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天下一区二区三区,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日韩高清,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毛片

首頁 > 遼寧 > 大連市 > 物理八上知識點,求八年級上冊物理重點

物理八上知識點,求八年級上冊物理重點

來源:整理 時間:2023-09-11 00:53:48 編輯:好學習 手機版

1,求八年級上冊物理重點

1.聲現象:聲音的產生與傳播;聲音的特性;噪聲的危害和控制;聲的利用2.光現象:光的傳播;光的反射;平面鏡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看不見的光3.透鏡及其應用:透鏡;凸透鏡成像規律;眼睛和眼鏡;顯微鏡和望遠鏡4.物態變化:溫度計;融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華和凝華5.電流和電路:電荷;電流和電路;串聯和并聯;電流的強弱;探究串、并聯電路的電流規律 望采納

求八年級上冊物理重點

2,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有哪些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包括機械運動、聲現象、光的傳播、 透鏡及其應用、溫度計原理、汽化和液化、質量與密度。物理學是研究物質最一般的運動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機械運動:在物理學中,我們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1、宇宙中的一切物體都在做機械運動,機械運動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運動形式。2、判斷物體是否做機械運動關鍵是看物體是否發生“位置的變化”。聲音的產生和傳播1、聲音的產生: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物體只有振動才能發聲。2、聲音的傳播: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氣體、液體、固體都能傳聲,真空不能傳聲。3、聲速:聲在每秒內傳播的距離。聲音的傳播速度決定于介質的種類,和溫度。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聲音在15℃的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4、回聲:聲波在傳播過程中,碰到大的反射面(如建筑物的墻壁等)將發生反射,人們把能夠與原聲區分開的反射聲波叫做回聲。人耳能夠辨別回聲的條件是:與原聲的時間間隔大于0.1S。光的直線傳播1、光的傳播: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影子、日食、小孔成像等2、光的傳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2.99792×108m/s,計算中取c=3×108m/s。溫度計攝氏溫度的規定:在一標準大氣壓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把1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規定為100℃,0℃和100℃之間有100個等份,每個等份代表1攝氏度。使用方法:1、溫度計與待測物體充分接觸但不要碰到容器的底或壁;2、待示數穩定后再讀數;3、讀數時,視線要與液面上表面相平,溫度計仍與待測物體緊密接觸。質量: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密度:某種物質組成的物體的質量與它的體積之比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1、公式:ρ=m/v,m=ρv,v=m/ρ2、單位:國際單位:kg/m3,常用單位g/cm3。單位換算關系: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水的密度為1.0×103kg/m3,其物理意義為1立方米的水的質量為1.0×103千克。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有哪些

