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航空港區錦繡御園小區,由于地下室車庫旁邊的管道漏水,導致地下車庫積水嚴重,有多輛車主私家車被淹,損失慘重。關于車庫進水,車輛被淹的新聞估計大家都有所聞過,這不,在鄭州的航空港區,又發生了車主車地下車庫被淹的事件,小區的建成地下車庫的使用,應該是通過驗收合格才能被業主使用的,而一般地下車庫都有排水管道,為什么沒有發揮作用呢。
1、鄭州一小區地下車庫成河,10余輛車遭淹,對此你怎么看?
關于車庫進水,車輛被淹的新聞估計大家都有所聞過,這不,在鄭州的航空港區,又發生了車主車地下車庫被淹的事件:鄭州航空港區錦繡御園小區,由于地下室車庫旁邊的管道漏水,導致地下車庫積水嚴重,有多輛車主私家車被淹,損失慘重。車庫本是私家車的庇護所,怎么會發生被淹的事故呢?小區的建成地下車庫的使用,應該是通過驗收合格才能被業主使用的,而一般地下車庫都有排水管道,為什么沒有發揮作用呢?發生這樣的問題,作為物業,應該在平時加強管道的排水巡查力度,發現問題馬上維修,積勞成疾才會出現大問題大事故,下水管漏水排水通道堵塞等等其實都是小問題,只要注重巡視管理就能解決的,
而對于在多雨水的季節,更應該加強防范;業主也應該提高警惕,及時把車輛等個人財產放置到合適安全的位置,把損失減少到最小化。對于這個事故,目前,空港片區指揮部召集辦事處、置業公司、航空港水務發展有限公司等相關單位負責同志,在社區服務中心,召開事件善后處理工作協調會議,且已經委托了第三方評估機構對車輛進行損失評估,給業主一個滿意的答復,
2、鄭州:記者探訪機動車停放現狀,地下車庫不停非得擠在路邊。你怎么看?
首先可以說,鄭州記者的這篇報道缺乏深度,基本上屬于來鄭州參觀一下,發了幾句感慨而已,對于城市停車這種民生問題,牽涉的方面很多,記者只是發表了一個地面車亂停放,地下停車場沒有車,然后在發采訪人的身份講了一個老大爺說的話,完全沒有考慮汽車車主的真實想法,還有城管,交警以及其他人員的看法,觀點很狹隘,發表這樣的文章,作為公眾媒體,很容易炸鍋的,
在鄭州,停車難確實算是一個問題,這種問題在很多城市都存在,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有哪些呢?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車呈現爆發性增長,突然猛增的汽車數量與城市規劃的滯后性存在的矛盾,不要說汽車停車場數量有多少,每個小區業主如果都能把汽車停放到自己小區里面就算是豪華小區計算標準了。其次是城市規劃對汽車容量沒有考慮,
雖然現在都說建智慧城市,但對城市汽車的安放,沒有標準,所以,建停車場隨意性很大,而且停車場基本都屬于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造成很多車主對停車場有排斥心理。第三、是停車場收費缺乏透明度,我來鄭州時間不長,對鄭州市停車場計費標準的決定不太清楚。我在別的城市,停車場計費召開聽證會,但基本流于形式,而且不穩定,前半年開過聽證會,定個價錢,停車場企業運營半年,一算沒有掙錢,又要求重新計算收費標準,然后再形式主義地開個聽證會,物價局發個文件,就開始執行標準了,讓私家車主哭訴無門,
看似正常的手續就可以這樣流于形式,而且個別區域再搞個特殊對待,老百姓肯定蒙啊,停一晚上車敢收100元,誰還敢把車子往那里停。第四、公共交通工具路線規劃不合理,有些人因為公共交通出行的不方便,不得不開私家車出行。鄭州的公共交通在全國城市范圍內應該屬于前三的,市區內的公交車(包括BRT等)基本全程1元,識別長途線路2元,另外還有旅游專線5元,地鐵票價也比較低,而且都有空調,不像某些城市公交車還分普通車和空調車,根據路程遠近單獨計價,
但是仍然不能滿足人們的出行需求。第五、停車區缺乏規劃與引導,在鄭州完全可以借助公共交通工具的優勢,把停車區放在三環到四環,這些地方可以借助政府名義修建大型綜合停車場,滿足出行人員短期停車和長期停車需求,三環內利用公交系統環線互聯,讓人們利用公交系統甚至共享單車抵達,疏導汽車停放矛盾問題。同時,市內劃定停車區,并做好引導,門前豎立收費標準和政府監督電話,便于車主找到停車位置和明白交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