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辭書的這一套書還是不錯的,可以擴展對唐宋詩詞的欣賞水平、背景、意義等的認識,尤其是其收錄的廣泛,內容很豐富,本人就有一本《唐詩鑒賞辭典》,非常喜歡~至于三者的區別,單本的唐詩、宋詞應該比合起來的那本內容更豐富吧,個人覺得,就考試來說,詩詞鑒賞要容易一些,因為鑒賞題主觀性更大些,可能性也就多,只要不是答得特別的離譜,都還是有分數的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詩詞鑒賞辭典有譯文嗎。
譯文是融入到賞析中的。上海辭書的這一套書還是不錯的,可以擴展對唐宋詩詞的欣賞水平、背景、意義等的認識,尤其是其收錄的廣泛,內容很豐富,本人就有一本《唐詩鑒賞辭典》,非常喜歡~至于三者的區別,單本的唐詩、宋詞應該比合起來的那本內容更豐富吧?你最好是到書店去看下再確認買哪種
我就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的,這兩門課程都有學過,當年還是我們的專業課。個人覺得,就考試來說,詩詞鑒賞要容易一些,因為鑒賞題主觀性更大些,可能性也就多,只要不是答得特別的離譜,都還是有分數的
3、誰能分析一下虞世南的《蟬》和駱賓王的《詠蟬》駱賓王的《在獄詠蟬》,首聯見景生情,托物起興,頷聯蟬人并舉,敘中生議,頸聯宇宇寫蟬,意不在蟬。蟬人相融,抒情忘蟬,達到了出神入化地步,《在獄詠蟬》詩最為突出的特點有三,用典貼切自然,比喻精辟傳神,寄情寓興深遠。這真正是深領題中之精蘊,又兼得題外之遠致,因此能夠成為膾炙人口、千古傳頌的名篇,虞世南詩借蟬的“垂緌”狀和“流響”聲;“清露”之潔、“疏桐”之高來喻其不與流俗相同的高潔品格。駱賓王的《詠蟬》由蟬及人,由人到蟬,從而達到物我合一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