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達北京鼓樓中醫院。北京鼓樓中醫院優雅的醫院環境,從骨子里體現了中醫的態度:北京鼓樓中醫院擁有北京唯一一家名為一光的醫院,醫院環境完美體現了中華文化的魅力,首都醫科大學附屬鼓樓中醫院科室擁有一支強大的醫療技術隊伍,共有各級醫生36名,他們熟悉中西醫專業知識,畢業于中國中醫研究院,中醫基礎理論專業。
公交路線:地鐵9號線→地鐵4號線→地鐵2號線,全程約11.3公里。1.從北京西站步行約140米,到達北京西站。2.乘坐地鐵9號線,經過4站,到達國家圖書館站。3.乘坐地鐵4號線,大興線,經過2站,到達西直門站。4.乘坐地鐵2號線,經過1站。公交路線:地鐵9號線→地鐵6號線→地鐵8號線,全程約14.0公里。1.從北京西站乘坐地鐵9號線。
公交線路:地鐵2號線,全程約10.0公里。1.從北京站乘坐地鐵2號線,經過7站,到達鼓樓街站(也可以乘坐地鐵2號線)。2.從F出口或G出口步行約900米,到達北京鼓樓中醫院。公交路線:地鐵2號線,全程約10.4公里。1.從北京站步行約360米,到達北京站。2.乘坐地鐵2號線,7站后到達鼓樓街站(或乘坐地鐵2號線)。3.步行約1.1公里。
擁有強大的醫療技術團隊,各級醫生36人,熟悉中西醫專業知識。其中主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9名,主治醫師14名,住院醫師12名。擁有33個本科和博士學位,是一支集臨床、教學、科研為一體的骨干隊伍。本科是中西醫結合診治各種內科疾病的綜合科室,設有門診,床位123張。六個診室各有特色。除了普通門診,還有腫瘤科、心血管病科、糖尿病科、高血壓科、消化科和神經科等專科。
病房根據不同患者的需求分為高級病房、干部病房、CCU重癥監護室、重癥監護室三個病房。病房設備齊全,2人4人,CCU重癥監護室。房間寬敞明亮,干凈整潔,有空調,電話,中央供氧,床頭對講,環境優雅溫馨。內一病房以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血管疾病、心肌病、呼吸系統疾病為主,共60張床位。配備現代醫療設備:心電監護儀、呼吸機、除顫器、微量輸液泵等先進設備。
4、北京聯合大學中醫藥學院附屬鼓樓中醫醫院的專家介紹吳愛珠副主任醫師,我國著名肝病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鼓樓中醫院肝病科主任醫師,從事肝病研究30余年,在國家級期刊發表專業論文40余篇,平均每天治療患者50余例,成功病例數萬例,被譽為新時代的“肝病克星”。劉副主任醫師,出生于中醫世家,畢業于第二軍醫大學。中華醫學會病毒性肝炎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肝病雜志》《臨床肝膽病雜志》編委,現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肝病專家組組長鼓樓中醫院,學術帶頭人。
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和三陽有獨特的見解。擅長運用中醫“同病異治”的原則,根據乙肝患者的不同特點,制定適合不同乙肝患者的個體化治療方案,近年來通過“免疫整合療法”治療乙肝患者萬余例。王華靖,男,主任醫師,醫學碩士。畢業于中國中醫研究院,中醫基礎理論專業。師從名老中醫教授、許教授。
5、北京鼓樓中醫醫院的發展歷程1954年1月,由衛生部接管,更名為衛生部衛生司直屬第三醫院。1957年由北京市衛生局接管,更名為北京鼓樓醫院。現有員工170余人,內科、外科、婦產科床位120張,門診量達800 ~ 1000人次/日。1969年更名為紅旗醫院。醫院共有職工264人,床位120張,日門診量超過1500人次。當時醫院有“小協和”的美譽。
1970年5月,東城區景山醫院和鼓樓醫院留守人員合并成立東城區紅旗診所。當時員工70多人,有西醫、外科、兒科、婦科、中醫科、精神科、骨科、放射科、檢驗科、中西藥房、注射室、保健科、掛號室、人事部、總務科、會計室。1974年5月,由北京東城衛生局接管,改建為東城中醫醫院。增加了急診室、理療科、皮膚科。
6、北京鼓樓中醫醫院的醫院環境環境優雅體現中醫在骨子里的態度:北京鼓樓中醫院擁有北京唯一的一光,醫院環境完美體現了中國文化的魅力。多層的橋臺、多彩的弧形坡屋頂、四合院式的建筑,構成了中國古典建筑的藝術風格,具有濃厚的詩意,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有一個輕松的心態,為患者提供一個干凈、美觀、舒適的就醫環境。這些傳統建筑充滿了各種屋頂造型、飛檐、彩畫、內外裝飾門和園林風光,充分體現了中國建筑藝術的嫻熟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