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安慶江沙多少錢一噸我是講不準,安慶范圍很大,如果問安慶江邊的沙賣多少錢一噸,我是安慶人,但我從未到過安慶江邊去實地買過江沙,要說我當地一般4噸車拉一車沙少說基本上也是一千多元一車,我也不知司機是從什么地方拉來的沙,是江沙,是河沙都不知道,反正這樣算一噸就是要250元每噸,總之現在在農村蓋一幢房子,石子,沙子、火磚、鋼筋、水泥、工錢、外加起手塊的費用等等一算起來可以說直接就能把一個窮人嚇昏,嚇傻,一點都不比城市便宜,相對來說比城市還貴,城市一改樣,農村立馬就跟上,改樣價格一分都不讓,農村這個浪,一陣風掃蕩,富給泥工匠,農民辛苦是到處撞,搭一堂灶沒有二到三千元就不要望,現在這世情瘋狂的真不知是一個什么模樣。
1、安慶江沙多少錢1噸?
謝謝邀請!有關安慶江沙多少錢一噸我是講不準,安慶范圍很大,如果問安慶江邊的沙賣多少錢一噸,我是安慶人,但我從未到過安慶江邊去實地買過江沙,要說我當地一般4噸車拉一車沙少說基本上也是一千多元一車,我也不知司機是從什么地方拉來的沙,是江沙,是河沙都不知道,反正這樣算一噸就是要250元每噸,總之現在在農村蓋一幢房子,石子,沙子、火磚、鋼筋、水泥、工錢、外加起手塊的費用等等一算起來可以說直接就能把一個窮人嚇昏,嚇傻,一點都不比城市便宜,相對來說比城市還貴,城市一改樣,農村立馬就跟上,改樣價格一分都不讓,農村這個浪,一陣風掃蕩,富給泥工匠,農民辛苦是到處撞,搭一堂灶沒有二到三千元就不要望,現在這世情瘋狂的真不知是一個什么模樣。
2、80年代的永久自行車275元,相當于現在多少錢?
永久自行車這么貴的嗎?我記得我叔84年還是85年那會兒,剛提干,為了掙面子,咬著牙搞了輛自行車,不過好像不是永久牌兒,是鳳凰牌兒,28大直杠。花了不到200吧(具體一百六還是一百八不是太確定)!差不多小半年的工資都交代出去了,為此家里兩個月沒開葷,周末都跑我們家來打牙祭,雖然肉疼,但是臉上有光啊,天天就寶貝他那自行車,回來就得擦。
我們想去騎著玩玩兒,根本不可能,要么就只能坐橫杠上,跟著出去兜兜風。其實我也跟著沾光,要是碰到夏天放學,正好我叔順路能接我,那坐在自行車上,別提有多神氣了,而且還能夠蹭我叔一毛錢買兩支鹽水冰棍兒,傍晚吹著小風,河邊兒溜一圈兒,那簡直美滋滋。只嘆人生如此,夫復何求啊!雖然經常屁股被咯得生疼,有時候還不小心把腳給卡輪兒上了,但還是趨之若鶩啊,
這些說出來,許多人估計不理解,不就是一輛破自行車嗎?有啥臭顯擺的。但事實上,這個絕對不夸張,在那個時代,自行車的稀有程度不亞于現在的百萬級豪車,乃是身份與財富的象征。我叔當年能買自行車,也就是時代開放了,沾了光,要再往前面數兩年,他根本就沒資格。在剛開始有大金鹿那個年代,自行車是指標類商品,你的公社大隊書記級別以上的同志才有資格配;后來條件放寬了一點,普通人可以買,
但不是花錢就行,你的有票。就好比糧食有糧票、布匹有布票、肉類有肉票;買自行車這類工業產品你得要有“工業票”(工業券),這玩意兒稀有程度非常高,我爸那時候一年就兩張。而一輛自行車,少說也得五張,也就是說,當時想要買輛自行車,你至少都得先攢個兩三年的票。所以,在那個年代,一輛自行車,足以滿足你的虛榮心,沒辦法,八十年代,對于現在的年輕人來說,絕對非常的陌生。
那時候的物價是以分算,以毛算,我記得最清楚得就是5分錢的饅頭、3分錢的油條,對了還有五分錢的鹽水冰棍。咱們今天饅頭少說也得一塊一個吧,單單以這個位參照物,物價就翻了20倍,對了,還有我爸當年最愛抽的上海煙,5毛一盒;這絕對是好煙了,像我叔抽的什么紅櫻、天平,那都是兩毛一盒。當然,像什么紅塔山、中華、大重九甚至于駱駝牌兒這些,那就貴了,是按元算的,而且一般地方還買不著,
別問我為什么這么清楚,給大人買煙這種事兒,你們誰沒干過?我家隔壁就雜貨店,如數家珍好不好?此外我上學用的文具,一個作業本5分錢、一支鉛筆是3分錢。不過我一般買帶橡皮的,得要5分錢,同桌那時候經常蹭我橡皮。至于菜價、米價這些普通的生活用品價格,同樣幾分錢一斤,頂多一毛左右,每年年底我們家要囤白蘿卜,因為量大,所以便宜,一分錢一斤。
這些主要是因為我們那個時代的收入水平低,一個挑夫,幸幸苦苦一整天,跋山涉水走幾十里路,不過兩塊的工資,學校的老師,一個月工資也就50塊左右。如果僅僅以工資對照來看,80年代的275元,至少也得翻上一百倍,快3萬塊了,當然,那個時候并不是所有的東西都便宜,物以稀為貴,像彩電、冰箱、洗衣機包括自行車這些都挺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