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的意義紅軍長征不僅創造了一場可歌可泣的戰爭,也書寫了一部英雄的精神史詩,鑄造了偉大的長征精神,紅軍被迫踏上長征路,二萬五千里長征的意思是,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他們領導的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分別從蘇區撤回轉移到陜甘蘇區。
1。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力從長江南北蘇區撤出,打了兩年仗,到達陜甘蘇區的戰略轉移。2.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圍剿,被迫進行戰略轉移,撤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3.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中央紅軍打了380多次仗,攻占了700多個縣城。紅軍犧牲了430多名營級以上干部,平均年齡不到30歲,打敗了國民黨軍數百個團。期間,它走過14個省,翻過18座山,跨過24條河,走過草原,翻過雪山。行程25000里左右,紅軍行程100多里。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與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志著長征的勝利。
2、 二萬五千里長征的意義是什么?二萬五千里長征的意思是,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他們領導的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分別從蘇區撤回轉移到陜甘蘇區。因為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了,紅軍被迫踏上長征路。中國工農紅軍主力從江南革命根據地向陜甘革命根據地的戰略轉移,長征的意義紅軍長征不僅創造了一場可歌可泣的戰爭,也書寫了一部英雄的精神史詩,鑄造了偉大的長征精神。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革命風范的生動反映,是中華民族民族性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長征精神為中國革命從勝利走向勝利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繼承和弘揚長征精神,對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