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退休在成都定居養老也是非常舒適的,那么買房應該在哪里最好呢。我是2014年從深圳到的成都,現已經在成都工作了4年,當時地鐵都沒兩條,其實成都在2010年前發展相對較緩慢,從2014年開始給我的印象發展相當快,這主要還是國家給的政策較大,這幾年加快修建地鐵,還有成都第二機場,把整個經濟帶動起來了。
1、老人退休去成都定居養老,買房在哪里好?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成都是一種非常宜居的城市,更是一座適合養老的城市。老人退休在成都定居養老也是非常舒適的,那么買房應該在哪里最好呢?如魚認為,并不是市中心就一定好,離市中心遠也不一定好,這里需要結合多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慮,一、買房的周邊配套設施老人退休養老需要考慮的周邊配套設施,肯定與年輕人買房存在一定的差異。
年輕人需要考慮更多的是上下班便捷,周邊商場、娛樂場所齊全,學校、醫院等等都是需要考慮在內的,而老年人養老,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周邊需要有醫院、菜市場、公園等,另外還需要周邊的居住環境很安靜。離醫院近是非常好的,因為上年紀的人,難免會有個小病小痛,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是首要任務,其次,居住環境一定要安靜,這是因為年紀大的人睡眠很淺,外邊稍微有個風吹草動就會打擾到他們。
另外,他們也需要有休息娛樂的地方,比如公園、棋牌室等等,能夠運動,能夠益智,這才是最好的地段,二、買房需要結合自身經濟狀況當然,有錢的話只要結合上文提到的周邊配套設施能夠滿足的情況,當然是市中心最好。畢竟市中心生活起來很便捷,個人的基本需求一定是能夠滿足,如果預算不夠充足的話,建議好好選擇一下地段。現在成都的房價,3換以內基本都在2萬元每平方以上,買個90平的房子,至少需要花費180萬,加上簡單的裝修,總共花費至少都要在200萬以上,
3環外的房子均價,大概在1萬7,8左右,同樣花費也不少。其次的話,繞城外的幾個區房價差異就很明顯,比如雙流、郫縣、青白江等等房價都存在較大的差異,雙流的房價較高,普遍都在1.5萬以上,畢竟有國際機場,地鐵也是通了的,理所當然房價要高一些。相對低一點的地方就是青白江,那邊的均價在7000~8000元不等,預算就相對會低很多,
三、總結1、周邊的基礎配套設施齊全,醫院、商場、公園、休閑場所、圖書館等等應有盡有,并且滿足小區很安靜。2、結合自身的經濟狀況,能買在哪里就買在哪里,并且需要留一部分錢來養老,即便有養老金,手里有充足的應急資金也非常有必要,成都是一種很悠閑的城市,有句話是這么講的:少不入川,老不出蜀,這也表達了四川是一種非常適合養老的城市。
2、成都為什么叫成都?
查閱了一些資料,根據現有的資料顯示,早在10000年以前成都就有了人類活動的蹤跡,可以考察的歷史也有4500年左右,著名的寶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和金沙文化都可以證明他悠久的歷史。距今3000年前,成都很可能就已經是古蜀國的都邑了,而且這個獨一的名字,就是“成都”,目前可見到的最早的成都地名是出現在戰國晚期的出土文物上,四川滎經出土的銅矛,青川出土的銅戈都有茶“成都“的字樣。
而最早的文獻記載”成都“則是在西漢的《史記》和《蜀王本紀》中,自從得名“成都”,這座城市就再沒更名過,這是我國所有大城市中的唯一記錄,當然成都在歷史上也有一些別稱的出現,如“龜城”、“錦城”、“蓉城”。那“成都”之名是怎么來的呢?目前有很多種說法,最常見的是宋代《太平寰宇記》中:“成都縣,漢舊縣也,蜀以周太王從梁山止岐下,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之曰成都。
”這種解釋雖然是歷史上最早的一種解釋,但其正確與否還存在很大爭議,因為存在套用古代帝舜:“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的故事之嫌,這個故事里的成都并不指成都,而且按這種說法,很多大城市都可以稱“成都”了,更重要的是,秦以前的古蜀國是有自己的文化語言體系的,他們有自己的文字和語言,古人稱“蜀左言”,與當時的中原“莫同書軌”,成都又怎會用中原人的語言來命名自己的都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