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武漢封城,從武漢出去了500萬人,封城前,離開武漢的人,絕大多數都不是武漢人,他們在武漢做生意,武漢是他們的第二故鄉,他們扎根在武漢的每個角落,與武漢人民同呼吸同患難,足足說明武漢人對外人居民的友好。武漢人到底怎么樣,誰都沒辦法全面的評價。
1、你認識的武漢人是怎么樣的?
提到武漢人,很多外地人都會說武漢人素質不高,很兇,排外,但是說這些話的人很多沒在武漢生活過,或者僅僅是接觸了幾個武漢人就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武漢人到底怎么樣,誰都沒辦法全面的評價,1.“武漢人很兇”?武漢方言屬于西南官話,沒有翹舌音,使得語音過于裸漏,沒有修飾,導致語氣聽起來十分兇狠,再加上武漢人嗓門大,說話好像吼叫,所以剛來武漢的人是十分接受不了的,會覺得這里民風彪悍彪悍,好相處。
這個我只能說,武漢話聽起來是兇,但是大家說話的態度卻是和藹的,習慣就好了,現在新一代的武漢人說方言的慢慢變少了,很多小孩已經不會說武漢話了,其實這也是一種悲哀。2.“市民素質低”?很多人說武漢的老一輩喜歡罵人,進地鐵上公交不排隊,瞧不起外地人,只能說哪里都有這種人,作為千萬人口的大城市,素質本身就參差不齊,不是誰都有那么好的教養,生活在底層的人民在文明建設方面是會差一些,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武漢人的素質肯定會越來越高,
2、武漢人對外來人怎么樣?
今天的武漢到處都是外地人,在武漢,哪里分的清誰是外地人,誰是武漢人,看上去都是武漢人,今天在漢正街做生意的有幾個武漢人?在武漢開印刷廠的有幾個是武漢人?在武漢開工廠做商業的有幾個是武漢人,武漢已經成為了一個大家庭。這次疫情,武漢封城,從武漢出去了500萬人,封城前,離開武漢的人,絕大多數都不是武漢人,他們在武漢做生意,武漢是他們的第二故鄉,他們扎根在武漢的每個角落,與武漢人民同呼吸同患難,足足說明武漢人對外人居民的友好,
武漢人講義氣,別人敬武漢人一尺,武漢人回別人一丈,這種報恩的文化,表現得特別強烈,80年代初期,我帶老婆去北京游玩,街頭遇到了武漢來北京旅行結婚的小夫妻,他們在北京沒有找到住的地方,我和老婆把這對小夫妻帶到我們居住的旅社,旅社的服務員十分感動地對我說,你們武漢人好團結,有事相互幫助,武漢人對外地人也會伸出友誼的小手。
3、武漢和武漢人在全國人中的印象如何?
武漢由于獨特的地理位置,老武漢人已經逐漸被全國各地前來落戶的人占據了大部分位置,有的是前來買房的,有的是過來做生意的,慢慢地各地前來的人越來越多,將全國各地的風俗習慣都綜合融合在這一個地方形成了統一性的包融,因為改革開放的原因甚至連全世界各地人的性格也容入進來了,相互沾染,取長補短,因此,此地,剛來的人開始并不適應,可住過一段時間之后,大多數人都融合在這種氛圍之后基本都被這里吸引住了,沒被吸引的只是少數偏激性格的人很難很不愿意大眾融合的那一少部分短暫接觸的人!因為武漢是個綜合性極強的地區,有一定的特殊的江湖氣息,喜歡獨處的人一般很難在這里生存!是個很鍛煉人的地方!待久了的人才深有體會!一般在武漢生活過的人出去之后給人的感覺非常老煉!武漢實際上是全國包容性最強的城市!,
4、大家覺得武漢人怎么樣?好相處嗎?
我是70后,母親是上海人,我在上海出生并度過童年。父親武漢人,后來父母離婚了,在滬讀完小學,中學大學以及后來基本都在武漢。其實說到底,哪里都有好壞,武漢的很多男性勇敢果斷,有擔當,經常很有義氣,不計較太多。做學問的也很讓人佩服,武漢的女性有不少很能干,性格中有潑辣利落的一面。總而言之,與武漢人打交道不是那么累,沒有太多的彎彎繞,但前提是對武漢人的民風民俗有個基本了解,
武漢話里有“您家”“他您家”的敬語,其他評論里說武漢人日常用語不文明,這個事實更多存在于上一輩武漢人。隨著時代發展,我很高興武漢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地呈現出新風尚,武漢的市容環境和社會風氣越來越文明,這與武漢外來人口較多也有關系,說普通話的變多了,過去我是欣賞上海的,但是現在我回到上海除了傷感就是失望,因為那種文明的氣息已經所剩無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