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陌生水域有沒有,簡單的方法有。我們釣友不會一直在一個地方釣魚,總會到陌生的水域,在一些不熟悉的水域釣魚,怎么判斷水里有沒有魚也就成了問題,黑魚,淡水中的掠食者,生活在水域食物鏈的頂端,我國大部分水域都有黑魚的身影,來到一個陌生的釣場路亞黑魚,首先要知道這里有沒有黑魚,這時就要用到這四診法。
1、如何判斷陌生水域里到底有沒有魚?
判斷陌生水域有沒有,簡單的方法有:1.看,一般有魚的水面,水溫適宜時,必定有活動留下的漣漪;水底活動的魚,會有魚星泛起,魚星與簡單的水泡有區別,魚星破裂的速度慢半拍。2.聞,一般有魚的水域,密度大點的時候,有一股魚腥味,密度越大,腥味越重,3.察水色,俗語“水清則無魚”,清水魚兒少,濁水魚兒多。
2、怎么判斷河里有沒有鯉魚?
1,不夸張地說一點,河里面只要有魚,一定有鯉魚,這個道理簡直是絕對的,一條河,怎么才會沒有魚呢?肯定是一直被人放藥,一直被人用電麻,或者是河里受污染太厲害,魚無法生存。要不河里肯定會有魚,肯定會有鯉魚的,美國亞洲鯉魚成災,可見這種魚的繁殖能力了。而且鯉魚跳龍門,這種魚會飛,我親眼看到過,很高很寬的一個壩,鯉魚就這樣躍過去了,
所以只要有點水,下雨的水都行,鯉魚就能擴散到很多的地方。我家池塘里養的魚,本來放很多鯉魚的,但是只要一漲水,里面的鯉魚就會跑很多,所以,只要是能活魚的河,里面肯定會有鯉魚的。2,觀察有沒有魚跳水,如果有魚跳水,那肯定是鯉魚了。其它魚只會翻水,根本跳不出水面的,只有鯉魚才跳得出水面,3,觀察魚星或是某些區域的水有沒有變混濁。
鯉魚愛拱食,經常拱食泥里面的東西,一些腐爛的葉子等,拱食的時候會帶起魚星,也可能會帶上一些腐葉,還會使水變混濁。看到這些情況,就能判斷有鯉魚,而且適合就在有這些善的地方做窩,4,挑安靜一點的地方打一把老壇玉米,用手機拍下照片,過兩三天過來對比手機看,看有沒有被吃掉。如果被吃掉一些,就說明里面有鯉魚,。
3、路亞陌生水域如何快速找魚?
對于路亞人來說,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找魚,到了陌生的釣點怎么快速的找到標點和魚群,作為一個資深玩家,我談談個人的看法1、釣場環境判斷標點所有的魚都會找結構,有障礙的地方躲藏。比如石頭,樹蔭,深坎,劃尖,回流區等,用米洛,亮片,vib快速的搜索,特別是窗口期的時候,收餌動作可以快一點,刺激魚咬鉤。2、大河、湖泊,寬廣水域因為釣場水面比較大,我們拋投就要以扇形搜索,每個標點打個15竿左右,快速的搜索,
4、如何判斷水域有沒有大板鯽?
看水里有沒有大板鯽,要從水色,水溫,水流,水深,水草,水闊,歷史等幾個方面來判斷看水色。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水太清,水里營養少,魚兒長得慢,長不大。相反,如果水色比較深,譬如是深褐色,就說明里面養分較多,魚可能比較大,如果水面是清的,而水底是渾濁的,極有可能里面藏著大魚或者大魚群。魚藏在水底,怕人發現,故意把水攪渾,
看水溫。如果水的溫度常年比較低,魚兒也長得慢,長得瘦,因為水溫過低,使浮游生物稀少,水里養分不夠,魚兒食物匱乏,長不好。看水流,鯽魚喜歡靜止的水域,一般在流水較緩慢或者靜止的地方,容易成群。這里營養相對豐富些,也容易保存體力,所以這里的魚兒個頭會大些,看水深。大的鯽魚實際上比較警覺,能長那么大,主要還是警惕性高。
水深的地方容易藏身,放長線,釣大魚,是有道理的。太淺的地方,魚兒雖然多,但多是小魚小蝦鬧,上不了大魚,看水草,有水草的地方,就是淺點,也可能藏著大魚,因為在光光的底,有那么一點水草,魚兒好像找到安全的家,所以喜歡聚集在那里。看水面的窄和闊,一般水面開闊的地方,容易長大魚,因為容易躲避,不易抓獲,所以魚生長的時間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