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有九朝古都之稱,鄭州又是一個火車拉起來的移民城市,匯集了我國各地的精英也帶來了各地的好客文化,鄭州人好客不排外,幫人助人成風,從全國有關部門的調查結果顯示,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鄭州人的讓座率排在第一位。圖為鄭州的人居環境四,鄭州是河南省的省會,河南省是我國的農業和人口大省,這是鄭州外地人多的最大因素。
1、東北人大多數都是山東移民后代,東北人和南方的客家人是一樣的嗎?
東北人的構成并不是山東后裔為主,東北三省一區,黑龍江山東后裔最多,越往南越少,到遼寧大連又開始居多。所謂闖關東只是美化說法,實際上是一種逃難,而且不止山東逃難到東北,河南河北山西都有到東北的,并且山東人逃難到東北時名聲并不好,張作霖曾下文不要歧視山東來的難民,南方客家人本身就很復雜,有說是當地少數民族與漢族結合雜交,有說北方南遷。
2、東北人是山東過來的嗎?有何依據?
東北人是山東過來的嗎?顯然不是,東北主要是女真人的,后來叫滿族。數百年來山東河北人一批一批到東北,一批一批被同化,首先在語言上,不論山東河南河北話多有特點,到東北的第二代就開說純正的東北話,山東河北河南人不論怎么愛吃面,到了東北,他們的后代就不愛吃面。主食變成大米,條件差時吃大碴子,不吃窩窩頭,不論山東河南河北人推起獨輪車走萬里,可到了東北,獨輪車不見了,家家戶戶是雙輪小推車,所以說,東北人來自天南地北,終是被當地人同化的東北人。
3、南方人認識了東北人,發生哪些翻天覆地的變化呢?
看到這道題,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道題是為我設計的嗎?我是福建福州人,一個地地道道的南方人,而我的老公呢?他來自吉林白山,一個地地道道的東北人。我們倆是怎么認識的呢?這個問題呢,已經有非常多的人問過我了,當年我在上大學,還未畢業。懵懵懂懂中,去一家門面店實習,結果就認識了一群的東北人,我怎么也沒有想到,竟然會在福建省認識一群的東北人,更沒有想到的是:有一天,我會跟著一個東北人,來東北生活!下面我來談一下我認識東北人后,發生了哪些翻天覆的變化說話口音上的變化很多人會以為福建人說普通話非常的不標準,我可能是那個普通話比較標準的福建人。
雖說有的音,我也分不太清楚,比如an和ang,en和eng,in和ing,(考試的時候我會選,說話就經常發錯,我老公經常糾正我,我自己聽不出來哪錯了?)但是呢,大多數平翹舌,飛機和灰機,牛奶和牛來,大象和大縣,這些的話,我還是分的清楚的。所以說有的福州人和我談話的時候就問我,你的職業是不是一個老師?(看我字正腔圓的,其實我之前確實當過老師)但是自從我跟一群的東北人混了幾個月之后,我回到學校,我的口音就開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我的同學問我,你的口音為什么這么重?以為我是個東北人。給福州的親朋好友打電話,電話里驚呼,我的聲音為什么變成了這個樣子?但是更有趣的是,東北人覺得我說話還是帶有福建的口音,所以我的口音變成了四不像,我也不知道我的口音是哪里的口音了,現在有的時候我還會冒出一些東北話,比如說你干啥呢?哎呀媽呀!你瞅啥?等等飲食上的變化從前在福州的時候,因為我們是沿海城市,所以說我們經常會吃一些海鮮,或者一些魚類,我特別喜歡吃一些小螃蟹、蝦、生蠔或者海蜇。
福州人還喜歡吃一些河鮮,因為福州不僅僅是靠海,也靠河,有時候也會買一些牛子、螃琪醬之類的。但是隨著我老公來到長白山這個地方,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入鄉隨俗,我竟然學會了吃蔬菜蘸東北大醬。我老公還學過廚,我時不時的吃一下小雞燉蘑菇、酸菜燉粉條、鍋包肉、涼拌老虎菜等東北菜,我都吃有滋有味的,在吃生蔬菜的這件事上,和南方的飲食完全就不一樣。
南方人吃蔬菜都要經過烹飪,煮熟才吃,但是東北人吃生蔬菜,經常蘸個東北大醬就可以吃了,因為天氣的原因,南方的蔬菜隔夜易變壞,病蟲害也比較多,所以老一輩的人教育我們,蔬菜是不可以生吃的,容易壞肚子。但是到了東北以后,我跟我老公學會了拌辣白菜吃,類似于韓國泡菜一樣的東西,鮮甜的生蔬菜的味道其實還是非常爽口清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