畝用復合肥80斤,氯化鉀50斤,追素尿素40斤,這樣畝產可達1500斤。小麥底肥的畝用量,可以參考如下數據,如遇高產田,每畝施用象牌復合肥40~50公斤即可,如果可與農家肥混合施用,則營養會更加充足,如遇中低產田,每畝施用象牌復合肥30~40公斤。
1、冬小麥播種需要施入化肥做基肥,每畝到底要施入多少復合肥,怎么測算的呢?
小麥底肥的畝用量,可以參考如下數據,如遇高產田,每畝施用象牌復合肥40~50公斤即可,如果可與農家肥混合施用,則營養會更加充足,如遇中低產田,每畝施用象牌復合肥30~40公斤。具體施肥量應結合土壤養分狀與實際情況靈活掌握,小麥底肥施加是關乎小麥產量的重要環節,所以農民朋友一定要注意合理施肥。根據多年的試驗數據發現,每百公斤小麥需要純氮3公斤,P2O5大約1.5公斤,K2O約1.5公斤,
但是呢,這些肥料并不是都得作為底肥一次性施入的。越冬之前大約需要氮肥總量的1/6,大多數的氮肥是在返青期之后需要的;磷鉀肥也主要是在拔節之后大量需要,尤其是灌漿成熟期,通過這些數據,我們可以初步有個這樣的判斷,冬小麥越冬前需要的氮磷鉀都不多。從冬小麥的分蘗考慮,磷肥主要在冬前促進分蘗,因為應該適當增加磷肥的用量,一般的土地中磷肥含量都不少,但大多數不是速效磷,所以需要在底肥中補充磷肥的量,
那到底該如何施用復合肥呢?要想小麥優質高產,還得多種肥料配合使用,不能過于單一。下面主要說說冬小麥的具體的施肥種類和數量,①基肥。基肥原則上分為復合肥和有機肥,但是現在很多種植戶都不用有機肥了,因為沒有,好像只有玉米秸稈還田還算是有機肥的一種,所以主要說復合肥。按照平均產量800斤算吧,每畝的復合肥中大約得有15公斤的純氮,5公斤的五氧化二磷,5公斤的氯化鉀,
配比可以是25-10-16,以80-100斤的量為宜。以前不提倡苗期氮肥過多,但是近幾年秸稈還田后,還是需要氮肥多一些,可以促進微生物加快腐熟秸稈,②追肥。現在種小麥都為了省事,最多追一次肥,一般選擇在返青期,根據墑情和小麥的長勢進行尿素追施,③葉面肥。主要是補充微量元素,促進小麥揚花灌漿,伴隨著一噴三防使用,
2、一畝田水稻用多少肥料?
單季稻的生育期較長,產量較高,一般要生長90~120天,畝產500公斤以上。因此施肥量相對較高,但基肥氮的比例相對較低,約占50%左右,而且分蘗肥和孕穗肥并重,具體施肥方案是:基肥畝施尿素8~12公斤或碳酸氫銨20~30公斤,氯化鉀8~10公斤。也可以施用復混肥,畝施30~40公斤,基肥在插秧前整地時施入。
追肥分兩次,插秧后10~15天施入分蘗肥,畝施尿素8~10公斤,插秧后35~40天施孕穗肥,畝施尿素10~12公斤或碳銨25~35公斤,雙季稻又分前茬早稻和后茬晚稻。在施肥上要注意兩點:一是把兩茬作為一個整體,將磷肥主要給前茬,鉀肥主要給后茬,二是與單季稻相比,雙季稻生育期較短,一般不超過90天,產量較低,畝產多為400~500公斤。
所以施肥量比單季稻少,由于生育期短,養分吸收高峰相對集中而且提前,所以要重施基肥和前期追肥。孕穗肥可以適當少施,或只噴施一些葉面肥,具體方案是:基肥畝施尿素10~15公斤,或碳銨30~40公斤,過磷酸鈣或鈣鎂磷肥20~25公斤,氯化鉀8~12公斤。插秧后10~15天,施分蘗肥,畝施尿素5~10公斤或碳銨15~25公斤,
3、種植水稻,一畝地多少化肥?
種植水稻一畝需要多少肥?不同的水稻需肥量不一樣,如果種早稻生育期在80天90天左右,每畝施20斤復合肥10斤尿素就行了,早稻生育期短,畝產600斤700左右,肥料。不可重施,因為早稻生育期短,沒有增產潛力,需肥量不大,如果種二季晚稻雜交稻,畝產千斤左右,生育期在120天左右,6月20日播種7月20日栽插,每畝用肥量,三元素復合肥15公斤氯化鉀10斤作基肥,追肥尿素20斤就能達到千斤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