3,初二物理重點

八年級上學期物理重點第一章:聲現象第一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重點:聲音產生的條件,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聲音以聲波的形式傳播,需要介質。影響聲速的因素:介質、溫度。 難點:聲音在介質中以聲波形式傳播第二節:我們怎樣聽到聲音 重點:人們感知聲音的過程,以及骨傳導。 難點:雙耳效應及應用。第三節:聲音的特性 重點:樂音的特性:音調,響度,音色。以及影響三種特性的因素。 難點:感知樂音的音色,理解音色取決于發聲體本身。第四節: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重點:噪聲的來源與危害,控制噪聲的方法途徑。(三種) 難點:環境保護的教育。第五節:聲的利用 重點:聲音可以傳遞信息,聲波可以傳遞能量,以及它們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難點:回聲定位原理的認識與理解。聲波能傳遞能量的認識。第二章:光現象第一節:光的傳播 重點:光的傳播的特點,光速。第二節:光的反射 重點:光的反射規律。以及兩種反射的特點。 難點:鏡面反射與漫反射第三節:平面鏡成像 重點:平面鏡成像的原理與特點,虛像的概念。 難點:平面鏡成像原理與虛像的形成。第四節:光的折射 重點:光的折射現象的產生,規律的推導以及應用。 難點:光的折射規律的應用。第五節:光的色散 重點:光的色散現象,光的三原色,以及物體顏色的秘密。 難點:色光的混合。第六節:看不見的光 重點:紅外線與紫外線的概念與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建立保護人類生存環境的意識。第三章:透鏡極其應用第一節:透鏡 重點:凸透鏡與凹透鏡對光的作用,凸透鏡的焦點與焦距。 難點:引導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第二節:生活中的透鏡 重點:凸透鏡成像的幾種情況的主要特征,物距與像距大小的比較。 難點:凸透鏡成像的幾種情況的主要特征第三節: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重點: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物距,像距;實像,虛像的概念。第四節:眼睛和眼鏡 重點:眼睛看見物體的原理,眼鏡的原理。第五節:顯微鏡和望遠鏡 重點:顯微鏡,望遠鏡的原理,以及它們結構的特征。 難點:透鏡組合成顯微鏡和望遠鏡的原理。第四章:物態變化第一節:溫度計 重點:液體溫度計的原理,如何測量溫度。第二節:熔化和凝固 重點:液態,固態狀態變化的特點,熔化和凝固的規律及放熱,吸熱現象。 難點:描繪和理解熔化和凝固的圖像。對曲線物理含義的理解。晶體,非晶體的區別。第三節:汽化和液化 重點:氣態,液態之間狀態變化的特點;蒸發吸熱的探究,加快蒸發,減慢蒸發的方法;汽化,液化吸熱放熱規律。第四節:升華和凝華 重點:升華,凝華的定義以及條件。 難點:會分析升華和凝華的現象。第五章:電流和電路第一節:電荷 重點:兩種電荷及它們的相互作用;元電荷概念,電荷量及單位。 難點:金屬中的電子可以自由移動。第二節:電流和電路 重點:通過連接電路認識電流,電路和電路圖。理解電路的組成和電流的形成;學會畫簡單的電路圖。 難點:指導學生連接電路。區別導體,絕緣體。第三節:串聯和并聯 重點:認識串聯電路與并聯電路,并會連接簡單的串,并聯電路。 難點:認識串,并聯電路,在實踐中總結出串,并聯電路的連接特點及區別。第四節:電流的強弱 重點:知道電流有強弱以及如何表示電流的強弱;了解電流的單位及單位之間的轉換;學會應用電流表測量,讀數來測量電路中電流的強弱。第五節:探究串,并聯電路的電流規律 重點:通過實驗探究歸納出串,并聯電路中各點電流的規律。

