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廟梨膏糖
城隍廟梨膏糖相傳已有1300多年歷史。100多前上海城隍廟開設了果膏糖店,由于業主善于經營,使城隍廟梨膏糖揚名中外。此糖分療效梨膏糖和花色梨膏糖兩類。療效梨膏糖有止咳平喘、生津開胃之效用。系采用杏仁、桔梗、茯苓、半夏、冬花、前胡、桔紅等藥材和白砂糖一起經煎熬精制而成。花色梨膏糖則用砂仁、山楂、丁香、佛手、木香等中草藥加上白糖精熬而成。現由豫園商城上海梨膏糖商店專賣。
重不過二、三市兩。用鱸魚制作的名菜,有被譽為“東南佳味”的鱸魚膾、鱸魚羹等 。
崇明水仙花
上海崇明水仙花已有近百年的栽培歷史。以其濃郁芳香著稱于國內外花卉市場,可與英國玫瑰齊名。“崇明水仙”中最名貴品種有:白玉水仙、琉璃水仙、喇叭水仙、球頭水仙和亞香水仙。
上海漆器
上海鑲嵌漆器,分骨石鑲嵌、玉石鑲嵌和手磨螺甸三種。藝人們利用象牙、牙板骨、青田 石、壽山石、蒙古石、云母、蚌殼或翡翠、白玉、珊瑚、綠檀、金星石等不同色彩的天然 材料,根據畫稿上人物、花鳥的神情形態,加工細刻,然后拼裝,鑲嵌在各種漆器上,再 輔之描金技法,刻成圖案背景,加以襯托,使畫面色彩鮮艷,并富有立體感,如骨石鑲嵌?《祝您長壽》掛屏,作品畫面構思富有情趣,整幅畫面巧妙地選用20多種彩色,突出了 “老壽星”的特有形態,臉的表情,手的動作,形象逼真,壽星和小孩的衣紋,用彩色螺 甸描金修飾,畫面古樸端莊.刻漆是以刀代筆,在磨光后的漆器上,根據設計的畫稿,用刀 刻去漆皮,填上各種絢麗古雅的色彩,表現出各種美麗的畫面。上海刻漆具有刀法流暢, 線條優美的特點。它以精刻樓閣亭臺和古裝人物見長,并以準確地復制中國古典名畫和創 作設計古典文學故事情節而享有盛譽。如屏門《清明上河圖》就是刻漆作品的優秀代表, 它復制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存世作品《清明上河圖》中最精彩的部分,基本上保持了原作 品畫風工細、樸實,人物、山水、建筑神形逼真的特點。上海的刻漆,還有一種叫斷紋工 藝術,它是繼承傳統刻漆手法,在漆坯上用針劃出斷紋,更顯
上海玉雕
上海玉雕主要有四大類:爐瓶、人物、飛禽、走獸。其中以爐瓶最為著名,它造型穩重典 雅,紋飾古樸精美,富有濃厚的青銅器趣味,在玉雕行業中獨樹一幟。上海玉雕爐瓶種類 很多,有爐、瓶、鼎、卣、爵、熏、杯、盒、燈等。造型多種多樣:有三腳爐、四腳爐、 鶴爐、鳳爐、鷹爐等;也有雙雞尊、雙牛尊、雙象尊、雙羊尊,以及各種鏈條瓶等。
上海玉雕不僅制作小件裝飾品和中件陳列品,而且還制作出幾件世界罕見的大型玉雕。1962 年,由魏正榮、關盛春兩位老藝人主持,制作了重達4000多斤的大型玉雕《紅旗插上珠 穆朗瑪峰》,刻畫了中國41名登山隊員征服世界屋脊的英雄姿態。1979年,上海玉石雕刻 廠在工藝師黃德榮主持下,由數十名藝人合作,用一塊重7300公斤的大青玉,設計制作 了高2.6,寬1.4米的《萬水千山圖》。在制作這一巨型玉雕的過程中,藝人們采用圓雕、 深淺浮雕、透雕,以及鏤雕結合運用的各種技藝,歷時經年,才完成了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玉雕產品。
得質樸大方,古趣盎然。
上海硯刻
硯刻就是在硯石上所進行的精致雕刻,對于質地優佳的硯臺能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一硯 制成,往往要琢磨經年。這種藝術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秦漢時期,它是和中國書畫同時 發展起來的。硯刻需要有高質量的硯石作原料。中國廣東的端溪石、安徽的歙石、甘肅的 洮石、湖南的紫石、江西的龍尾石、寧夏的賀蘭石,等等,都是自古聞名的上乘硯石。藝人們就是利用這些特殊的石料,采用傳統的磚刻、石雕手法,以石構圖,因材施藝,雕刻 各種形狀、絢麗多姿的硯臺。此種硯臺既是實用品,又可供人們欣賞。
上海硯刻以造型雅樸,刀法剛健著稱。其雕刻技法在繼承磚刻石雕的基礎上,又吸收了金石雕刻等其他藝術的精華,運用深、淺雕相結合的方法,使作品富有立體感。題材多取于 蔬菜、瓜果等靜物,也有少數魚蟲等圖案,具有獨特的地方特色。
上海集云閣篆刻
篆刻是中國傳統的藝術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先秦及漢魏時期,篆刻印章由印工鐫刻, 藝術成就很高。隋唐以來,也各有其朝代的特點和風格,相傳,自元代畫家王冕開始用花 乳石作印材,因鐫刻方便,流行更廣,到了明清兩代,由于出土文物中印章漸多,提供了 大量參考資料,所以在文人士大夫中研究篆刻的風氣日益盛行,出現了很多篆刻家和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