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你說的“一線城市買了房,欠幾百萬并且每個月要還房貸的人”其中一位。大頭還是房貸,每個月差不多2萬的月供,這點錢,在房地產圈內根本就不算啥,我知道的,月供10萬的大把,都是玩的現金流,在一二線城市,房貸1.5萬的人為數不少,房貸占家庭的收入比例較高,但不宜超過40%,一旦房貸占比過高,加上例如日常生活開支成本等因素,那么生活下來就非常吃力了。
1、敢不敢曬一下你們每個月房貸還多少錢?
坐標西安,16年買的房,在西咸新區,一平米當時是5800,月供2300,我和老公都是程序員,我從18年懷孕的時候就沒上班,到現在開始找工作,老公當時月薪到手一萬,每個月月光。結果從五月份起老板沒在給發工資,迫于無奈,七月中旬老公剛換了工作,月薪一萬四,勉強有結余吧。2300月供 1800房租 3000倆人吃飯,交通,電話費 2000奶粉尿不濕 1000隨份子,買衣服日用品等等的零花錢,
2、你們的房貸每個月多少?房貸1萬5一個月的人有何感受,為什么?
對80后、90后的中青年人來說,身上壓力最沉重的莫過于房貸。對一二線熱門城市的年輕人來說,房貸的壓力非常沉重,有時候一套房子就需要耗用二三十年的青春,但因剛性的需求,只能夠艱難走下去,但自身需要考慮到的風險因素卻不少,供房更多屬于一種被動選擇,在一二線城市,房貸1.5萬的人為數不少,房貸占家庭的收入比例較高,但不宜超過40%,一旦房貸占比過高,加上例如日常生活開支成本等因素,那么生活下來就非常吃力了。
3、在一線城市買了房,欠幾百萬的貸款,并且每個月還房貸的人,內心真實感受是什么樣的?
一個朋友,去年在北京昌平北七家買了房子,房款400多萬,一套兩居室,夫妻兩人這些年辛苦攢的錢全部拿來首付,貸款近300萬,每月還款一萬六七。用他們的話來說,現在的狀況是痛并快樂著,痛苦的是為了買這套房子,夫妻兩人這幾年省吃儉用,妻子也不經常網購買東西了,老公呢也很少和朋友一起吃喝,能省錢的地方絕不花錢。
在工作上一點不敢松懈,生怕失去任何工作掙錢的機會,就為了攢首付,他們說,現在感覺前幾年不是人過的日子,每天太焦慮了,現在呢,終于如所愿,買了房子,記得剛付完首付,簽合同的時候,兩人激動的一宿沒睡好。就如他們說的,雖然現在還貸的日子依然辛苦,但是想起兩人通過自己的努力,終于在北京有屬于自己的小家了,再辛苦再累依然值得,
4、那些在一線城市買了房、欠幾百萬的貸款并且每個月要還房貸的人,內心的真實感受是什么樣的?
不好說別人,就拿自己來說事吧。我也是你說的“一線城市買了房,欠幾百萬并且每個月要還房貸的人”其中一位,先說我的內心感受:我內心挺平靜的。首先,我不是炒房客,我在北京也就是一套房,供一套房,背了幾百萬的房貸,然后我沒有北京戶口,目前在放到天津去了,對就是沖著孩子高考去的,也剛剛貸款買了一套學區房,老家一套農村房,土地就是被流轉了,一年收個一兩千塊錢的租金,南方地少,總共沒多少地。
先說壓力吧,一個月開支著實不低,兩套房貸,一輛車,一個3歲的孩子,還有兩個老人在家帶孩子給開工資,定期給伙食費那種,大頭還是房貸,每個月差不多2萬的月供,這點錢,在房地產圈內根本就不算啥,我知道的,月供10萬的大把,都是玩的現金流。幾十張信用卡,二次抵押,各種拆解,最不濟就賣套房緩解一下,房貸的確是壓力,但在一線城市,這種壓力是相對的,就拿炒房的來說吧,很多人都是早已扎根了,不是每一套房都有房貸,這是歷史紅利吧,沒趕上的算你吃虧,沒辦法。
真要到扛不住的時候,賣一套就是了,一線城市就有這個好處,房地產啟動早,二手房市場完善。二手房流動性好,北京和深圳最為明顯,廣州和上海稍微晚一點,大家都有合理的預期,稍微讓點價格就能迅速賣出去,不著急的,按正常價格也差不多一兩個月就能成交,那么作為不炒房的普通人,比如我這樣的,工資外快,一塊算上,房貸壓力也不大,我個人已經把房貸壓縮到月收入2成左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