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
中國物資系統第一家政企分開的大區鋼材市場——物資部華東鋼材市場在上海開業,立足華東、面向全國從事鋼材交易。
6月5日
上海第一家美資銀行——花旗銀行上海分行開業,依法辦理外幣存款、外幣放款、外幣投資、外匯擔保、外幣有價證券買賣等業務。
6月22日
22-23日,第一屆亞洲青年賽艇錦標賽在上海水上運動場舉辦,由日本、朝鮮、中國、中國臺北、韓國、香港等6個代表隊的41名18歲以下青年選手參賽。上海青年隊代表中國出賽,獲女子單人雙槳,雙人雙槳、雙人單槳、四人單槳等4項冠軍。
6月24日
全國第一家進入浦東新區的省級公司——上海安徽裕安實業總公司在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開業,注冊資金3000萬元人民幣,主要從事收集信息、引進外資、從事經過批準的對外貿易等。
7月19日
上海市政府發布《上海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實施細則》,規定拆遷人必須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和安置;被拆遷人必須服從城市建設需要,在規定的搬遷期內完成搬遷。
7月20日
上海市內熟肉制品行業最大的企業上海肉類食品總廠成立,下設3家分廠,擁有職工1100多人。
7月25日
亞洲規模最大的面粉專業生產廠——上海新滬面粉廠建成,總投資1.37億元人民幣,引進英國羅賓遜·西蒙公司日加工1200噸小麥的制粉生產線設備建設。
7月26日
上海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指出上海已形成三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網絡。
8月12日
上海市勞動工資委員會下發《關于企業勞動人事制度配套改革試點工作的若干意見》,并選定上海第三鋼鐵廠、上海柴油機廠、上海工業縫紉機廠、上海第十印染廠等13家企業(職工3.86萬人)為第一批實行全員勞動合同制的試點單位。
8月13日
首批30輛上海桑塔納轎車出口日本。
8月16日
上海市盧灣區房地局向麗園路815弄舊區改建及室內集貿市場工程工地頒發001號房屋拆遷許可證。表明上海城市房屋拆遷工作進入法制軌道。
9月9日
由上海市人才調節開發中心漕河涇分部建立的漕河涇開發區人才招聘固定市場開業。這在國內尚屬首例。
9月14日
上海市政府召開清理“三角債”工作會議,提出要從清理固定資產投資缺口這一源頭抓起,從大中型項目清起,順次解決“三角債”債務鏈,努力防止前清后欠,扭轉越欠越多的局面,使“三角債”現狀切實得到緩解。
9月26日
上海市經委召開改革試點企業會議,宣布上海一批大中型企業將分批完善經營機制改革試點。首批試點的上海輪胎橡膠(集團)公司等3家企業的經理、廠長與市政府主管部門和綜合部門簽訂了改革試點協議書。
9月29日
中國最大的英漢雙語詞典——《英漢大辭典》由上海譯文出版社正式出版。全書分上下兩卷,收詞20萬條,總字數1660萬。
10月5日
中共上海市委召開全市黨員負責干部會議,吳邦國、黃菊傳達貫徹中央工作會議精神,提出搞好上海大中型企業總設想:今年制止滑坡,明年有所好轉,三年走出困境,五年基本搞好。
上海市政府批準建立上海第一個市級自然保護區——金山島海洋生態自然保護區,面積45公頃。
5-25日,主題為“把科學技術的恩惠灑向浦江兩岸”的上海首屆科技節暨上海科技大會舉行,展示了上海各高校、科研院所、工礦企業的高新技術、實用技術成果數千項,并召開“科技進步與經濟體制改革”理論討論會等。
10月8日
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宣布向首批開展“轉換機制、放開經營”改革試點的上海工業縫紉機廠提供從信貸、結算到信托、信息的“一條龍”金融配套服務。
全國首家專業性蔬菜陳列館在上海農業展覽館對外開放,以蔬菜品種陳列為主,同時有蔬菜生產成就展覽、蔬菜種子和加工產品陳列及蔬菜生長電視錄像。
10月16日
16-19日,“90年代上海人才資源開發利用戰略研討會”召開,提出力爭把上海建設成為人才資源最豐富、人才資源綜合優勢居全國前列的城市,同時成為亞太地區人才及其信息交流、集聚的重要基地和中心之一。
10月下旬
本市啟動以崗位工資制為主要形式的企業內部分配制度改革試點,首批開展試點的有45家企業約12萬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