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作為中原地區,連年干旱的情況也是眾所周知,正如之前說的,今年夏季的情況是“南北澇,中部旱”,所以今年河南的情況應該也避不開高溫干旱的情況,而且最近的大面積降雨,河南也并沒有沾點光。近日,河南遭遇“千年一遇”的極端強降雨,導致河南多地受災嚴重,牽動著國人的心。
1、為什么河南暴雨被淹,而跟河南最近的山西沒事?
我是山西運城的,離河南就隔了一條黃河,離鄭州只有二三百公里,鄭州下暴雨當天,我們這里也下了一陣大雨(相對鄭州就是毛毛雨了)。首先我先說一下地理,山西的人口密集區是由四五個盆地組成的“糖葫蘆”其他的都是陰山,呂梁山,太行山,中條山等山脈,這也是山西被稱為“表里山河”的原因,其他的都不說,就說離河南很近的運城吧,它的南邊是中條山,東邊是呂梁山,西邊是“一見楊過誤終生”的風陵渡,當雨云和水汽從河南過來,經過中條山和太行山,還有河南西部的伏牛山,這些山會抬高水汽,和云層,發生“冷凝效應”,山西這邊的雨就會被“擋回去”,所以山西這邊就沒有發生洪澇災害。
2、40天河南遭三輪強降雨,今年的雨咋這么多?
今年雨多也是天氣正常現象,大自然的反應,啥叫輪回?六十年一輪,四十年一回,不過現在的人比較發達,遇到自然災害有足夠的應對能力,不至于背井離鄉,盡管這樣河南還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就像古代有山崩地裂,臺風地震,狼蟲野獸,水沼之地,不易人類生存,人們慢慢尋找遷移到安全地帶生活,形成城市密集繁華地區,一般越大的城市越不容易發生地震,除非人為把城市下面掏空,鳥兒野雀旺處飛嗎,幾千年的輪回可能又要來臨,中原可能還要興旺發達一次吧?加油河南[贊][捂臉][大笑],
3、南方大范圍強降雨拉開帷幕,干渴的河南、安徽降水有多少?
南方大范圍強降雨拉開帷幕,干渴的河南、安徽降雨有多少?這個問題問得好!年年夏天的降雨情況都是我們關注的重點,這關系到我們的夏季是旱還是澇害。5月初,國家氣候中心就給出了一個天氣預測,認為今年夏季的情況是南北澇,中間旱,如今的情況確實也比較滿足這個說法!近日的天氣預報就在今天的下午,中央氣象臺就通知了在未來十天,南方地區就將面臨一段時間的暴雨天氣,而且部分中部地區也有所影響,其中就包括安徽南部,但河南地區就依然是高溫階段。
這也與往年的情況相似,另外,近日也發出了浙江一帶已經進入梅雨時節,而梅雨季的特點就是雨水較多,這就說明今年的雨季確實提前了不少。安徽和河南的情況安徽作為半中部地區,每年的雨水情況不算多也不算少,但近些年來我們安徽地區已經有一些年份屬于旱季的情況了,高溫天氣居多,雨水的充沛期在6月上中旬,也就是梅雨季,今年浙江一帶梅雨提前,可能也會影響我們安徽的情況,如果這樣說的話,6月份的安徽降雨量可能會有所上漲。
而河南作為中原地區,連年干旱的情況也是眾所周知,正如之前說的,今年夏季的情況是“南北澇,中部旱”,所以今年河南的情況應該也避不開高溫干旱的情況,而且最近的大面積降雨,河南也并沒有沾點光,所以,總的來說,這次南方大面積降雨的情況算個落定了,南方的朋友也要做好防范措施,避免瓜果和作物被暴雨摧殘,同時也要注意洪澇災害。
4、河南鄭州為什么7月這么多雨?是大自然對人類的報復嗎?
鄭州“七月多雨”是正常的自然現象,中原腹地,常年少雨多旱。歷史上,鄭州不怕多雨,就怕干旱,中央氣象臺講得“七下八上”多雨,是鄭州的實情。常常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也是常有暴風驟雨的時候,鄭州西有嵩山,南有小泰山、梅山,山地丘陵不怕水淹;北有黃河,東部多鹽堿地、黃沙崗,所以,鄭州北部、東部最怕水淹,年年盼“黃河安瀾”東部平安。
震驚全國的2021年“7-20”水淹鄭州事件,究其原因有二:一是自然現象:天氣預報有大暴雨,確實下得太猛太急,使得路成河可行船,波濤洶涌,涌入地鐵站內、淹沒地下隧道,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二是城市管理松懈,事前應對措施不力。出了問題反映太慢,市政處理應急突發事件的能力差,以致造成人亡車毀財產損失重大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