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恐怕你要失望了,我們鎮的人也跟他們差不多。你剛離開的小鎮上的人們到底是哪種類型的人,那個小鎮上住的都是不三不四的人,我住在那里很不快樂,所以想搬走,棗莊市是一個只有400多萬人口的四線城市,除了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也有許多國有、集體、中外合資、以及私有企業。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想先給題主講個故事。一位老人坐在小鎮城郊的路邊,一位陌生人開車路過,下車問老人:請問老人家,這個城鎮住的是哪種類型的居民?我想搬過來住呢!老人問:你剛離開的小鎮是哪種類型的居民?陌生人說:那個小鎮上住的都是不三不四的人,我住在那里很不快樂,所以想搬走。老人答:那恐怕你要失望了,我們鎮的人也跟他們差不多,
不久之后又有一位陌生人問老人同樣的問題,老人又同樣反問:你剛離開的小鎮上的人們到底是哪種類型的人?這位陌生人回答:那里都是非常好的人,但我是想尋找一個比那更有發展機會的小鎮。老人說:你很幸運,年輕人,這里的人們跟你們那里完全相同。你將會喜歡他們,他們也會喜歡你,講完這個故事,其實題主也就知道了我的回答:相由心生、境由心造。
2、棗莊市工作的你們月收入是多少,是否夠用?
謝邀請:這個問題樓主問的太籠統,涉及的面的確有點大,棗莊市是一個只有400多萬人口的四線城市,除了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也有許多國有、集體、中外合資、以及私有企業。不同的部門,不同的企業,都有不同的工資標準,相對來說事業單位的公務員、國有大型企業、中外合資企業的職工工資收入會高一些,而一般的私有企業的員工和上述企業的職工工資根本就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所以,有些事情還是不談為好,免得有些人談到月工資收入,會傷心流淚,氣不打一處來,甚至嘟嘟囔囔的罵個不停,我作為一個在企業從事多年的HR管理工作的人員,也屬于中層管理干部吧,我的收入并不算高,2000年至2007年,當時月工資只有900元。2008年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以后,我們這些年齡偏大,工齡30年的老職工就內退啦,當時內退生活費是按照檔案工資的90%發放的,
每月也就是700元。每月700元,說實在的確實不夠用的,沒辦法,我又在外面找了一份工作,一開始每月只發1200元,一年以后來又漲了1500元,再到后來又漲了2000元。大家都會算這筆經濟細賬,700元和2000元是什么概念?不要我再詳細敘說了吧,現在我所在的那個原單位,經濟效益比較好啦,老員工都退的差不多了,機關上的中層管理干部,每月工資都能拿到5000多元,一般的科員也拿到三四千元。
俗話說:“人心不足蛇吞象,”現在每月的工資收入,生活基本上沒有問題,但是,要想高檔的消費,恐怕實際收入和想法還有一定的差距。夠花的不夠花的,要根據個人的收入來制定消費水平,現在我們老兩口都退休了,月收入7000多元。就我個人總體來說,日子還算湊合,比在崗上班時強多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基本上不要借錢度日了,
3、棗莊市在山東排第幾?
看似倒數第三,實則倒數第一。萊蕪有鋼廠,支柱產業,GDP少,人也少,靠近濟南,有接省會部分職能的可能。可持續發展,日照沿海城市,GDP超棗莊指日可待。有港口,有鋼鐵廠,棗莊呢,支柱是煤炭,枯竭了,留下的是千瘡百孔。煤化工,水泥是污染環境的,轉型旅游是個笑話,看看各個景點,人跡罕至,關門閉戶的好多。新城沒有人,除了房地產,
大批人員外出打工。本地六區市內戰無敵,你爭我奪,都要GDP,都要發展,市政府搬遷是個敗筆,浪費極大資金,一味發展沒有人氣的新城,早晚是爪子嘛,丟西瓜。最不該擠兌滕州的發展,拿滕州的稅,還擠兌滕州,應該發展滕州,帶動全市,畢竟滕州有人,有城市規模,高新區,新城區都是哪級單位?北濟寧,南徐州,東臨沂。棗莊純粹失血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