初二物理重點

4,八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能詳細一點嗎

nTWJYKuyjxrs6n51hy6y5sn5r548h2g2g655e
 初 二 物 理 知 識 點   第一章:走進物理世界   1、物理學史研究光、熱、力、聲、電等形形色色物理現象的規律和物質結構的一門科學   2、觀察和實驗是獲取物理知識的重要來源   3、長度測量的工具是刻度尺,長度的國際基本單位是米,符號是m;常用單位還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等。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是   1km=1 000m lm=l0dm ldm=l0cm lm   1mm=1 000μn lμm=1 000nm   4、長度測量結果的記錄包括準確值、估計值和單位。   5、誤差: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別叫誤差。誤差產生的原因:①與測量的人有關;②與測量的工具有關。任何測量結果都有誤差,誤差只能盡量減小,不能絕對避免;但錯誤是可以避免的。   減小誤差的方法:①選用更精密的測量工具;②采用更合理的測量方法;   ③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6、測量時間的工具是秒表,時間的國際基本單位是秒,符號是s;常用的單位還有小時(h)、分(min)等。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是 1h=60min lmin=60s   7、科學探究的主要過程是: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指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第二章:聲音與環境   1、產生: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聲音就停止;振動發聲的物體叫聲源   2、傳播: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播聲音。聲音在介質中是以波的形式傳播;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體中傳播最快,氣體中傳播最慢。15℃的空氣中聲音傳播速度為340m/s。   3、聲音的三個特性:  ?。?)音調:人耳感覺到聲音的高低叫音調;音調的高低跟發聲體振動的頻率有關,頻率越高,音調越高。  ?。?)響度:人耳感覺到的聲音的強弱,響度的大小跟發聲體振動的幅度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響度還跟距離發聲體的遠近有關。  ?。?)音色:又叫音品,不同的發聲體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   4、頻率的高低決定音調的高低;振幅的大小決定聲音的響度。頻率的單位是赫茲,符號是Hz,人能感受到的聲音頻率范圍是20Hz~20000Hz。人們把低于20Hz的聲音叫次聲,高于20000Hz的聲音叫超聲。超聲的應用有:超聲波粉碎結石、聲納探測潛艇、魚群,B超檢查內臟器官。   5、樂音與噪聲:   樂音:悅耳動聽、使人愉快的聲音;是物體做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   噪聲:使人們感到厭煩、有害身心健康的聲音;是物體做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人們用分貝來劃分dB聲音的強弱的等級。   6、控制噪聲的三個途徑是:吸聲、隔聲、消聲;即在聲源處、在傳播途徑和在接收處控制。   7、聲的利用:(1)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如漁民利用聲納探測魚群  ?。?)聲音可以傳遞能量:如某些霧化器利用超聲波產生水霧   8、回聲:聲音在傳播途徑中遇到礙物被返射回去的現象,叫回聲。如回聲比原聲到達人耳晚0.1s以上,人耳能把他們區分開,否則回聲會與原聲混在一起會加強原聲。利用“雙耳效應”可以聽到立體聲。   第三章:光和眼睛   一、光的傳播   1、自身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如太陽、螢火蟲等,而月亮不是光源。   2、光在同種均勻的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生活中應用光的直線傳播的事例有: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排隊瞄準等。   3、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是最快的,真空中的光速c=3.0×108m/s,光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速度

