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雖然月薪不足六千的近70%,可萬元級別的高達到近20%,月薪3萬以上的占比高達2%,這這意味萬元月薪的比例是普通城市的20倍,3萬月薪的占比是普通城市的400倍都不止。的確,深圳的薪資待遇在全國是一流水準,月薪萬元的占比居全國前三,但是這座萬元月薪滿大街都是的城市,到手月薪不足六千元的占比近七成。
1、深圳月薪過萬的人有多少?
一說起深圳,大家都知道是高薪城市,似乎萬元月薪在這里就是再普通不過的水平。的確,深圳的薪資待遇在全國是一流水準,月薪萬元的占比居全國前三,但是這座萬元月薪滿大街都是的城市,到手月薪不足六千元的占比近七成,而之所以高薪族多,是因為深圳高端企業多、高端人才多,所以形成了收入差距巨大的現狀。比如普通城市月薪三四千的最常見,萬元的也不少,但比例大約只有100:1,月薪3萬以上的2000:1都不到,
而深圳雖然月薪不足六千的近70%,可萬元級別的高達到近20%,月薪3萬以上的占比高達2%,這這意味萬元月薪的比例是普通城市的20倍,3萬月薪的占比是普通城市的400倍都不止。于是就出現了斷崖式薪資差別的情況,就是說四五千的是基層,一萬的也是基層,一萬的都不相信我這薪資都基層了,怎么還會有這么多四五千的?那當然就是行業不同所導致的,就像軟件行業基層怎么可能和文案基層一個待遇?不論服不服,多個統計機構的統計結果也都是如此,月薪萬元占比2成已經是往多了說,別把高薪城市的現狀當成神話,更不要總拿“我身邊都XXX月薪”,每個人的朋友圈不同,你月薪一萬多,朋友圈和同事大多也都這個水平,這是由你所處行業和所在環境所決定的,
2、在深圳工作六年還未上萬月薪,還能有什么出路嗎?外貿?
同是外貿人,我工作三年了,月均收入不過萬,想過轉行,但我覺得這個行業還是有發展,并且自身有成就感。這個問題可以分2點來看,一是你們公司的產品/服務有沒有前景,沒前景,工作不開心,那還是趁早換一換二是你認為公司可以,愿意堅持下去,那必須得自己充電了,目前我也在努力學習中,希望你我不久都能月收入上萬。,
3、深圳外貿業務員薪資待遇怎么樣?有前景嗎?
我做了差不多14年的外貿,轉行了。在外貿這一個領域,我覺得是失敗的,談一下我的失敗經驗供參考,做好外貿取決于幾個維度:行業、產品、平臺、宏觀環境、個人能力等,分開大概說一下:一、行業。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這是至理名言!這個行業不僅指的是你所處的行業(Industry),也指你所從事的職業性質(Occupation)。
前者決定了你橫向可以發展的空間,比如是否有機會自己創業,是否很容易就把客戶資源帶走,產品是否比較容易獲得;后者決定了一個人的縱向發展,是否可以成為資深的、專業的大咖,在企業內部的影響能力等,很多做外貿的都想有機會自己單干的,但是有些行業單干的門檻太高,或者客戶對于產品、供應商的粘度很高,或者更換供應商的成本太高等,都有可能限制自己去單干。
比如做醫藥的,首先進入門檻就相對較高,整個銷售鏈條都必須明確產品的manufacturer,對于貿易來說,這一點是很致命的,因為很多時候我們選貨都要中性包裝,就是為了避免讓客戶知道manufacturer,不然我們哪里有機會去獲取差價呢?然后對于職業發展來說,并不是會兩句英語就可以,也需要性格比較適合,做外貿普遍需要能吃苦,如果很在意是否加班之類的,那做外貿也難以做出成績。
做外貿普遍的狀態是:別人工作你要工作,因為老板需要對你管理,很少有老板給你法外特權;別人下班了你要工作,因為你要回復客戶的各種問題,甚至半夜還可能被越洋電話叫醒來抱怨你的產品或者訂單問題,二、產品。回歸到商業的本質,產品才是核心的,馬云、馬化騰做得都很成功,但是美國精準打擊的都是真正具有核心技術的企業,比如華為、大疆等,而這些企業的特點就是真的集中精力在做專業的產品,甚至任正非極力推崇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化學家的培養,這種情況在一般企業是不可想象的,因為一個數學家能解決企業運營中實際的某個問題嗎?絕大部分情況是不能的,這是屬于最基礎的科學,離商業應用可能相差極遠,這么長的鏈條投入是巨大的,有幾個企業家會去批評自己的團隊錢賺的太多?所以正因為聚焦于做產品和客戶服務,才有了可持續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