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天下一区二区三区,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日韩高清,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毛片

首頁 > 上海 > 青浦區 > 上海市歷年 就業困難政策,上海4050工程

上海市歷年 就業困難政策,上海4050工程

來源:整理 時間:2023-06-07 00:14:14 編輯:上海生活 手機版

1,上海4050工程

親愛的兔子簡單:我是玉兔白!我是步方方知道團隊的成員,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有關4050工程的問題,以下是我的詳細的解答4050工程還在,有關詳細信息請垂詢1233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熱線,,,,,,謝謝,如采納請給分。再次感謝您!!!!!! 其實我也很喜歡兔子,我是玉兔白 如有其他問題也可以找我的,,,,呵呵呵
上海市將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費補貼的年齡條件由原來的“4050”放寬到“4045”。  為鼓勵上海市就業困難人員以各種靈活多樣的形式實現就業,上海市于2008年6月1日起,將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費補貼的年齡條件由原來的“4050”放寬到“4045”。  從上海市勞動保障局獲悉,上海市年滿45周歲的男性和年滿40周歲的女性登記失業人員,連續停止社會保險繳費6個月及以上,實現自謀職業或自主創業后并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可以到區縣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申請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費補貼,補貼標準為所繳社會保險費的50%。  同時,經營型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從業人員中年滿45周歲的男性和年滿40周歲的女性,實際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繳費基數達到上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也可以向區縣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申請社會保險費補貼,補貼標準:上年職工月平均工資60%為基數計算的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繳費額的50%。  社會保險費補貼的期限,除對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人員可延長至退休外,其他人員最長不超過3年。

上海4050工程

2,上海市大學生就業補貼政策

上海市大學生就業補貼政策是符合享受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畢業生、就讀期間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畢業生等條件的可以申請,補貼標準為每人1000元,每人限領一次。就業補助資金分為對個人和單位的補貼、公共就業服務能力建設補助兩類。對個人和單位的補貼資金用于求職創業補貼等支出。對在畢業年度有就業創業意愿并積極求職創業的低保家庭、貧困殘疾人家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和特困人員中的高校畢業生,殘疾及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高校畢業生,給予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法律依據《就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第十六條 就業補助資金不得用于以下支出:(一)辦公用房建設支出。(二)職工宿舍建設支出。(三)購置交通工具支出。(四)發放工作人員津貼補貼等支出。(五)“三公”經費支出。(六)普惠金融項下創業擔保貸款(原小額擔保貸款,下同)貼息及補充創業擔保貸款基金相關支出。(七)部門預算已安排支出。(八)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支出。個人、單位按照本辦法申領獲得的補貼資金,具體用途可由申請人或申請單位確定,不受本條規定限制。第七條 享受社會保險補貼的人員范圍包括:符合《就業促進法》規定的就業困難人員和高校畢業生。社會保險補貼用于以下方面:(一)就業困難人員社會保險補貼。對招用就業困難人員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單位,以及通過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困難人員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單位,按其為就業困難人員實際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給予補貼,不包括就業困難人員個人應繳納的部分。對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后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給予一定數額的社會保險補貼,補貼標準原則上不超過其實際繳費的2/3。就業困難人員社會保險補貼期限,除對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就業困難人員可延長至退休外,其余人員最長不超過3年(以初次核定其享受社會保險補貼時年齡為準)。(二)高校畢業生社會保險補貼。對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與之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小微企業,給予最長不超過1年的社會保險補貼,不包括高校畢業生個人應繳納的部分。對離校1年內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后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給予一定數額的社會保險補貼,補貼標準原則上不超過其實際繳費的2/3,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2年。

