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邊的梁子湖又跟武漢江夏南部生態區山水相連。鄂州西邊的葛店及廟嶺鎮離武漢光谷開發區又比較近,理想的方案是將葛店,華容,廟嶺三個鄉鎮并入武漢光谷區,此類方案,對于做大做強武漢,鄂州及黃石都是利好,有了萊蕪后,大大拓展省會濟南的發展空間,可以打造省會副中心出來。
1、有些人期待鄂州并入武漢,對此武漢人是怎么想的?
鄂州體量很小,無論人口還是面積,以及生產總值。,但有一點,鄂州主城離黃石城區更近,隔江更是黃岡老區城區。而鄂州西邊的葛店及廟嶺鎮離武漢光谷開發區又比較近,南邊的梁子湖又跟武漢江夏南部生態區山水相連。,理想的方案是將葛店,華容,廟嶺三個鄉鎮并入武漢光谷區。將梁子湖,東溝幾個鄉鎮與武漢江夏南部幾個鄰近梁子湖的湖泗,保福,舒安合并為武漢市梁子湖生產保護區,
將鄂城區及東邊的花湖,楊葉,燕磯幾個鄉鎮劃入黃石為黃石市鄂城區,做大黃石為鄂東副中心。將鄂城東南邊的碧石,汀祖兩鎮并入黃石鐵山區,鐵山區實在太袖珍了,再者,以上二鎮均講大冶話,其與黃石鐵山,山相連,音相通,俗相近。,此類方案,對于做大做強武漢,鄂州及黃石都是利好!同時更有利于輻射黃岡革命老區!更有利于保護梁子湖自然生態環境!可見,一舉多得!!。
2、萊蕪并入濟南了,對此你怎么看?
萊蕪市并入濟南市,這是意料中的事,去年十月份,個人就回答過問題,認為并入濟南市最為合適的應該是萊蕪市和泰安市,濟南市作為經濟大省山東省的省會,無倫從那個方面去衡量,其各方面的能量遠遠比不上青島市,甚至經濟總量也落后煙臺市,其發展腹地小制約了濟南市的發展,這次向東合并萊蕪市,只是向山東中心發展跨出了第一步,是增強省會中心發展、輻射和帶動周邊地區發展的重要步驟,以擺脫溺省會強地市的尷尬境地,相信下一步應該會把泰安市也列入合并的行列,這樣將大大的增強濟南市發展腹地和提高山東中心地區的壯大和發展,發揮省會中心的各項優勢功能,拉動山東省中西部各區域連動發展,
3、有人說鄂州要劃給武漢,你怎么看?
鄂州要劃給武漢只是時間的問題,猜測按如下方案劃轉1.撤銷鄂州市建制,將鄂州市原下轄的鄂城區、華容區、梁子湖區整體劃轉至武漢市,明確為武漢市的遠城區,原區劃范圍及名稱保持不變;2.原鄂州市葛店開發區整體劃歸至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原鄂州梁子湖區的梧桐新區、鄂州的華容區的三江港新區、華容區的紅蓮湖新區劃轉至華容區統一管理;3.原武漢市江夏區環梁子湖區域的三個鎮劃轉至梁子湖區;原湖北省水產辦下屬的梁子湖水產管理局劃轉至梁子湖區代為管理;4.將劃入武漢市的原屬鄂州市的三個行政區行政機構升格為副市級(副廳級),將原鄂州市J場項目與武漢天河機場合并,新組建武漢市航空空港都市區管理委員會(副廳級),行政辦公地點擬選址在武漢市東西湖區吳家山與武漢市黃陂區之間。
4、濟南合并萊蕪,經濟總量超越煙臺上升至山東第二,成為“強省會城市”,大家怎么看?
專家提的問題,就試著分析下吧!山東經濟分布,由原來的雙核心(濟南--青島),發展為近幾年的三核(濟南-青島-煙臺)。看似山東的經濟發展勢頭趨向更好,不如說發展偏心失衡,青島和煙臺都屬于山東半島。原來山東半島的經濟核心是青島,現在發展為“雙蛋黃”核心--即青島與煙臺,實際上山東半島頂端的威海市,發展也是不錯的。
原來的西核心--省會濟南市一直受地理位置制肘影響愈發明顯,不僅對比山東半島的兩個沿海城市,就是對比幾百公里外的河南省會鄭州市也顯得發展步伐落后了。山東省的原來平衡發展格局,因濟南的相對發展滯后而被打破,振興魯西的解決之道關鍵就要解決原有的火車頭動力不足的問題,即濟南目前發展乏力問題,有了萊蕪后,大大拓展省會濟南的發展空間,可以打造省會副中心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