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處理業主和物業間矛盾的橋梁。業主權利是否受到傷害應該以裝修合同為準,是開發商有沒有違反法律和合同,這得從現在的小區業委會講起,小區業委會是本小區業主的常設自治機構,擔負著處理小區一切事關業主的事務,維權是支持的,但本案有沒有維權的意義,我不敢茍同。
1、精裝房風波再起,武漢177名業主將雅居樂訴至法庭,你怎么看?
維權是支持的,但本案有沒有維權的意義,我不敢茍同。房屋沒有交房,而且裝修也沒有開始,這時候維權有什么憑據?難道只因為對裝修成本的臆測?這不合理,維權的本質是權利受到了侵害而不是感情受到了傷害,所以,業主權利是否受到傷害應該以裝修合同為準,是開發商有沒有違反法律和合同。沒有交房的時候不好判斷開發商是否違約,
2、物業不作為,投訴無門怎么辦?
物業不作為,投訴無門怎么辦?這得從現在的小區業委會講起,小區業委會是本小區業主的常設自治機構,擔負著處理小區一切事關業主的事務。也是處理業主和物業間矛盾的橋梁,但是,小區業委會成員都是本小區業主中選出來的,他們沒有固定的收益,沒有誰真正坐下來處理日常事務,都是兼職的,最關鍵的還是沒有收益,誰又會愿意來處理這婆婆媽媽的事。
如果業委會有一定的收益,像正常人上班那樣可以拿到固定收入,再加上有健全的規章制度,業委會就會履行好自己的職責,但要保證業委會有收入,這筆錢從哪里來?這又是一個大問題,小區本身就是沒有收入的。如果在建小區前期,規劃好,留給小區幾個店面,作為小區的公共資產,小區建成后,將店面出租,其收入用于小區業委會的開支,這樣就好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