上海市大學生就業補貼政策

3,09年上海申請就業困難人員所需條件

3月25日,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出臺《關于貫徹〈關于2009年加強就業援助穩定就業局勢的若干意見〉的操作意見》,并對細則的具體問題作出解讀。   新的細則就貫徹落實“就業援助特別計劃”進行了細化和明確:就業困難人員認定標準中“實際失業6個月及以上”是指自申請認定就業困難人員之日起,之前至少連續6個月無勞動用工備案及社會保險繳費記錄。就業困難人員中的“農村低收入家庭成員”是指根據《關于對本市低收入農戶家庭人員實現就業后給予專項就業補貼的實施意見》規定,由市農委系統確認的人員。“中度殘疾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人員”則需根據區縣殘聯出具的中度殘疾證明或由勞動能力鑒定中心出具的部分喪勞鑒定證明來鑒定。   符合條件的本市失業、協保人員和農村富余勞動力可到戶籍所在地街道、鄉(鎮)就業服務機構提出就業困難人員的認定申請。申請時需攜帶戶口本、《勞動手冊》,并填寫《就業困難人員申請表》。   用人單位錄用就業困難人員滿六個月后,可向經營所在地的區縣職業介紹部門提出一次性補貼申請,其吸納的就業困難人員原則上應當是經各區縣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推薦并被用人單位錄用的人員。申請時需提交用人單位營業執照或組織機構代碼證書副本原件、《本市用人單位吸納就業困難人員補貼申請表》和《就業困難人員一次性崗位補貼申請名冊》、與就業困難人員簽訂的《勞動合同》原件和復印件以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認為應當審核的其他內容。   企業吸納就業困難人員的一次性崗位補貼與初創期創業組織和商貿服務型企業的社會保險費補貼,可由企業自行選擇,但不可同時享受。
據了解,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門票設置為兩大類共9種,兩大類分別是個人票和團隊票。 其中個人票分為制定日票(200元)和平日票(160),制定日暫定為“五一”假期、“十一”假期、閉園前一周,共17天,以便能調節人流高峰。對于特殊人群如兒童、學生、老人、殘疾人、軍人等,世博會特意安排了相同幅度的優惠票(指定日120元,平常日100元)。同時,為滿足部分參觀者多次入園參觀的需求組委會還特別設置了多次票,分別有3次票(400元)和7次票(900元)兩種。考慮到白天的參觀高峰,上海界時還將推出夜票,價格擬定為90元。另外,2010年世博會還將發售一定數量的團隊票(3~9折),具體價格將依據實際情況協商確定。世博會門票將從9月28日開始向團體進行預售,明年5月1日開始進行個人世博會門票的預售。世博門票數量比奧運會大得多,所以不需要像奧運會那樣抽簽。參觀者可以通過特設網點、電話、網絡等渠道買到門票,當然現場也會售票。世博會門票對殘疾人、老年人、學生、兒童、現役軍人以及一些團體將給予適當優惠。此外,世博園區晚上肯定可以參觀,但每天的閉園時間是幾點還在研究中,晚間參觀設有“夜票”,有優惠,白天沒時間去的游客可以晚上去。與北京奧運會門票銷售相類似,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門票銷售分為預售期和會期銷售,而預售期分為三期,凡預售期購買門票可以享受相應的價格優惠。第一階段預售期將從2008年9月28日至2009年4月30日,世博會在此階段僅向團體購票者進行門票銷售。第二期的時間是2009年5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組委會計劃發售制定日、平常日普通票以及兩種團隊票共四種。最后一個預售期安排在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除了夜票以外的其他八種門票都將相繼對外發售。隨著世博會的開幕,2010年5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為會期銷售,夜票將僅在園區現場銷售。此外,國內外的觀眾可以從各發售網點、網站、電話及現場等多種渠道和方式購票。此次世博會不設贈票,除1.2米以下兒童免票外,其他參觀者均須購票入園參觀。

