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1531年)主要建都朝代。歷史上先后有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晉等13個正統王朝代在洛陽建都,所以稱13朝古都,北京(919年)主要建都朝代,恰好我有兩本書《中國八大古都》和《中國古代陪都史》建議感興趣的條友們買回家看看。
1、洛陽具體算是多少朝古都?
洛陽是九朝古都,從小就知道這件事。至于十三朝之說我不認可,因為按照西安的定都方法,洛陽可能不止十三,要知道西安還在長!九朝古都這個稱號的含金量遠高于西安的十三朝,這是乾隆御批的,那是陜西人自己吹的,完全不是一個概念。乾隆時期的史料比現在的史料更齊全,畢竟當時沒有大規模的外國入侵,歷史資料更完善,乾隆皇帝唯一稱贊過的古都洛陽,根本沒有提西安的事,西安人因此仇恨乾隆,好尷尬。
2、為什么洛陽有那么悠久的歷史,成為十三朝古都?
洛陽,古稱斟鄩、西亳、洛邑、雒陽、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位于河南省西部、黃河中下游,因地處洛河之陽而得名,洛陽素以“九朝古都”聞名中外。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所謂“九朝”,一是指眾多的王朝,中國古代,“九”為最大、最多。結果讓一些沒文化的人真認為洛陽就九個九個王朝呢,歷史上先后有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晉等13個正統王朝代在洛陽建都,所以稱13朝古都。
什么是正統王朝呢,正統王朝就是當代通常指作為一個朝代的統治政權被民眾及后世所認可的程度,包括正史的評價,一般僅限于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時期的朝代。當前史學界普遍認為中國的正統朝代包括:夏朝-商朝-西周-東周-秦朝-西漢-東漢-曹魏-西晉-東晉-北魏-南朝-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北宋-南宋-元朝-明朝-清朝,
像唐時的武則天在神都洛陽稱武曌,都不能算作一個王朝,而有的地方為了增加古都次數,勉強湊數的也列了十三朝,舉例西安吧,它為了湊數寫為:西周、秦、西漢、新、東漢、西晉(愍帝)、前趙、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首先說一下,新算什么東西,王莽與武則天能比嗎?洛陽武則天的大周都不算正統王朝,你這來個王莽的新朝,西晉不是在洛陽嗎?愍帝逃到哪里臨時一住也算定都?前趙、前秦、后秦、西魏、北周是什么事呀,五胡亂華呀,還真有人認他們胡人為主人,
3、洛陽為九朝古都,除了首都之外,還有哪些朝代將洛陽作為陪都?
洛陽嚴格說起做首都的時間很短如果只算統一王朝就更短,作為陪都時間很長。先后有13個王朝將洛陽作為陪都,分別是商,西周,西漢/新莽,東漢(末年),北周,隋/唐,后梁,后晉,后唐,后周,北宋,金的陪都,西周時期洛陽在周平王遷都之前一直是陪都,設立陪都洛邑的目的就是為了震懾商朝遺孽作為軍城,周天子還擺出殺手锏鑄鼎震懾天下(老子有錢有裝備,銅在當時不止是貴金屬還是制作武器的戰略物資,說白了就是顯擺)東漢末年為啥是陪都呢?這要問問董卓了,我想是個中國人都知道三國這段歷史,董卓臨走還把洛陽城一把火燒了,為啥呢?我斷了你的念想!別想著復辟了!在隋時短暫的被提為東京,原因是隋煬帝想遷都洛陽,但這一想法并未成為事實,隋煬帝在公元605年三月下令營建東京(三月,丁未,詔楊素與納言楊達、將作大匠宇文愷營建東京,每月役丁二百萬人,徙洛州郭內居民及諸州富商大賈數萬戶以實之。
廢二崤道,開菱冊道,)同年五月下令在大興成興建西苑(五月,筑西苑,周二百里;其內為海,周十馀里;為方丈、蓬萊、瀛洲諸山,高出水百馀尺,臺觀宮殿,羅絡山上,向背如神。北有龍鱗渠,縈紆注海內,緣渠作十六院,門皆臨渠,每院以四品夫人主之,堂殿樓觀,窮極華麗。宮樹秋冬凋落,則剪彩為華葉,綴于枝條,色渝則易以新者,常如陽春,
沼內亦剪彩為荷芰菱芡,乘輿游幸,則去冰而布之。十六院競以淆羞精麗相高,求市恩寵,上好以月夜從宮女數千騎游西苑,作《清夜游曲》,于馬上奏之,)可能是有錢燒的,嘴里說著要搬家,還要在老家修個大園子!還是“窮極華麗”!!公元607年洛陽還未建宗廟,609年洛陽就被降為東都(煬皇帝上之下大業五年(己巳,公元六零九年)春,正月,丙子,改東京為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