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高鐵站設計方面充分考慮到瀘州特色元素,將融入瀘州酒文化、油傘文化以及兩江水元素,這些元素在高鐵站的外觀設計上就能充分體現出來。但瀘州,同樣也作為是地級市的瀘州,那條讓瀘州人翹首期盼的鐵路,不是和瀘州擦肩而過,就是徹底勿視瀘州的存在,最后,高鐵站設計成多層結構,站內實行集中換乘模式,出站層采用高架結構,層高12米,軌道下方空間用作各類停車場布置,總之在瀘州高鐵站規劃方面,考慮還是比較充分,設計上也比較有前瞻性(如用于未來電子客票普及所使用的空間、出站廳增設衛生間等等),我相信建設完成后將成為瀘州的一張新名片。
1、瀘州高鐵站規劃如何?在什么時候建成?
首先,瀘州高鐵站規劃建于城北千鳳路與九獅路之間,緊鄰城北客運站和公交樞紐站。其次,城北高鐵站計劃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現在在做清場工作,預計于2019年就會進入全面施工階段,將于川南城際鐵路之前建設完成,屆時將于此處設瀘州站,另外瀘州高鐵站設計方面充分考慮到瀘州特色元素,將融入瀘州酒文化、油傘文化以及兩江水元素,這些元素在高鐵站的外觀設計上就能充分體現出來。
最后,高鐵站設計成多層結構,站內實行集中換乘模式,出站層采用高架結構,層高12米,軌道下方空間用作各類停車場布置,總之在瀘州高鐵站規劃方面,考慮還是比較充分,設計上也比較有前瞻性(如用于未來電子客票普及所使用的空間、出站廳增設衛生間等等),我相信建設完成后將成為瀘州的一張新名片,更詳細的設計方案可以參看頭條文章:https://www.toutiao.com/i6639690998844752388/。
2、你們認為瀘州高鐵樞紐中心設在哪兒最適合?為什么?
個人認為設在城北和城南比較合適,首先,因為這樣設置才能避免被夾在兩江之間,從而減少橋梁的建設進一步降低成本;其次,高鐵站也不太適合建在人群密集度太高的城中心;然后,高鐵站建設應該考慮到乘客的換乘便捷性,所以需選擇有客運或公交樞紐站的地方;最后,鑒于上述幾點,我認為瀘州高鐵樞紐中心建在城北最適合,即避免了人群密集區又可以對接城北客運中心進行換乘,還不用跨江建設橋梁,那為什么不選城南呢?因為城南截至目前沒有一個成型的客運公交換乘中心。
3、為什么瀘州沒有鐵路?
為什么瀘州沒有鐵路?這是一個在最近二三年內還可以反復追問的問題(但當川南城際鐵路通車后,這個問題已就失去追問的意義了),這是一個讓每一個瀘州人揪心、期待、失望、無奈五味雜陳的問題!大約一個世紀前,孫中山先生在《建國大綱》就規劃有一條經過瀘州的鐵路,整整一百年過去了,四川的所有地級市(除自治州外)早已通火車通高鐵了。
但瀘州,同樣也作為是地級市的瀘州,那條讓瀘州人翹首期盼的鐵路,不是和瀘州擦肩而過,就是徹底勿視瀘州的存在,瀘州是四川唯一一個不通火車的地級市,這是瀘州現有的一個令人痛心的四川之最!一條通往瀘州的鐵路,一直在瀘州外圍傲慢地徘徊。因為對鐵路的渴望,瀘州人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自籌資金,開始修建隆昌至瀘州(再延伸到貴州)的隆瀘鐵路,由于嚴重缺乏上級政府部門的有力支持,鐵路建設進度十分緩慢,建成后的效果也很不盡人意,
但這件事本身,體現出瀘州人民自強不息、追求發展的不屈精神,瀘州近些年(僅管不通火車)的快速發展就因為具有這種精神的內力。令人欣奮、也具有諷刺意謂的是,一個只能是最后(在四川)通鐵路的地級市,在十三五交通規劃中被國家定位為為數不多的區域交通樞紐城市;并且,川南城際鐵路也即將在二三年內建成通車,角色的反轉,很有戲劇性:瀘州一個不通鐵路的城市,在近十來年內,必將建成水陸空鐵各種現代化交通工具都可順利通達的區域交通樞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