09年上海申請就業困難人員所需條件

4,2023年上海就業困難人員補貼標準和領取流程有哪些

上海市經過就業困難人員認定的失業人員,可領取一定的補貼。此外,單位招收就業困難人員也可以獲得補貼。那么就業困難人員補貼標準是多少呢?領取流程是怎么樣的呢?下文為您詳細介紹。上海就業困難人員補貼標準一、就業困難人員補貼標準就業困難人員實現靈活...想要了解更多關于上海就業困難人員補貼標準和領取流程有哪些的知識,跟著我一起看看吧。 上海就業困難人員補貼標準一、就業困難人員補貼標準 就業困難人員實現靈活就業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可申請社會保險費補貼。補貼標準為按本市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60%作為繳費基數計算的應繳社會保險費的50%。除對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可延長至退休外,同一名就業困難人員累計最長不超過3年。二、單位招收就業困難人員補貼標準 單位招收就業困難人員可享受崗位補貼和社保補貼,其中崗位補貼的標準為本市月最低工資標準的50%,社會保險費補貼標準為以本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60%作為基數計算的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繳費額中用人單位承擔部分的50%。 上海就業困難人員補貼領取條件 1.被用人單位(公益性勞動組織除外)招收錄用的本區戶籍“就業困難人員”、農村富余勞動力(不跨區就業)及被外區公益性勞動組織招收錄用的本區戶籍35周歲以上大齡失業人員,按規定簽訂勞動合同、辦理用工登記備案手續和繳納社會保險費,并且上班乘坐市區車6站以上、郊區車5站以上或市、郊區車換乘5站以上的,可享受此補貼; 2.享受就業補貼的人員若工資性收入超過本市最低工資標準的2倍的,不再給予補貼。 上海就業困難人員補貼申請材料 1.本人的戶口簿、身份證復印件(驗看原件)和本人農行儲蓄卡復印件; 2.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復印件(驗看原件); 3.用人單位出具的乘車路線證明和月工資收入證明原件(加蓋用人單位公章)和用人單位聯系方式。 上海就業困難人員補貼領取流程 就業補貼按照“先就業、后補貼”的原則,符合申領條件的人員從就業的當月起(以繳納社會保險費時間為準),本人攜帶上述材料到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申請就業補貼。 上海就業困難人員補貼領取事項 1.凡逾期提出申請的,經審核通過后,一次性補發申請當月之前的就業補貼,但補發就業補貼的期限最長不超過3個月; 2.出租車行業從業人員申請此補貼,按2007年7月25日市職介中心《關于防止冒領跨區就業補貼的通知》執行; 3.編造虛假材料,冒領、騙取就業補貼的,將依法追究其責任,并追回已發放的補貼資金。

