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有105位帝王在洛陽定鼎江山,有十三個王朝定都于此。49年后,中央政府比較重視洛陽的建設,至于洛陽是不是三線,或許有人有不同的看法,但今天的洛陽無疑和北京、西安、杭州、鄭州等古都是無法比擬的。
1、有哪些朝代在洛陽定都?
一、說到洛陽,就不得不提西安。周朝,周幽王被犬戎殺死后,豐鎬(西安)被犬戎殺得片甲不留,唐朝,西安(長安)關中地區被吐蕃攻破,“天子九逃、國都六失”。可憐的西安,周朝洛陽一不管你,你就被犬戎占領了;唐朝洛陽一不管你,你就被吐蕃占領了,最后還得靠洛陽出力收復西安,西安關中被犬戎和吐蕃攻破,是由洛陽出力收復西安;洛陽被金兵蒙古攻破,西安關中舉手投降,如入無人之境。
2、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擁有1500年建都史的洛陽,為何變成了三線城市?
在中國古代曾經有過許多重要的城市都先后成為過首都,其中最為著名的,根據古都學會的說法,有九大古都之說,分別是北京、長安、洛陽、開封、安陽、南京、杭州、鄭州和大同,在這些古都之中,北京依然是今天的首都。而西安、杭州、鄭州也都是所在省的省會,按照目前國家所設立的中心城市,這些都應該屬于一線城市。而洛陽等城市無疑和歷史時期曾經有過的榮耀相比,明顯地衰落了,
至于洛陽是不是三線,或許有人有不同的看法,但今天的洛陽無疑和北京、西安、杭州、鄭州等古都是無法比擬的。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也是多種原因造成的,首先,從唐朝開始起,中國的經濟重心已經絕對地轉移到了長江流域,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經濟發展水平在進一步拉大。在這種情況之下,作為首都,需要南方提供經濟的支撐,
而洛陽周圍交通并不是很便利。隋煬帝曾經修建了大運河,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江南地區的物資通過大運河被源源不斷地運到了洛陽,進而運到長安。但到了唐朝后期,洛陽附近的運河已經淤塞,開封以其便利的交通,發達的運河體系,取代了洛陽,成為了北宋王朝的首都。其次,洛陽自古就是天下的中心,也成為各方爭奪的焦點,早在春秋時期,楚莊王就曾經問鼎中原。
到了后來,幾乎每次戰亂都是以洛陽為中心戰場而展開的,每次戰亂洛陽都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比如北魏末年分裂為東魏和西魏之后,洛陽成為東魏和西魏爭奪的重點。實際控制東魏的高歡為了安全起見,決定將都城遷移到鄴城,為了修建鄴城,高歡下令拆掉了洛陽城。漢魏時期的洛陽城就此一蹶不振,漢魏洛陽的故城就在今天洛陽城東白馬寺的東邊,殘存的城垣在無聲地訴說著洛陽昔日的輝煌和曾經的苦難。
到了北宋末年,洛陽再度遭遇兵燹,金朝后期,金宣宗南遷中原以后,一度也以洛陽為中京。但是蒙古鐵騎的南下,又一次帶給洛陽以巨大的破壞,明朝建立后,也曾經在洛陽分封了伊王和福王。但明朝末年,李自成攻打洛陽的時候,洛陽也又一次遭遇戰禍,就這樣,多次的戰亂使得洛陽城遭受了嚴重的破壞,最終衰落。再次,近代以來,洛陽也曾經有過輝煌,
先是吳佩孚曾經把洛陽打造為他的根據地,洛陽城迎來了近代以來的第一次擴建。今天洛陽市西工區就是在吳佩孚的時代里成為了洛陽市區,但后來的抗戰中,洛陽城也曾經被日軍占領,洛陽上升的勢頭沒有能夠延續下去。1949年后,中央政府比較重視洛陽的建設,尤其是,在一五期間,曾經將洛陽拖拉機廠、洛陽軸承廠、洛陽礦山機械廠等幾個大型項目落戶洛陽。
今天洛陽市的澗西區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誕生的,在計劃經濟的時代里,洛陽一個市的GDP就相當于沿海地區今天經濟非常發達的省份了。但是,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之后,洛陽也再度沉寂下去了,而近三十年來,在河南省內,洛陽則是被鄭州全面超越。由于京廣線和隴海線兩大鐵路的交匯,鄭州以其巨大的交通便利優勢成為河南省的省會,并成為河南省經濟發展的中心,
在改革開放以來,鄭州獲得了巨大的發展,從而形成了很大虹吸效應,周邊的各種資源都被源源不斷地吸納到鄭州之中。今天的鄭州已經成為一個人口近千萬,經濟總量將近萬億的城市,無論人口還是經濟總量,都在洛陽的兩倍以上,而且河南省政府也在著力打造鄭州,無論當年的中原城市群建設,還是后來的中原經濟區建設,鄭州都是最大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