5,八年級上冊物理知識要點

第一章 聲現象 基礎知識 回聲測距離:2s=vt第一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一:聲音的產生重點定義:1 聲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2 振動可以發聲要點:1 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2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3 發生物體的振動停止,發生也停止疑點:1 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因振動而產生聲音。2 “振動停止,發生也停止”不同于“振動停止,發生也消失”。振動停止,只是不再發聲,但是原來所發出的聲音還會存在并繼續向外傳播。二:聲音的傳播重點定義:1 聲的傳播需要介質2 聲以波的形式傳播,這種波叫聲波要點:1 能夠傳播聲音的物質叫做介質2 聲音的介質有:固體,氣體,液體3 真空不能傳聲重點:聲音以波的形式向外傳播。因為物體的振動,物體兩側的空氣就形成了疏密相間的波動向遠處傳播,這就是聲波三:聲速和回聲重點定義:聲傳播的快慢用聲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聲在每秒內傳播的距離。聲速的大小跟介質的種類有關,還跟介質的溫度有關。要點:1 聲音在單位時間內傳播的距離叫做聲速2 聲速與介質的種類有關。一般在固體中傳播最快,其次是液體,在氣體中傳播最慢3 聲速與節制的溫度有關。一般在氣體中,溫度越高,聲速越快4 聲音在傳播過程中,碰到障礙物后被反射回來,人們能夠與原生區分開,這樣反射回來的聲波就是回聲。重點:聲音在15℃的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拓展:1 分辨原聲與回聲的條件:①回升到達人耳的時間比原聲晚0.1s以上;②聲源距離障礙物至少有17m遠2 回聲的作用:①加強原聲;②回聲定位;③回聲測距3 回聲測距離:2s=vt第二節:我們怎樣聽到聲音一:怎樣聽到聲音重點定義:在聲音傳遞給大腦的整個過程中,任何部分發生障礙,人都會失去聽覺。但是如果只是傳導障礙,而又能夠想辦法通過其它途徑將震動傳遞給聽覺神經,人也能夠感知聲音要點:1 人耳的構造: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聽小骨)內耳(半規管,前庭,耳蝸)2 聽到聲音的途徑:物體振動→介質→鼓膜或頭骨→聽覺神經→產生聽覺難點:如果傳導聲音的鼓膜和聽小骨發生損傷,就會使聽力下降,叫做傳導性耳聾,但還可以通過其它途徑將振動傳給聽覺神經,人可以繼續聽到聲音;如果耳蝸,聽覺中樞或與聽覺有關的神經受到損害,聽力會降低,甚至是喪失,叫做神經性耳聾,一般不可治愈。拓展:聽到聲音的條件:①聽覺系統正常;②物體的振動頻率達到人耳的聽覺范圍;③聲音有足夠的響度;④有傳播的介質二:骨傳導和雙耳效應重點定義:聲音通過頭骨,頜骨也能穿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科學中把聲音的這種傳導方式叫做骨傳導要點:骨傳導的途徑:物體振動→聲波→頭骨或頜骨→聽覺神經重點:雙耳效應產生的條件:①對同一個聲音,兩只耳朵感受到的強度大小不同;②對同一個聲音,兩只耳朵感受到的時間先后不同;③對同一個聲音,兩只耳朵桿受到的振動步調也不同第三節:聲音的特性一:音調重點定義:1 物體振動的快,發出的音調就高;振動的慢,發出的音調就低2 每秒內物體振動的次數—頻率來表示物體振動的快慢。頻率決定聲音的音調。頻率的單位是赫茲,簡稱赫,符號為Hz3 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音為超聲波;低于20Hz的聲音為次聲波疑點:1 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也就是平常我們說的聲音的粗細,不是聲音的大小,也不是聲音的音色。2 在相同的介質和溫度中,頻率不同的聲音傳播速度相同。拓展:音調的高低與什么有關?音調的高低跟發聲體的形狀,尺寸和所用的材料的性質等多種因素有關。二:響度重點定義:1 聲音的強弱(大?。┙凶鲰懚? 物理學中用振幅來描述物體振動的幅度。物體的振幅越大,產生聲音的響度越大。要點:1 物理學中響度指聲音的強弱,生活中指人耳感受到的聲音的大小。2 人耳感受到的物體的響度與距離發聲體的遠近有關。重點:1 響度與聲源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與人到聲源的距離有關,距離越大,響度越小。2 音調和響度是根本不同的兩個特性,毫無關系。三:音色重點定義:1 頻率的高低決定聲音的音調,振幅的大小決定聲音的響度。2 不同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要點:音色是指聲音的品質,即音質。拓展:人的音色會隨年齡的增長,以及飲食,健康的因素而變化。鍛煉可以保持優美的音色。第四節:噪聲的危害和控制一:噪聲的來源重點定義:1 從物理角度來說,噪聲是發聲體作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從環保角度來說,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都屬于噪聲。2 噪聲的波形無規律且雜亂。難點:樂音和噪聲的根本區別在于:樂音是由發聲體規則振動產生的,波形是規則的;噪聲是由發聲體不規則振動產生的,波形雜亂無章。