5,上海市人力資源和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世博村路300號2號樓電話:(021)23111111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就業援助工作的若干意見 各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為切實做好本市就業促進工作,保證就業局勢持續穩定,經市政府同意,現就進一步加強就業援助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就業困難人員”認定標準 “就業困難人員”主要是指本市法定勞動年齡段內的失業、協保人員和農村富余勞動力中有一定勞動能力且就業愿望迫切,但因自身就業條件差而難以實現市場化就業,連續處于實際失業狀態6個月以上的下列人員: (一)大齡失業、協保人員(男性年滿45周歲、女性年滿40周歲); (二)城鎮零就業家庭成員; (三)農村低收入家庭成員; (四)連續享受最低生活保障3個月以上的家庭成員; (五)經鑒定為中度殘疾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人員; (六)被征地并領取生活費補貼期滿后仍難以實現就業的人員; (七)刑釋解教人員等有特殊困難的其他人員。 二、鼓勵用人單位吸納“就業困難人員” 本市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等用人單位(勞務派遣類公司除外)吸納經認定的“就業困難人員”,并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的,給予一次性補貼。其中,吸納的“就業困難人員”屬于城鎮登記失業人員,補貼標準為每人每年10000元;吸納的“就業困難人員”屬于協保人員、農村富余勞動力以及一次性繳納社會保險費已滿15年的征地人員,補貼標準為每人每年5000元。 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所需費用從失業保險基金中列支。 三、鼓勵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 鼓勵有一定能力的就業困難人員,包括大齡失業人員通過自謀職業、自主創業等靈活就業的方式實現就業,并按原規定繼續享受就業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費補貼。 四、加大公益性崗位就業援助的工作力度 各區縣在控制公益性崗位現有規模不擴大的前提下,可根據當前就業狀況,合理調整公益性崗位結構,在充分發揮公益性崗位吸納就業困難人員的過渡性安置作用的同時,積極鼓勵公益性崗位中的“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市場化就業,拓寬“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門路。凡公益性崗位吸納新認定的“就業困難人員”,失業保險基金按月給予崗位補貼、社會保險費補貼。 對滿足本意見第一條“就業困難人員”認定標準中除“連續處于實際失業狀態6個月以上”的其他條件,但就業確有特殊困難的人員,可在總量控制的前提下,經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審核同意,認定為“就業困難人員”,并安排到公益性崗位就業,按規定享受公益性崗位相關扶持政策。 五、進一步完善就業援助服務 各區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強就業援助,穩定就業局勢的重要性,整合各方面資源,加強組織協調,明確相關責任,加大扶持力度,落實政策措施。對新出現的困難人員,要及時將其納入“就業困難人員”范疇。要確保“零就業家庭”在確認后一個月內至少一人實現就業,確保“就業困難人員”在認定后三個月內實現就業。 各區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開展全面系統的調查摸底工作,將就業援助常規性工作和專項活動有機結合,根據不同困難群體的不同情況,提供有針對性的職業介紹、職業培訓等就業援助服務。 各區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對就業援助工作的宣傳力度,以就業援助專項活動為契機,依托就業援助員等基層服務資源,深入社區,開展宣傳,提高相關就業援助政策和服務措施的知曉度。 本市原有規定與本意見不一致的,按照本意見執行。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二○一○年三月五日各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為切實做好本市就業促進工作,保證就業局勢持續穩定,經市政府同意,現就進一步加強就業援助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就業困難人員”認定標準 “就業困難人員”主要是指本市法定勞動年齡段內的失業、協保人員和農村富余勞動力中有一定勞動能力且就業愿望迫切,但因自身就業條件差而難以實現市場化就業,連續處于實際失業狀態6個月以上的下列人員: (一)大齡失業、協保人員(男性年滿45周歲、女性年滿40周歲); (二)城鎮零就業家庭成員; (三)農村低收入家庭成員; (四)連續享受最低生活保障3個月以上的家庭成員; (五)經鑒定為中度殘疾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人員; (六)被征地并領取生活費補貼期滿后仍難以實現就業的人員; (七)刑釋解教人員等有特殊困難的其他人員。 二、鼓勵用人單位吸納“就業困難人員” 本市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等用人單位(勞務派遣類公司除外)吸納經認定的“就業困難人員”,并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的,給予一次性補貼。其中,吸納的“就業困難人員”屬于城鎮登記失業人員,補貼標準為每人每年10000元;吸納的“就業困難人員”屬于協保人員、農村富余勞動力以及一次性繳納社會保險費已滿15年的征地人員,補貼標準為每人每年5000元。 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所需費用從失業保險基金中列支。 三、鼓勵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 鼓勵有一定能力的就業困難人員,包括大齡失業人員通過自謀職業、自主創業等靈活就業的方式實現就業,并按原規定繼續享受就業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費補貼。 四、加大公益性崗位就業援助的工作力度 各區縣在控制公益性崗位現有規模不擴大的前提下,可根據當前就業狀況,合理調整公益性崗位結構,在充分發揮公益性崗位吸納就業困難人員的過渡性安置作用的同時,積極鼓勵公益性崗位中的“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市場化就業,拓寬“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門路。凡公益性崗位吸納新認定的“就業困難人員”,失業保險基金按月給予崗位補貼、社會保險費補貼。 對滿足本意見第一條“就業困難人員”認定標準中除“連續處于實際失業狀態6個月以上”的其他條件,但就業確有特殊困難的人員,可在總量控制的前提下,經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審核同意,認定為“就業困難人員”,并安排到公益性崗位就業,按規定享受公益性崗位相關扶持政策。 五、進一步完善就業援助服務 各區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強就業援助,穩定就業局勢的重要性,整合各方面資源,加強組織協調,明確相關責任,加大扶持力度,落實政策措施。對新出現的困難人員,要及時將其納入“就業困難人員”范疇。要確保“零就業家庭”在確認后一個月內至少一人實現就業,確保“就業困難人員”在認定后三個月內實現就業。 各區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開展全面系統的調查摸底工作,將就業援助常規性工作和專項活動有機結合,根據不同困難群體的不同情況,提供有針對性的職業介紹、職業培訓等就業援助服務。 各區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對就業援助工作的宣傳力度,以就業援助專項活動為契機,依托就業援助員等基層服務資源,深入社區,開展宣傳,提高相關就業援助政策和服務措施的知曉度。 本市原有規定與本意見不一致的,按照本意見執行。

