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嶺古道簡介梅嶺古道位于廣東省南雄市和江西省大余縣。梅嶺古道的歷史沿革由于獨特的地理位置,梅嶺成為古代溝通武陵南北的咽喉,梅嶺的建立始于秦朝,梅嶺古道距南雄市區(qū)30公里的梅觀古道,數百年來默默無聞,石階早已被歲月打磨,如今卻因“梅”而游人如織,由于貨運量的增加,梅嶺古道逐漸不堪重負。
唐朝的經濟空前發(fā)展。那時候,經過幾百年的發(fā)展,嶺南已經不是蠻荒之地了。特別是廣州,成為海上運輸的物資集散地,“水陸聯運”的梅嶺古道自然成為廣州與中原之間的最佳通道。這條重要的道路此時仍只是一條蜿蜒的羊腸小道。車馬過不去,貨物只能靠人力搬運。由于貨運量的增加,梅嶺古道逐漸不堪重負。公元716年,唐朝重要官員張九齡邀請?zhí)菩诶盥』_鑿一條“大玉嶺新路”,以改善南北交通。
據說張九齡年輕時去北京參加科舉考試。路過梅嶺時,他看到只有一條崎嶇的羊腸小道,小道上很多商人在梅嶺吃力地挑著擔子。這一幕深深地印在他的腦海里,當時他就下定決心要在梅嶺開一條通往四海的路。張九齡最終選擇了大余到南雄距離最短的一段,比秦朝古道短了4公里。為了縮短這4公里,張九齡動用了大量人力,在大禹山梅嶺山的石壁上鑿出了一條高約40米、寬10米、深60米的山溝,并鋪設了一條寬約6米、長10多公里的穿山驛道。
讀圖可見,圖中垂直間隔為100m,梅嶺古道通過處最高海拔在500m-600m之間,超過500m;所以,A是錯的。南坡的等高線比北坡的等高線更直,所以B是錯的。南坡向陽,北坡背陰。冬天南坡溫度比北坡高,所以C是錯的。梅嶺古道在地圖上的距離是2.5cm,所以兩地的場距是2.5× 1km和2.5km,所以D是正確的。
3、 梅嶺古道的歷史沿革由于獨特的地理位置,梅嶺成為古代溝通武陵南北的咽喉,梅嶺的建立始于秦朝。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他的戰(zhàn)略是向北修筑長城抵御匈奴,向南改修道路。1200多年前,唐朝的張九齡奉命在梅嶺開道。在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里,他開辟了一個長約二十尺、寬三尺、高十尺的山洞,開辟了一條寬一尺多、長三十余里的山間大道,成為連接長江和珠江的黃金通道。商旅如梭,物資洶涌,宗族遷徙。不愧為中國古代經濟交流的水陸聯絡點。
削山劈路勢在必行。張九齡為嶺南的經濟文化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有詩云,開關劈曲江公,南北通衢百代功。只有有了這種眼光,我們才能從千古學起,盛世靠交通。就像詩人的詩《梅嶺》里說的,當一座荒蕪的神龕供奉著張的時候,真的可以大有作為。1200多年前,唐朝的張九齡奉命在梅嶺開道。短短兩個多月,他開出了一個長約二十尺,寬三尺,高十尺的大山洞,開出了一個寬一尺多,長三十余里的梅嶺山。
4、 梅嶺古道的賞梅攻略距離南雄市區(qū)30公里的梅觀古道,數百年來默默無聞,石階早已被歲月打磨,如今卻因“梅”而游人如織。每年花期,古道兩旁紅梅、白梅、青梅、臘梅的海洋如潮。通行間,只有淡淡的清香盈袖,再襯著古雅的門樓,有登高望遠的悠長意境。這次的梅子鑒賞,好像穿越到了秦漢時期。梅嶺各種梅花開了三個月左右,白梅先開,紅梅后開。隨著氣溫下降,梅花會越開越艷,一直開到2月底。
5、 梅嶺古道的介紹梅嶺古道位于廣東省南雄市和江西省大余縣。從贛州坐車一路南下,穿過贛粵邊境,進入廣東南雄市。美麗的1梅嶺在這兩個省的交界處,梅關在梅嶺之巔。南嶺山脈,橫跨粵、桂、湘、贛四省交界,自東向西有大峪嶺、騎天嶺、孟珠嶺、都龐嶺、岳城嶺,俗稱武陵,綿延一千多公里,史稱武陵。大玉嶺位于武陵的東頭。相傳漢武帝主政此地時,玉笙將軍名為大玉嶺。
6、 梅嶺古道的東坡與梅嶺古驛站旁,有一棵參天大樹,樹下立著一座紀念碑。我猜一定是蘇東坡過梅關時種的,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被貶到徽州,到了梅關,在那里住了三年。62歲時被貶海州,三年后,1100年,上諭遷都連州。蘇東坡在北返途中,再次走古道,爬梅嶺,心中躁動不安,在嶺頭一家村店歇息時,一位老人問蘇東坡的隨行人員:官人是誰?答:是蘇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