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共建鄭州大學農學院的是中國農業科學院的棉花所。這種拼搏的精神怕是鄭州大學所不具備的,學校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為農學學科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們先來看看鄭大農業學科的發展史,我認為鄭州大學發展目前出現了問題,并且現在的鄭大還在發展的道路上奔波中。
1、鄭州大學是怎么發展起來的?
說到鄭州大學,不得不說到另外一所曾經馳名海內外的大學——河南大學,河南大學在抗日戰爭時期,由校長王廣慶帶領河南大學全力發展,一舉成名!現在觀看鄭大,鄭州大學成立較晚,發展模式當中有一條就是不斷吸收其他院校資源——比如說,挖河南大學墻角,吞并河南大學部分學院等等鄭州大學發展比較慢,這些年來,集中整個河南省資源給它,也只不過是一個211,連985都不是!所以是不是值得反思一下,河南大學抗戰時期辦學艱苦,資源匱乏,都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全國前五!這種拼搏的精神怕是鄭州大學所不具備的!我認為鄭州大學發展目前出現了問題,并且現在的鄭大還在發展的道路上奔波中!具體出現了什么問題,還是網友們去對比,去討論吧。
2、鄭州大學為什么不合并河南農業大學來補全農業學科的短板?
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合作共建鄭州大學農學院的是中國農業科學院的棉花所!就是當年與河南大學共建棉花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實現河南高校國家重點實驗室零的突破的棉花所!河南大學以此為平臺,加上其自己的植物逆境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實現其生物學學科的重大發展,并進入了一流學科建設行列,其次,我們先來看看鄭大農業學科的發展史:1996年,鄭州大學霍裕平院士領導并建立了鄭州大學離子束生物工程實驗室,利用離子束技術成功創制水稻、小麥等多種農作物突變體材料,并聯合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等單位,相繼培育和推廣農作物新品種13個。
2015年,鄭州大學生物學學科進入河南省首批優勢學科建設行列,學校農學學科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新機遇,2018年,鄭州大學新增9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1個專業博士點,其中包括生物學一級博士點。2018年初,鄭州大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學科正式進入ESI全球前1%,學校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為農學學科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再來看看河南省擁有農業或農業相關學科(生物學等)的大學:河南農業大學河南大學(生物學,特別是植物學很不錯,進入一流學科)河南師范大學(已獲取生物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動物學很不錯,還獲取了水產一級學科博士點,河南僅有)河南科技大學(有農牧學科,原洛陽農專的班底)河南科技學院(前身就是百泉農專)河南農大的歷史比鄭大要更久遠,鄭大想要合并農大還是很困難的,政策上首先就不會支持,
3、鄭州大學是一建校就強過河南大學?還是并校成為211后超過的?
1956年,鄭大正事成立。鄭大可以說從一開始就是河南“老大”,(河大建國前曾經一部分留在江蘇,因為沒跑到臺灣。可能這影響了后來院系調整,幾乎是“拆分河大”)鄭大也是當時“院系大調整”后決定建立的,最初決定搬遷山大,后來改為援建,而此時“河大”,經過院系調整后,已經改名“河南師范學院”一院。(二院就是后來的河師大),
這時候鄭大實力可能不如河大。但從定位講,一個是大學,一個是師范學院,后來鄭大并河南物理研究所,并了“干不下去的”黃河大學,拆出了鄭工,河南大學,從河南師范學院,到開封師范,“河師大”,河大,鄭大的醫學院,來自河大醫學院,合并了洛陽醫學院(河科大)。現在河大醫學院,來自開封醫專,本次醫學博士點河大落敗于河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