6,我市大學生創業和就業扶持政策具體有哪些

一、《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中有關創業新政策1.民辦企業“三證合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進一步落實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堅決推行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年內出臺推進“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意見和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方案,實現“一照一碼”。2.注冊企業場所可“一址多照”放寬新注冊企業場所登記條件限制,推動“一址多照”、集群注冊等住所登記改革。3.推進創客空間等孵化模式總結推廣創客空間、創業咖啡、創新工場等新型孵化模式,加快發展市場化、專業化、集成化、網絡化的眾創空間,實現創新與創業、線上與線下、孵化與投資相結合,為創業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綜合服務平臺和發展空間。4.眾創空間稅收優惠落實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的稅收優惠政策,對符合條件的眾創空間等新型孵化機構適用科技企業孵化器稅收優惠政策。有條件的地方可對眾創空間的房租、寬帶網絡、公共軟件等給予適當補貼。5.創業擔保貸款提高額度將小額擔保貸款調整為創業擔保貸款,針對有創業要求、具備一定創業條件但缺乏創業資金的就業重點群體和困難人員,提高其金融服務可獲得性,明確支持對象、標準和條件,貸款最高額度由針對不同群體的5萬元、8萬元、10萬元不等統一調整為10萬元。鼓勵金融機構參照貸款基礎利率,結合風險分擔情況,合理確定貸款利率水平,對個人發放的創業擔保貸款,在貸款基礎利率基礎上上浮3個百分點以內的,由財政給予貼息。6.整合發展就業創業基金整合發展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基金,完善管理體制和市場化運行機制,實現基金滾動使用,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提供支持。7.稅收減免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創辦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的,可依法享受稅收減免政策。畢業年度內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在3年內以每戶每年80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當年應繳納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個人所得稅,限額標準最高可上浮20%。8.優先轉移科技成果鼓勵利用財政性資金設立的科研機構、普通高校、職業院校,通過合作實施、轉讓、許可和投資等方式,向高校畢業生創設的小微企業優先轉移科技成果。9.支持舉辦創新創業活動支持舉辦創業訓練營、創業創新大賽、創新成果和創業項目展示推介等活動,搭建創業者交流平臺,培育創業文化,營造鼓勵創業、寬容失敗的良好社會氛圍,讓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蔚然成風。對勞動者創辦社會組織、從事網絡創業符合條件的,給予相應創業扶持政策。10.大力加強創業教育把創新創業課程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號)從健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改進創業指導服務等9個方面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二、各地各高校鼓勵創業新舉措1.天津市:外地高校畢業生在津創業準予落戶將大學生創業扶持期由3年延長至7年,即畢業前2年和畢業后5年。外地高校畢業生在津創業的,準予落戶,并給予相應政策扶持。對經認定的眾創空間,分級分類給予100至500萬元的一次性財政補助,用于初期開辦費用,高校眾創空間補助資金由市財政負擔,區縣及濱海新區各功能區眾創空間補助資金由市和區縣財政按7∶3的比例負擔。引導眾創空間運營商設立不少于300萬元的種子基金,主要用于對初創項目給予額度不超過5萬元、期限不超過2年的借款,以及收購創業者的初創成果,市財政按30%比例參股,不分享基金收益,基金到期清算時如出現虧損,先核銷財政資金權益。對眾創空間內企業招用高校畢業生,給予1年崗位補貼和3年社會保險補貼。大學生創業且租賃房屋的,據實給予補貼,最高不超過每月1800元,補助期為2年。2.河北省:設立不低于10億元的風險補償基金設立省天使投資引導基金,支持創業導師、天使投資人、創業孵化機構等共同組建天使投資基金,重點支持在孵企業和創客項目,省級資金按一定比例參股,不分享基金收益,基金到期清算時,如出現虧損優先核繳省級資金權益。設立不低于10億元的風險補償基金,重點支持創業導師、金融機構、投資機構在河北建立科技支行、科技擔保機構、科技保險機構等科技投融資機構。支持眾創空間等新型孵化機構開展創業路演、創業大賽、創業論壇等各類創業活動,按其舉辦各類創業活動實際支出的20%給予后補助,單個機構每年支持金額最高不超過50萬元。3.黑龍江省:各級政府采購優先選擇大學生創業企業符合條件的大學生創業企業入駐各類大學生創業孵化器,享受第一、二年免費,第三年按50%繳費的優惠扶持政策,用包括大學生創業“種子資金”在內的各類專項資金對孵化器相關費用給予補貼。大學生創辦小微企業直接參與政府采購投標的,在評審時給予價格6%至10%的扣除;同時以營業執照注冊地為準,供貨100公里以內加5分,200公里以內加4分,300公里以內加3分。