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CBL隊廣東都是最多的,后來由于限制了廣東增加CBA球隊,所以,廣東的CBL隊有解散的有外遷廣西的,現在北控隊的前身就是廣東的一支CBL球隊,后來轉出重慶,而由于重慶作為一個直轄市卻沒有CBA球隊,這樣重慶才有了首支CBA球隊。在CBA賽場上,廣東隊確實有三支球隊,分別是廣東,深圳,和廣州隊。
1、廣東有三支CBA,有的省一支沒有你怎么看?
這又是一個老話題。其實,中國籃協都希望每一個省或者大城市都有一支CBA球隊,原因很簡單,這樣向全國推廣CBA更有利,不但增加CBA的影響力,普及全國性體育運動更有利,而且對CBA的經濟收益更有好處,然而,球迷都希望自己的家鄉有一支CBA球隊,但這不是球迷和籃協可以控制的。早期的CBA球隊大多數還是各地的體育局控制的,還是帶有計劃經濟時代的影子,所以,那時侯的陜西和云南都有CBA球隊,
而隨著職業聯賽市場化的深入,體育局主導的球隊紛紛撤出,轉入企業經營管理。試想下,如果當地沒有大企業支撐經營能養得起球隊嗎?并且,CBA是“燒錢”的行業,大企業辦球隊不是為了在CBA掙錢,完全是為了增加自己企業的影響力,從其它領域掙錢的,就好比恒大花大錢辦球隊一樣是虧的,但恒大卻認為掙大了,許家印說,辦了恒大足球之后,他的房地產收入增加了20%,這就是辦恒大足球帶來的間接收入。
然而,為什么經濟發達地區球隊就多?廣東有3支CBA球隊,浙江2支、山東2支、江蘇2支、北京2支,可以這么說,球隊越多的地區經濟越發達,如果不限制的話,廣東的CBA球隊可能有5-6家之多,即使CBL隊廣東都是最多的,后來由于限制了廣東增加CBA球隊,所以,廣東的CBL隊有解散的有外遷廣西的,現在北控隊的前身就是廣東的一支CBL球隊,后來轉出重慶,而由于重慶作為一個直轄市卻沒有CBA球隊,這樣重慶才有了首支CBA球隊。
當然,對于重慶的球迷來說的確很高興了,但是很快就混不下去了,如果重慶經濟足夠發達的,怎么可以讓球隊轉走呢?球隊不可能用政府的財政養吧?政策也不允許,廣東大把老板想辦CBA球隊,但籃協又不批準。那么,既然廣西、湖南、海南、陜西沒有CBA球隊的,可以與重慶翔龍買呀?有人去買肯定優先的,這樣就輪不到北控買了,
2、廣東為什么有三支籃球隊?那么在全運會上,廣東是不是一直第一?
在CBA賽場上,廣東隊確實有三支球隊,分別是廣東,深圳,和廣州隊。但CBA球隊多和全運會拿第一沒有什么大關系,從1959年第1屆全運會到2017年天津全運會,拿到冠軍最多的是解放軍隊,遼寧隊奪得天津全運會冠軍之前還獲得4次亞軍,廣東隊獲得兩次冠軍,除此之外,北京和四川也都獲得過全運會冠軍,所以說并不是廣東隊一直是全運會第一,
最新人口普查顯示廣東1億2,000萬人口,擁有三支CBA球隊,基本和人口匹配,遼寧4,000萬人口,有一支CBA球隊,而吉林2000多萬人口,也有一只CBA球隊,富邦俱樂部下賽季重返cba后,浙江也有三只CBA球隊,因為聯賽的職業化,球隊主要靠人員引入來得到隊員,所以,廣東隊只有易建聯和徐杰兩名廣東籍隊員,1億多人口出兩各隊員,也夠一說了。
其他隊員全靠買,包括從黑龍江和新疆遼寧等地買,廣東隊主教練杜鋒是新疆人,他之所以力捧胡明軒,有球迷認為,這與他們是老鄉有絕對關系。全運會的比賽和CBA不同,必須是本省籍或者已經入籍,所以這次代表廣東隊打全運會的隊員也沒幾個真正是廣東籍,大部分都是后加入廣東,全運會預賽已經結束,近日決賽階段的抽簽分組也已確定,最終,A組的四支球隊分別是遼寧隊、北京隊、湖北隊、陜西隊;B組的四支球隊為廣東隊、浙江隊、山東隊、天津隊。
3、梅州客家升級,廣東有4支球隊參加中超,是否代表南派足球崛起?
梅州客家升級,廣東有4支球隊參加中超,代表南派足球崛起!創歷史!梅州客家沖超成功,成為首家參加中超的縣級球隊,在2021賽季中甲最后一輪的比賽當中,梅州客家對戰昆山FC。在落后1球的情況下,憑借桂宏的世界波絕平了對手,也因為這一個關鍵的進球,梅州客家不僅收獲1個積分,還成為中甲亞軍成功晉級到2021賽季的中超聯賽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