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與香港只是一河之隔,從位置關系來看,深圳在香港里側,臺風更多地直面香港,而深圳暴露出的海岸并不長,只有從珠江口西邊或大鵬新區登陸的臺風,才屬于深圳。臺風康森、燦都朝向廣東,深圳要入秋了嗎,南海面積小,也會生成臺風,太平洋臺風穿過菲律賓群島進入南海后北移,其位置位于深圳南面,移動路徑非常復雜,因為南海周邊陸地眾多,海氣相互作用較大,以及西南季風的影響,均可控制臺風移動方向。
1、深圳有臺風嗎最近?
2020年的二號臺風,預計在2020/6/14早上,在廣東陽江與茂名之間登陸,只是,這是一個威力比較弱的臺風,暴風圈的邊緣,可能會擦過深圳。鸚鵡臺風屬于輕度臺風,威力相較不大,七級風的暴風半徑只有80公里,所以影響的范圍也不算大,主要受到影響的區域大約就是廣東省的陽江、茂名。雖含風勢不大,不過,臺風都會帶來下雨,這還是會給廣東、廣西,以及邊緣的深圳珠海等地方,帶來一些雨量的,
2、為什么南邊來的臺風基本上到深圳前就拐彎了,很少直吹深圳廣州?
據中國氣象網的大數據統計,在1949年~2019年間,我國共發生了491次臺風登陸,其中有189次登陸廣東,登陸次數最多,是全國臺風登陸最多的省份,但廣東臺風分布不均,也有厚此薄彼之分,登陸的次數哪里最多呢?看下圖:從登陸地點來看,廣東沿海自東向西均有臺風登陸,一般說來,西部沿海比東部沿海更容易遭遇臺風襲擊,1949-2019年間,湛江地區有54次臺風登陸湛江,徐聞縣最多,在過去71年中,有21次登陸湛江。
其次是陽江24次,汕尾21次,江門19次,珠海14次,深圳12次,汕頭12次、茂名11次,揭陽11次,惠州9次、中山3次、潮州3次,廣州1次,香港14個,深圳的臺風也是不少,深圳與香港只是一河之隔,從位置關系來看,深圳在香港里側,臺風更多地直面香港,而深圳暴露出的海岸并不長,只有從珠江口西邊或大鵬新區登陸的臺風,才屬于深圳。
若將香港和深圳相加,則應為14 12=26次,這一數字相當可觀,廣州也是如此。歷史上我國周邊海面產生的臺風平均約為30個,每年平均有7個臺風登陸我國,登陸廣東、海南、臺灣等地的臺風較多,大部分偏移到日本東部海面上消失,其移動路徑受副熱帶高壓影響,南側導流氣流往往控制臺風移動方向,另外西南季風也會影響了臺風的移動路徑。
廣東省海岸線呈一段弧形,相對臺風方向來看,只有雷州半島與海南是迎面臺風,有效面積大,而茂名、陽江、珠海、深圳、汕頭、汕尾、潮州等地則是一段弧形,相對應的弧度較大,登陸的次數較多,彼此相差不大,廣州、潮州、中山等地的海岸內凹,登陸次數少,與深圳相也少了很多,南海面積小,也會生成臺風,太平洋臺風穿過菲律賓群島進入南海后北移,其位置位于深圳南面,移動路徑非常復雜,因為南海周邊陸地眾多,海氣相互作用較大,以及西南季風的影響,均可控制臺風移動方向。
3、臺風“康森”、“燦都”朝向廣東,深圳要入秋了嗎?
臺風康森、燦都朝向廣東,深圳要入秋了嗎?或許前段日子天氣太熱了,深圳的老百姓也期盼著能夠有臺風來,下點雨擋擋陽光,可以涼快涼快了吧,深圳這里已經屬于熱帶了。在北回歸線以南了,所以太陽很毒辣。光是兩場臺風的話,臺風一過去又是艷陽天。深圳起碼要到10月中旬以后才開始涼快起來,就算臺風過來也只是降個四五度的溫,并不是冷空氣,而是沒有太陽照射跟雨水的原因。
4、深圳氣候怎么樣?
用圖片可能更能直觀的回答你的提問,深圳是全國空氣質量比較好的幾個城市之一,空氣指數排名第四還是第五左右。一年四季綠樹成蔭,是一個隱藏在森林里的城市,沒有特別熱的時候,也沒有特別冷的時候。夏天最熱一般在35度左右,冬天最冷在6~8度,常年空氣比較濕潤。夏天雨水比較多,一分鐘前還晴空萬里,一分鐘后就有可能大雨傾盆,
此外深圳屬于沿海城市,一年會有那么幾次臺風,一般都不會有多大影響。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去年的山竹號臺風,直面過境深圳,那天全市停工放假,但是臺風來之前市政府做了很多的預警和宣傳,沒有人員傷亡,但是路邊的樹和樹下停的車可就遭殃了,很多長了好多年的樹被拔地而起,此外,市政府為了深圳的有一個適宜的生活環境,大力興建公園和綠化,整個深南大道就像花的海洋,一些主要干道和景點一年四季都有鮮花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