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宜昌成為省會時,宜昌發展的起點前景就已經有本質性的突破。宜昌的旅游資源豐富,并獲得過多項榮譽稱號,宜昌本身比較注重旅游業的發展,而宜昌的旅游業這些年也是在蓬勃發展,比鐵路,宜昌勝過襄陽,比民航,宜昌勝過襄陽,比教育,宜昌勝過襄陽,比航運,宜昌勝過襄陽一萬倍。
1、宜昌環境怎么樣?
宜昌的環境還是不錯的,是一個比較宜居的城市。宜昌現在主抓環境,許多的化工廠都被搬走了,整體的環境質量上升很多,加強長江保護,長江比以前漂亮了許多,水質也變好了,今年上半年江豚重新出現在宜昌境內就是最好的證明,這不是數字說明能夠比擬的,宜昌現在主要發展旅游業,所以對環境十分的重視,2016年,西陵區發布了全國第一套生態教育校本教材《生態好市民》,開講全國第一堂生態教育的實驗課,全面拉開了我市中小學和幼兒園生態市民教育的序幕。
2、大家對宜昌未來的發展有什么建議?
宜昌最大的遺憾,是錯失了成為省會的歷史機遇!1984年三峽省籌備辦就已經在宜昌掛牌,直到1986年撤銷,比1987年成立的海南省籌備辦都還早幾年!宜昌如果不能成為省會,也只能作為一個平凡的地級市,和長江沿線的其它開放城市并無兩樣,和蕪湖、九江、萬縣、荊州、岳陽等等并無二致,宜昌未來的發展突破,還是得做三峽省的文章,爭取讓三峽省再度進入決策層并落實。
當宜昌成為省會時,宜昌發展的起點前景就已經有本質性的突破,其實,重慶和湖北目前的版圖非常之不合理。一方面,武漢市作為世界第一大城市,卻偏安湖北東部,根本不在湖北的版圖中心,起不到帶動湖北發展的作用,另一方面,重慶市雖然作為直轄市,卻人口過多、版圖過大,3300萬人口8.24萬平方公里活脫脫一個省的面積人口規模,最荒唐的是從重慶市區到其管轄的一些市轄區足足三四百公里!非常畸形的版圖結構,對三峽庫區的扶貧發展非常不利。
本來武陵山區和庫區可以打造萬縣、涪陵、黔江等中心城市的,但是在重慶市直轄區縣的情況下打造區域中心城市無從下手,所以,重建三峽省,扶持宜昌市,非常必要!這也是理順武漢市和重慶市的管理體制,培育長江中上游重慶、宜昌、武漢三大中心城市和發展帶。在這種的構想下,重慶東部的原萬縣市、涪陵市、黔江地區劃入宜昌作為省會的三峽省管轄,而湖北省的東部地區武漢城市圈,武漢市、黃岡市、黃石市等1 9地區設立武漢直轄市,其它的并入三峽省,
3、襄陽和宜昌都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哪個城市發展更有前景呢?
湖北一主兩副的城市格局,就是大武漢一個超級大城市,再加宜昌襄陽兩個大城市。如果比較襄陽和宜昌哪個更有發展前景,我認為毫無疑問,地位更高、區位更好的宜昌遠比襄陽有發展前景,襄陽的前景應該和荊州黃岡差不多,宜昌曾經是省會級城市,作為三峽省籌備辦的省會籌備建省,雖然三峽省沒有建成,但是準省會的經歷還是給宜昌留下不少豐厚的遺產。
三峽集團、葛洲壩集團兩大央企總部都在宜昌,四大銀行三峽分行都是省級分行,擁有獨立的計劃管理權,更重要的是,宜昌已經越來越成為湖北第二大交通樞紐。作為長江翻壩的億噸樞紐,這樣的物流不是襄陽可以幻想的,宜昌海陸空交通并舉,特別是長江航運和機場,都遠勝襄陽。以前,襄陽的優勢是鐵路樞紐,鄭州鐵路局曾經在襄陽設立鐵路分局,因為漢丹線和襄渝線在襄陽交匯,加上現在漢西高鐵和鄭萬高鐵也在襄陽交匯確實有些鐵路樞紐的意味,
但是,宜昌的鐵路地位一點兒都不比襄陽差,已經開始反超襄陽。首先,焦柳鐵路和滬漢蓉高鐵在宜昌交匯,另外,鄭萬高鐵也設立連接線接入宜昌,現在,新建的包海高鐵和滬蓉高鐵兩大350時速高鐵正好在宜昌交匯!宜昌下一步會成為內部地級市的第一鐵路樞紐,比鐵路,宜昌勝過襄陽,比民航,宜昌勝過襄陽,比教育,宜昌勝過襄陽,比航運,宜昌勝過襄陽一萬倍!比區位,地處江漢平原和入川第一通道的宜昌,不是崇山峻嶺的丘陵中的襄陽可以比的!所以,宜昌的發展前景,遠勝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