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精準管理,擼起袖子加油干這就是洛陽。新時代的洛陽,當政者肯定知道肩上擔子之重,大力發展基礎建設就不足為奇了,幾屆洛陽市委市政府都殫精竭慮、苦謀發展,尤其是洛陽新區洛龍區的建立,拉大了城市框架,盤活了旅游資源,吸引了工業入住,帶動了經濟發展。
1、為什么洛陽被稱為基建狂魔?
地鐵才兩條線是個硬傷,再怎么說也要六條線以上吧。這要求不過分吧?基礎建設跟得上才會配得上~華夏第一城、十三朝古都、中國之中的稱號,不然就愧對老祖宗那份心血了,更要記得那句鞭策的話:“若問古今興費事,請君只看洛陽城”,這其實是洛陽城市地位的象征。新時代的洛陽,當政者肯定知道肩上擔子之重,大力發展基礎建設就不足為奇了,
2、洛陽能發展成國際化大都市嗎?為什么?
洛陽是千年帝都,是一座很有名氣的城市,在歷史上先后有十多個王朝在洛陽建都,如果在古代輝煌時期的洛陽,可以說是那個年代的“國際化大都市”了,如今這座城市雖然發展得比較好,但早已輝煌不再,想要成為國際化大都市,可能性基本上為零。目前洛陽GDP在5000億上下,是我國中西部地區非省會城市中GDP最高的城市,但相對全國來說,并不出眾,洛陽也并非是河南發展最好的城市,那是鄭州,但即使是鄭州,距離國際化大都市依然很遙遠,何況是洛陽呢?國際大都市是城市化進程中一頂給城市戴上的皇冠,這樣的城市是指那些具有超群的政治、經濟、科技實力,并且和全世界或大多數國家發生經濟、政治、科技和文化交流關系,有著全球性影響的國際一流都市,
3、洛陽未來發展如何,房價如何?
本人03年來的洛陽生活了十多年,從亞世廣場(現在的世紀華陽)的體育場溜冰場到現在伊濱新區的蓬勃發展(洛龍區就更不用提了)可以說經歷了洛陽房地產迅猛發展的十多年,特別是16年地鐵獲批房價更是猛飚。之前的3000多的最貴的房子現在都在一萬多元,當然這也是全國大勢,雖然現在國家一直提倡房住不炒理念,但是我想說所有買房的人都會有種連住帶炒的心理,先有個窩然后能再賺一把,這也就是為什么總希望降價崩盤的都是沒買房的人,其實我認為房子是沒有剛需概念的,剛需是什么,像吃飯喝水才是沒有了會活不成,但是沒有房子可以租房子住,最起碼還能生活,
第二現在市區基本上沒有可開發的地塊了,有人說老小區可以拆遷但是別忘了政府和開發商是會算賬的,在中心地帶的房子寸土寸金,光賠償這一塊就夠喝一壺了,成本太大,所以還不如找塊荒地開發,成本小環境好。如果不是國家項目我想以后老小區拆遷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小,碧桂園拍下的龍門大道附近的地塊成為新地王就可以說明,就連之前鳥不拉屎的伊濱區都也漲到了八九千,再加上現在洛陽大搞基建項目,又是高架又是地鐵,火車站改造等等,環保壓力,人工材料的上漲,你說房價怎么會降的下來,最最重要的是按目前來說政府的主要財政收入還是房地產,最起碼近期是不會改變的,所以洛陽房價絕對是不會降的至于漲多少就不好說了,我預計地鐵通車之日在目前的房價上漲個1000左右應該還是會有的,不管是自住還是投資有這想法還是盡早出手吧,謝謝,
4、洛陽市2019年GDP為5035,同比增長7.8%,如何看待近幾年洛陽的發展?
洛陽發展快,洛陽人有目共睹。科學發展,精準管理,擼起袖子加油干這就是洛陽,基礎建設這一塊,項目多,力度大。屬于看得見的,讓洛陽更美,各個方面都在努力。既有硬實力也有軟實力,龍門石窟、洛陽牡丹都是洛陽人的驕傲。文化、旅游進一步開拓創新發展會有更多空間,中央、省的支持很重要,副中心定位、規劃、發展才更有意思,更有意義。
5、洛陽適合建地鐵嗎?
作為出生在中原、工作在瀟湘的一名游子,我深感洛陽建地鐵可謂高瞻遠矚、造福一方,河南省人口全國第一,一個多億;GDP總量多年來一直號稱全國第五名,乍一看,覺得算得上人強馬壯。但憑心而論,各個地市之間的發展水平太不均衡了,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省會鄭州霸氣側漏,獨占鰲頭,恰似一個被寵溺嬌慣的孩子,不僅優惠政策頻出,而且吸食了省內林林總總各種優勢項目,姑且不論教育、金融、工業,單單只看交通方面,無論是機場、高鐵,還是輕軌、高速,都不遺余力、粗暴堆砌,強勢打造中原乃至中國交通樞紐中心;市內交通更是一日千里、日新月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