的人數高達9000萬,可以說廣東地區說粵語為主流。粵語是漢族廣府民系的母語、廣府文化的重要載體和廣府民系基本標志性的文化識別之一,其是漢族優秀種群廣府人用作交流的高等優秀語言,
廣東不但是一個經濟發達的省份,同時也是一個包容的地區,所以粵語為主流的廣東,同時也包容著其它一些地區性語言。比如粵東沿海的潮汕話,粵東山區的畬客話,粵語的起源分別有源自北方中原的雅語與源自楚國的楚語。其是隨著廣府先民從北方中原地區南遷而在嶺南地區流行與發揚起來的,雖然粵東山越畬客土著也有自己的交流的語言,但畬客山越由于經濟文化落后,導致其客家話作為一種山區局限性非大的語言,根本走不出粵東山區。
相反粵語由于其作為一種先進而又高級的語言,其生命力比較強大,70%以上的廣東人會說粵語,同時粵語在香港、澳門具有官方語言的地位,是澳大利亞的第四大語言,美國和加拿大的第三大語言,新西蘭的第二大語言。廣東地區雖然不是所有人都會說粵語(比如很多上了年紀的潮汕人與客家人,還是一些來廣東工作的外省人);但是70%廣東人都會粵語,
2、粵語有很多漢語里沒有的詞匯,為什么呢?
如果此處漢語指普通話的話,問題應該反過來!我舉幾個例,注:“()”內為普通話翻譯。①行路(走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李白《行路難》②食飯(吃飯)子曰:色食性也。③朝早(早上)子曰:朝聞道,夕可死,④飲水(喝水)《禮記·檀弓下》:“啜菽飲水,盡其歡,斯之謂孝。”⑤酒樽(酒瓶)李白:莫使金樽空對月,⑥走(跑),走佬(跑路)《韓非子·五蠹》夸父與日逐走。
⑦幾時(什麼時候)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⑧幾多(多少)李煜:問君能有幾多愁?⑨今朝(今天早上)李白:今朝有酒今朝醉。⑩望(看)李白:舉頭望明月,睇(看)既含睇兮又宜笑。――《楚辭·山鬼》渠(第三人稱,他)《孔雀東南飛》“渠會永無緣”,著衫(穿衣服)《木蘭詩》:著我舊衣裳。蒞(來)《老子》吾子將蒞之,
落(下)李白:疑是銀河落九天。杜牧:借問聲(請問一下)借問酒家何處有?得閑(有空)黃庭堅:都城誰是得閑人?韓愈:“得閑無所作,貴欲辭視聽,”話(說)蘇軾:千裏孤墳,無處話悽涼,後生仔(年輕人)《論語·子罕》:“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打邊爐/打甂爐(吃火鍋)《廣東通志》:“冬至圍爐而吃曰打邊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