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如果朱元璋真的埋在了北京,那么朱棣造反就找不到理由了,如此說來說去,朱元璋究竟埋在哪里。朱元璋的先祖也居住在微山湖西部豐縣沛縣一帶,從北方南遷,也應該在那個年代,經現代高科技探測,在孝陵寶鼎的下面有一個面積宏大的空間,而且還有一條長長的通道直通明樓東側十幾米處,有一片下沉的地方,就是現在有裂口的堡城,城墻之下,不過這也不能足以證明朱元璋就在這里,朱元璋究竟在哪里,恐怕還要相當一段的時間才能證明。
1、朱元璋的老家在哪里?
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出生于安徽省鳳陽縣(元朝叫濠州),祖籍江蘇沛縣城南朱莊,始祖朱期昌1148年北宋南渡遷江寧府句容縣通德鄉(朱家巷),至第七世朱初一(朱元璋祖父)遷江蘇盱眙第八世朱世珍(朱元璋父親)遷安徽鐘離(今鳳陽縣大廟鎮)。朱元璋小名“重八”,至朱元璋確是第九代了(如常遇春父常六六,祖父常重五,曾祖父常四三,高祖父常三一,
安徽懷遠常氏1157年北宋南渡自南陽鎮《山東微山湖北南陽湖中一島嶼,應屬滕縣。》遷懷,至常遇春是第七世,)。朱元璋的先祖也居住在微山湖西部豐縣沛縣一帶,從北方南遷,也應該在那個年代,鳳陽明皇陵所以說,宋室南渡確實是一次人口大遷徙!朱元璋釆取朱升“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云集了徐達、常遇春、李文忠、鄧愈、湯和、沐英、胡大海、藍玉、傅友德、馮勝等一批淮西猛將,劉伯溫、李善長、胡惟庸、朱升等一干文臣,確定“先滅陳友諒,后滅張士誠”的戰略方針,掃清江南群雄后,于1367年10月,派大將徐達、常遇春率軍25萬余人北伐中原,席卷大都(北京),直搗元上都開平,于1368年在應天府(南京)登基,建立了明朝。
2、朱元璋的墓在哪里?
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從放牛娃到權利頂端把一個四分五裂的國家收復統一,再到加強中央集權,對貪官實行史上最嚴厲的懲罰,朱元璋的所作所為都值得后人深思,朱元璋的陵墓究竟在哪里?朱元璋的少年時期過得十分艱難,早年他給地主放牛補貼家用,但是他的父母在不久之后因瘟疫去世,他和哥哥死里逃生之后才發現,他們不僅連父母買棺材的錢也沒有,而且也沒有可以下葬的地方。
為了不拖累哥哥,朱元璋決定讓哥哥帶著侄子和嫂子走,自己一人逃生不做累贅,后來他當過和尚要過飯,看盡了世間百態,力盡的艱難,后來當上了皇帝。也許就是印證了那句,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朱元璋除了經歷比較坎坷之外,還有一件事情被人津津樂道,就是他死前曾經留下了謎團。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七十一歲!朱元璋死后也有很多謎團!第一個謎團首先就是朱元璋只匆匆下葬,要知道古代皇帝死后并不是馬上就要下葬的,而是要做好充足的準備,畢竟葬禮越隆重越能彰顯出地位,
但是朱元璋并沒有這樣,反而在生前就命令朱允炆自己死了以后要在七天內下葬,不必等別人回來,導致他下葬的時候許多皇子皇孫都還在路上沒能趕回來!第二個謎團也就是出葬的時候有13支隊伍,朱元璋生性多疑,連出殯也很特別,為了防止敵人看出來他的下葬位置,朱元璋也做足了功夫。他下葬時有13支一模一樣的隊伍一起出發,沒有人能知道那一只是真的,就連抬棺木的人也不知道,也許朱元璋知道自己殺了太多人樹敵太多,為了躲避仇家或者猖狂的盜墓賊,朱元璋選擇了這種做法,以保證死后能夠安眠,
南京過去有個民謠,南京有三怪;龍潭的姑娘像老太,蘿卜當做小菜賣,13個城門抬棺材!雖然說有13口棺材,但是沒有不透風的墻,隨后不久就傳出朱元璋真身葬在城西的朝天宮內,有人說朱元璋就埋在那里,明孝陵處于山清水繡的環境之中,周圍山勢跌宕起伏,山水環繞,人文與自然景觀渾然天成,人員規模宏大,格局嚴謹。孝陵建筑寶成縱深2.62公里,陵寢主體建筑當年建有紅墻圍繞,周長2.25公里,
以上說的只是陵園的地上結構而已,地宮的實際面積與構造至今沒有進行明確的考古勘探,初步探測應該為石材構筑的大型殿室地下建筑,地宮建筑面積根據探測幾乎是以發掘定陵地宮面積的三倍,也就是說到現在為止還不知道朱元璋的棺槨到底埋葬哪里。明孝陵以前雖然也有盜墓賊出入,但始終沒有找到棺槨之處,考古人員在明孝陵寶頂高高的堆土之下發現了厚厚一層圓潤的鵝卵石,這類似于古代的一種流沙防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