二:噪聲的等級的劃分重點定義:1 人們以分貝(符號是dB)為單位來表示聲音強弱的等級。人的聽覺是20Hz-----20000Hz。0dB:人剛能聽到最微弱的聲音。30—40dB:較為理想的安靜環境,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50dB,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70dB,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90dB 。2 聲音從產生到引起聽覺的三個階段:①聲源的振動產生聲音;②空氣等介質的傳播;③鼓膜的振動拓展:噪聲的危害可分為哪幾類?造聲的危害可分為生理危害,心里危害和物理危害。不太強的噪聲,使人感到厭煩;比較強的噪聲,使人感到刺耳難受,時間久了會引起噪聲性耳聾,還會引起心律不齊,血壓升高,消化不良等癥狀;更強的噪聲,幾分鐘時間就會使人頭暈,惡心,嘔吐,像暈船似的;極強的噪聲還會影響胎兒的發育,妨礙兒童的智力發展,甚至是直接造成人和動物的死亡。三:控制噪聲重點定義:控制噪聲的三個方面:①防止噪聲產生;②阻斷噪聲的傳播;③防止噪聲進入耳朵要點:消聲(從聲源出);吸聲(在傳播過程中減弱);隔聲(在人耳處減弱)第五節:聲的利用一:聲與信息要點:1 回聲定位2 聲納測距,探測魚群疑點:聲的概念比較廣,包括超聲,次聲等;聲音則指人而能夠感受到的聲重點:聲音可以傳遞信息難點:用超聲波可以準確地獲得人體內部疾病的信息,這就是“B超”。用超聲波檢查身體時,由于人體各部分器官對聲波的反射情況不同,利用計算機圖像顯示設備,可以清楚地將人體內部器官的結構顯示在屏幕上,根據圖像,醫生很快就可以找出病灶所在的位置了,超聲波探查對人體沒有傷害。這一點不同于“X光”二:聲與能量要點:物體的振動→產生聲波→將能量傳遞出去→聲波能傳遞能量重點:超聲波可以用來清洗精密的機械;外科醫生可以利用超聲波振動除去人體內的結石。第二章 光現象 基礎知識 1. 光源:自身能夠發光的物體。太陽是自然光源,電燈、燭焰是人造光源。月亮和所有的恒星不是光源。2. 光在同種均勻的介質中沿直線傳播。能解釋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3.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用字母c表示:c=3×108 m/s 光在水中的速度約是真空中的3/4在玻璃中光速為真空中2/34.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許多物體的表面都會發生反射。光的反射遵守反射規律。(1)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2)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5.在反射現象中,光路可逆。反射分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鏡面反射:表面光滑,平行光線入射,反射光線還是平行的。漫反射:表面粗糙,平行光線入射,反射光線向四面八方。6.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生偏折,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發生折射時,同時一定也發生發射。折射現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7.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者其它介質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方向偏折。光的折射定律:三線共面,兩線分側,兩角不等(空氣中角大些)折射現象:鋼筆錯位、池水變淺、水中叉魚、海市蜃樓等8.一束白光(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分解成為紅橙黃綠藍靛紫七色光的現象叫做光的色散。說明白光不是單色光,而是各種單色光組成的復合光。彩虹是太陽光被水滴色散而成。9.光的三原色:紅、綠、藍 顏料三原色:青、黃、品紅 透明物體的顏色有通過它的色光決定,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10、紅外線位于紅光以外,一切物體都在不停地發射紅外線,物體溫度越高,輻射的紅外線就越多,物體輻射紅外線同時也在吸收紅外線。紅外線作用:①熱作用:加熱食物 熱譜圖診病 ②紅外遙感:地球勘測、尋找水源、監視森林火災等③遙控:電視機、空調等11.紫外線位于紫光以外,太陽光是天然紫外線的重要來源。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線,避免過量的紫外線對人體傷害。紫外線作用:①殺菌:醫院的紫外線燈②紫外線的熒光效應:驗鈔機、防偽③適當的紫外線照射有利于人體合成維生素D,促進身體對鈣的吸收,對人體骨骼生長和健康有好處。第三章 透鏡及其應用1. 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叫凸透鏡,邊緣厚中間薄的透鏡叫凹透鏡。通過光心的光線不改變傳播方向。2. 凸透鏡有兩個實焦點,焦點到光心距離叫做焦距。凹透鏡有兩個虛焦點。3. 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4. 