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會深圳的房子賣了多不劃算啊。業主賣了房子,拿了錢,基本上還是會用于買房,深圳人口那么多,房子那么少,怎么可能賣不動,可以看出深圳的購買力有多強,房子多么搶手,連公寓都在買,怎么可能賣不動,未來,房子降價,幾乎成了必然的趨勢,把前面兩個案例的現象嫁接到房產上面,東北幾百塊錢一平的房子,深圳平均5萬多一平的房子,還有這40萬一平的房子,在居住功能上有什么區別呢。
1、你們怎么看深圳最貴的房子現在賣40萬一平?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有必要先弄清楚一個關系,那就是香港和深圳的關系:未來到底是香港更有發展前景,還是深圳更有發展前景?綜合多種因素,我只說一個我自己認為的結論,那就是,深圳一定會比香港發展的更好。有了這個前提之后,各位,深圳的房價現在最高漲到40萬,我覺得就是一個正常的范圍,大家知道在香港的半山豪宅,最貴的一平方米已經到了數百萬。
一平方米上百萬我相信大家都覺得不可理解,但是轉化一下概念,大家可能就理解了。一只手表,幾塊錢的有,幾百塊錢的有,幾千塊錢,幾萬塊錢,幾千萬的手表都有,都是手表,幾塊錢的和幾千萬的手表,報時的功能有區別嗎?區別不大,區別在于什么呢?在于手表背后的品牌價值。同樣一個女士包,有幾百塊錢的,幾千塊錢的,幾萬塊錢的,還有上百萬的包,
在使用功能上面有什么區別嗎?區別不大,區別在于什么呢?還是背后的品牌價值。把前面兩個案例的現象嫁接到房產上面,東北幾百塊錢一平的房子,深圳平均5萬多一平的房子,還有這40萬一平的房子,在居住功能上有什么區別呢?區別不大,區別在于什么呢?在于房產背后的價值。10年以前,大家對于房產的意識就是居住,現在大家對于房產的意識,已經開始逐步的分化。
大家對房產價值會越來越有清楚的認識,就好比一般人分辨不出一瓶幾百塊錢和一瓶幾萬塊錢的葡萄酒的區別,而專家是可以清楚的知道它們的區別在哪里。作為中國人最看重的資產,房產未來的這種區別會更加的大,所以我認為啊,未來好的房子,價格能達到100萬一平方米甚至以上,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大家不用擔心,便宜的房子和貴的房子,將來就像包包一樣,是同時存在的,看個人的需求而定,
2、3天賣出2000套房,單日成交破百億元,深圳房子不愁賣了嗎,你怎么看?
深圳以往的房價調控方式,說到底都只是在限制有錢有房的人再買房而已。這樣的方式只能暫時性壓制房價迅速上漲,根本上無法解決高房價的問題,就如去年著名的的731政策,導致了二手房交易陷入長達半年的低迷期,以往的金九銀十變成了寒冬臘月。但是今年3月份二手市場就迅速出現反彈,龍華紅山區深高北學位房被買到沒房可賣,房價更是從年前的8.2萬掛盤單價漲到了10萬單價的成交價,
而業主賣了房子,拿了錢,基本上還是會用于買房。按照往年,下半年都會出一些打壓房產的政策,但今年到目前都沒有發布打壓房價相關政策的跡象,政策一松,積壓已久的樓市勢必出現反彈。還有一點就是,深圳今年的經濟受到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很多實體業的利潤降低,而人民幣一直在貶值,對于手上有閑錢的人而言,拿去投資股票風險太大,最簡單的方式還是拿去投資房產,
3、全市二手成交不足1500套,均價跌回5字頭,深圳房子不好賣了嗎,你怎么看?
不是不好賣!而是漲不動。深圳人口那么多,房子那么少,怎么可能賣不動,最近,自從深圳成為“先行示范區”后,在8月底短短一個星期竟然賣出1000億。其實有兩個公寓大盤占了大頭,分別是仁恒夢公寓和中洲灣,這兩個樓盤分別供應2747套和2158套,其他的分別是,天健天驕、佳兆業時代大廈、勤誠達正大城、和盛五十府、佳兆業君匯公館。
所以,可以看出深圳的購買力有多強,房子多么搶手,連公寓都在買,怎么可能賣不動,不過目前深圳漲不動卻是真的,從16年橫盤到現在。主要還是因為從2016年10月的限購升級,到2018年初的“三價合一”落地,再到2018年的“731新政”,調控的大網讓深圳房價橫盤三年,到現在還沒放松出來,使得深圳每年的房價平均增長率低于GDP的增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