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在武漢生活了68年的老武漢人,我談點對武漢話的了解。紅燈記最火的是70和71年,武漢市面上最火的香煙是上煙的飛馬和武漢本地的大橋,包括江漢路到漢口長春街的各國租界,武漢的百年民校如市一男中,即今天的二中,麻木,指的是腳踩三輪車,及車夫,在武漢70年代,街上只有腳踩三輪車,三輪車車夫有時在小雜貨店現在的付食店將麻木彎在一邊,買二輛白酒,一包五香豆,邊喝酒邊吃豆,一邊跨天麻木師付很直爽,大聲說笑,不拘小節,來了生意放下小酒,立即就走,三輪的是三輪車合作社的。
1、武漢人究竟說的是什么話?
作為我在武漢生活了68年的老武漢人,我談點對武漢話的了解。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真正的武漢人是漢口為中心,而漢口是指黃埔路到漢正街一帶。這一帶是解放前武漢的商業文化中心,包括江漢路到漢口長春街的各國租界,武漢的百年民校如市一男中,即今天的二中。市一女中,即今天的市16中,我在1954年起生活在大智門活車站附近的天聲街。
先后在一元路小學,市16中,市二中讀書,我只知道那時武漢人是以黃埔路以上稱為漢人口,黃埔路以下為鄉下。因此正宗的漢口話是黃埔路以上的,而黃埔以下因靠近黃陂。很多黃陂人融入其中,因而話中融入黃陂話,被中心城區即黃埔路以上的人稱為鄉里話,而武昌話又與漢口話不同。我們老武漢人一聽就分得出來,而漢陽話因漢陽蔡甸人多,話音帶有濃重的菜甸音。
2、武漢中的“麻木”指的是什么?
麻木,指的是腳踩三輪車,及車夫,在武漢70年代,街上只有腳踩三輪車,三輪車車夫有時在小雜貨店現在的付食店將麻木彎在一邊,買二輛白酒,一包五香豆,邊喝酒邊吃豆,一邊跨天麻木師付很直爽,大聲說笑,不拘小節,來了生意放下小酒,立即就走,三輪的是三輪車合作社的,后來幾年,踩三輪轉為開克馬林就是三輪摩托車,武漢人把青蛙叫克馬,這種三輪摩托車外型有點向青蛙模樣,看上還可以,我們有了出租車,克馬林退市,工人又踩了沒有斗的三輪車做土方工程,時代的變遷踩的麻術消失了,電麻木又出現了,武漢市政府曾經整治取締電麻術,進行整車收購,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深,兩輪電麻木又出現在街頭,怎么辦呢為了生活啊。
3、為什么有人說四川話和武漢話很像?
我是四川人,第一次坐火車去上海,我在武漢轉車,在候車室里,以及上車后的車廂里,我就像見到了家鄉人一樣的感覺,因為說著差不多的話,只是音調方面有些不一樣而已,從那時起,我就知道了四川話不僅僅是云南貴州和重慶人說,湖北武漢人也說。【01】湖廣填四川明朝末年,張獻忠起義,后與清朝抗衡,張獻忠在四川成都殺了些人,清軍入川時又殺了不少蜀地本地人,其原因大概是寧肯錯殺一千,也不肯放過一人吧,以為所有蜀人都是張獻忠的黨羽,
張獻忠死了后,四川基本上是沒人了,清朝為了把這個空填上,便從湖南、湖北這邊移人過來,這就是有名的歷史上的事實——湖廣填四川。但是湖北過來的最多,我家祖上就是從湖北孝感麻城那邊過來的,族譜里都有記載,我祖父年輕時,那邊的人還送過族譜過來,并傳來了字派,所以把家鄉話帶過來,也是一個原因,只是在演變的過程中,好多話融入了本地的一些方言,然后便有了一些不一樣。
【02】西南官方話這種說法也是有根據的,因為湖廣填四川,不過是老四川,就是包括重慶在內的,但是貴州和云南,以及西藏接近四川的地方,都會這種話,那就不是湖廣填四川這么簡單的事情了,所以按照區劃,湖北、云南、貴州、重慶等都屬于西南方向,這一帶的人大多說話都向一個方向去,形成了通用的語言。但又各自擁有自己的方言,
4、最能代表你是武漢人的一句方言你覺得是什么?
七十年代極具武漢特色的“橘子話”(橘子話指武漢流氓黑話):在外頭玩的或他在外邊是老玩滴(參與流氓團伙并在當地有一定勢力)!跟老子走一趟(單挑輸了不服氣,要對方隨他到他的地盤去挨打)!拐子(流氓團伙頭子,后延伸為親哥)!像你媽滴個逼體面勺(外表很光鮮,中看不中用的書生)!你再跟老子邪,老子一潑西呼倒來滴(對毆前的一句壯膽話,潑西指拳頭,呼倒來指向對方打過去)!鏟死你個逼日滴(欲打對方耳光)!個抱大馬日滴(侮辱對方母親)!伙計,隨便你找個么地方搞,老子不捶死你個婊子養滴(兩團伙約打群架)!你莫跟老子翻眼簍猴滴(斗毆前教訓對方別斗狠)!你個婊子還不服涿(不是那位假武漢所說的不服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