各級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項目時,同等條件優先選擇大學生創業企業。支持大學生通過科技成果轉化實現創業。大學生在校期間參與教師科研項目或自己研究取得發明專利成果,其創業成果轉化成功的,可利用省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按照技術交易額的10%,給予不超過20萬元的資金獎勵。4. 云南省:實施“貸免扶補”政策和“兩個10萬元”微型企業培育工程實施大學生鼓勵創業“貸免扶補”政策。對首次創業高校畢業生,提供不超過10萬的免擔保、免利息創業貸款。減免相關稅收。為創業人員提供創業扶持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指導咨詢和培訓服務。對首次創業并穩定1年以上的,給予1000元至3000元創業補貼。實施“兩個10萬元”微型企業培育工程。帶動5人以上就業,投資達10萬元以上且實際貨幣投資7萬元以上的,每戶給予3萬元補助,有貸款需求的,給予10萬元以下銀行貸款支持,更多支持大學生創業實體。二次貸款貼息,對經“貸免扶補”或小額擔保貸款政策扶持,穩定經營2年以上、帶動就業5人以上、償還貸款記錄良好、并按期納稅的優秀大學生經營實體,經過評審后,每年評審1000個,協調金融機構再次給予2年期50萬元以內的貸款扶持,按照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貸款基準利率的60%給予貼息。對畢業學年和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開辦網店,持續經營半年以上,且月收入超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經認定后,一次性給予2000元資金補貼。5. 湖北省黃岡市:大學生創業“十免”扶持、“五有”保障3年內免費提供辦公場地及水電、辦公桌椅等辦公設備、網絡接入服務、客戶接待室及會議室、創業培訓服務、創業政策咨詢服務、科技項目申報服務、政策指導服務、創業沙龍活動場所、專利申請服務;有資金扶持,給予1萬元創業補貼,最高50萬元無息貸款,成立三支天使基金扶持創業;有辦公場所,大學生創業孵化器,免費為入駐企業提供30平方米左右的辦公場所;有廠房,大學生創業加速器,按入駐企業發展需求,免費提供面積500-1000平方米的廠房;有住房,創業大學生公寓和人才公寓,按標準為創業者提供免房租住房需求;有創業導師,聘請黃岡籍知名企業家和本地成功企業家作為創業導師,一對一為創業者提供成長支持;對經認定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技術要求,市場前景看好,具有引領帶動,推動本行業科技創新的創業項目,給予最高20萬元的一次性資金資助;成功經營一年的,經認定后給予實際到位資本金30%、最高5萬元的一次性創業補助。與企業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按照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對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創業企業,按小微企業享受社會保險補貼。畢業生創辦企業申請小額擔保貸款,不受出資額和注冊資金的限制,按生產規模和流動資金需求確定擔保額度。個人獨立創辦企業的,可申請不超過10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合伙創辦微型企業的,可申請不超過50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創辦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可申請不超過200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對超過國家小額擔保貸款額度政策的貸款利息從支持大學生創業就業專項資金中給予貼息。對初次申請的小額擔保貸款到期后,可申請二次小額擔保貸款。貼息期限不超過2年。畢業生創辦企業的各項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及團隊成員個人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5年內全額獎勵納稅人。6. 東華大學:建立了上海高校首個大學生眾創空間東華大學與上海市科委、市教委以及“新車間”等創業服務機構合作,建立了上海高校首個大學生眾創空間,牽頭建設上海高校大學生文化創意創業聯盟。每雙周五定點組織創業指導站活動,由校內導師、校外創業指導專家和企業家為學生提供專業性、實踐性的創業咨詢指導。從2003年開始實行完全學分制為休學創業提供制度保障,參加科技創新活動的可以認定創新學分。于2009年成立上海市大學生科創基金會東華大學分基金會,目前總資金1200萬元,并形成了5360萬元的創新創業扶持基金,支持學生創業。7. 杭州職業技術學院:設立100萬元“護犢資金”杭州職業技術學院出臺了《護犢資金管理辦法(試行)》,對創業失敗學生給予經濟補助。文件明確規定,由學院出資100萬元設立“護犢資金”,用于保護大學生的創業激情和創業利益,幫助資金出現困難的大學生創業企業渡過難關,為創業失敗、符合要求的大學生提供不超過5萬元的無償資助。
文章TAG:上海上海市歷年就業上海市歷年上海4050工程

最近更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兴县| 涿州市| 新乡县| 平阳县| 阳江市| 清新县| 南召县| 响水县| 东海县| 陈巴尔虎旗| 嵩明县| 安阳县| 友谊县| 西昌市| 永州市| 布尔津县| 吉首市| 图木舒克市| 隆回县| 邢台县| 云霄县| 盐边县| 民和| 凤阳县| 南川市| 云龙县| 塔河县| 东山县| 金湖县| 潼南县| 吉隆县| 库尔勒市| 徐水县| 嘉义市| 班玛县| 广东省| 仙居县| 葵青区| 措美县| 安庆市| 察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