三條特殊光線:①過光心的光線不改變傳播方向。②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折射后過焦點,對凹透鏡來說,它的焦點是虛焦點,是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過焦點③過焦點的光線經折射后與主光軸平行。對凹透鏡來說是虛焦點,是入射光線的正向延長線過焦點。5. 照相機的鏡頭是個凸透鏡,調焦環的作用是調節鏡頭到膠片的距離,拍近景時,鏡頭往前伸,拍遠景時,鏡頭往后縮,光圈控制進入光的多少,快門控制暴光時間。6.u>2f 倒立 縮小 實 照相機u=2f 倒立 等大 實 f<2f 倒立 放大 實 投影儀 u=f 不 成 像 u一倍焦距分虛實,兩倍焦距分大小,實倒虛正來成像,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兒跟著物兒跑。 7.眼睛好象一架照相機,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視網膜相當于光屏。明視距離為25cm。遠視眼能看清遠處的物體而看不清近處的物體,晶狀體太薄,成像在視網膜之后;近視眼能看清近處而看不清遠處的物體,晶狀體太厚,成像在視網膜只前。 8.近視眼應該帶凹透鏡,遠視眼應該帶凸透鏡。眼鏡的度數=100×焦度 焦度=1/f 9.望遠鏡的目鏡和物鏡都是凸透鏡,目鏡相當于放大鏡,物鏡相當于照相機鏡頭。顯微鏡的目鏡和物鏡也是凸透鏡,目鏡相當于放大鏡,物鏡相當于投影儀鏡頭。 第四章 物態變化 1. 溫度是物體的冷熱程度。 2. 溫度計原理: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使用前注意:①觀察它的量程②認清它的分度值,使用時注意:①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放入被測液體,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②溫度計玻璃泡放在液體中稍等一會兒,穩定后在讀數③讀數時,溫度計不能離開(除了體溫計)被測液體并且時視線和溫度計液柱相平。 3. 物質從一種狀態到另一種狀態叫做物態變化。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叫熔化,從液態變成固態叫凝固。熔化吸熱,凝固放熱。固體分為晶體和非晶體。 4. 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叫做汽化,從氣態變成液態叫做液化。汽化吸熱,液化放熱。汽化分為蒸發和沸騰。蒸發現象:在任何溫度下,發生在液體表面,緩慢的汽化現象。影響蒸發的因素:①液體溫度的高低②液體的表面積③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 沸騰: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劇烈的汽化現象。 5. 液化有兩種方法:降低溫度,壓縮體積。 6. 物質從固態變成氣態叫做升華,升華吸熱,從氣態變成固態叫做凝華,凝華放熱。 第五章 電流和電路 1. 通過摩擦使物體帶電叫做摩擦起電,帶電物體能吸引輕小物體。自然界中只有正負兩種電荷。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荷,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負電荷,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2. 電荷的多少叫做電荷量。單位:庫侖(c)元電荷是最小的電荷e=1.6×10—19 原子有帶正電的原子核和帶負電的電子組成。通常情況下原子核帶的正電荷和核外電子總共帶的負電荷數量相等,不顯電性,但是得到電子就顯負電,失去電子就顯正電。 3. 電荷(正電荷或者負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正電荷定向移動方向規定為電流方向。電源是提供電能的裝置,用電器是消耗電能的裝置,開關控制電路的通和斷,導線連接電路作用。 4. 在電源外部:電流方向從電源正極到用電器再到負極 ,在電源內部:電流的方向從電源負極流向正極。 5. 通路:處處接通的電路,用電器正常工作。開路:斷開的電路,電路中沒有電流,用電器不能工作。短路:不經過用電器而直接把導線接在電源兩端。 6. 善于導電的物體叫導體,不善于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金屬靠自由電子導電,酸堿鹽溶液靠正負離子導電。 7. 電流表示電流強弱的物理量,用I 表示。單A) 1A=1000 m A 1m A=1000uA 8. 電流表使用注意(兩要兩不要):①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②電流從“+”接線柱流進電流表,從“—”接線柱流處電流表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④絕對不要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直接接在電源的兩端。還應該注意:①使用電流表前,應該觀察電流表指針是否指零,若不指零,應先調零②用試觸法選擇量程,要從大量程的接線柱開始。 串聯電路的電流處處相等,并聯電路干路中的電流等于個支路電流
第六章 電壓 電阻 一、電壓 1、電壓:一段電路中產生電流,它的兩端就要有電壓(電壓是使電路中的自由電荷發生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原因)。電源提供電壓,電壓形成電流。(有電流一定有電壓,有電壓不一定有電流) 2、電壓物理量的符號:u。 3、單位:伏(v)、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1kv=103v;1v=103mv;1mv=103μv. 4、常見電壓值:干電池:1.5v;家庭電路:220v;手機:3.6v;鉛蓄電池:2v;安全電壓:不高于36v。 5、電壓表:測量電壓(分析電路時,電壓表所在的位置相當于斷路)。 量程:0-3v(大格:1v,小格:0.1v) 0-15v(大格:5v,小格:0.5v)。 使用:1、電壓表要并聯在電路中;2、電流要從“+”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3、不要超過電壓表的量程。(用大量程試觸,不超小量程,用小量程測量) 二、探究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的規律 1、電池的串聯:串聯電池組的電壓等于各節電池的電壓之和。 2、電池的并聯:并聯電池組的電壓等于每節電池的電壓。 3、串聯電路的電壓:串聯電路中,各部分電路的電壓之和等于總電壓(u=u1+u2)。 4、并聯電路的電壓:并聯電路中,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u=u1=u2 (純并聯電路))。 5、電池的能量轉化:化學能轉化為電能。(化學電池) 6、防止廢電池對環境的危害:1、使用優質電池;2、回收廢舊電池;3、不要隨意丟棄舊電池。 三、電阻 1、電阻:表示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電阻就越大,通過導體的電流就越小)。 2、物理量符號:r。 3、單位:歐姆(ω);常用的單位有:兆歐(mω)、千歐(kω)。 1 mω=103 kω; 1 kω=103ω。 4、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決定于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大部分材料溫度升高,電阻變大)。(導體的電阻的大小和長度成正比,和橫截面積成反比)。(電阻與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無關)。 5、控制變量法:物理中對多個因素(多變量)問題,常常采用控制因素(變量)的辦法,把多因素的問題變成多個單因素的問題,分別加以研究,最后再綜合解決,這種方法叫控制變量法。 四、變阻器 1、滑動變阻器:結構:(電阻絲、絕緣管、滑片、接線柱等) 2、原理:改變連入電路中電阻線的長度來改變電阻,從而改變電路中的電流的。 2、作用: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和電壓;對電路起保護作用。 3、銘牌:例如一個滑動變阻器標有“50ω2a”表示的意義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是2a。 4、正確使用:(1)、應串聯在電路中使用;(2)、接線要“一上一下”(不能同時用上面的兩個接線柱【相當于導線】和同時用下面的兩個接線柱【相當于一個定值電阻】;(3)、閉合開關前應把阻值調至最大的地方(電流最小的位置)【對電路起保護作用】 第七章 歐姆定律 一、探究電阻上的電流根兩端電壓的關系 1、試驗探究方法:控制變量法 2、電阻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3、電壓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二、歐姆定律及其應用 1、歐姆定律:導體中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2、公式: ( (變形公式:u=ir 即伏安法求電阻原理 ) )。 式中3、單位:i→安(a);u→伏(v);r→歐(ω)。 4、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須是在同一段電路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兩個量就可求另一個量;③計算時單位要統一。 5、歐姆定律的應用: 同一個電阻,阻值不變,與電流和電壓無關 但加在這個電阻兩端的電壓增大時,通過的電流也增大。(r=u/i) 當電壓不變時,電阻越大,則通過的電流就越小。(i=u/r)當電流一定時,電阻越大,則電阻兩端的電壓就越大。(u=ir) 我的補充 2011-06-12 11:07 6、電阻的串聯有以下幾個特點:(指r1,r2串聯) 電流:i=i1=i2(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電壓關系:u=u1+u2(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的電壓之和);總電壓的分配: 電阻:r=r1+r2(r=nr0) (總電阻等于各電阻之和),串聯電路的總電阻的阻值比任何一個分電阻的阻值都大。 7、電阻的并聯有以下幾個特點:(指r1,r2并聯) 電流:i=i1+i2(并聯電路中各支路的電流之和等于干路中的總電流)總電流的分配:電壓:u=u1=u2(各支路的電壓等于總電壓) 電阻: (總電阻倒數等于各電阻倒數之和),并聯電路的總電阻的阻值比任何一個分電阻的阻值都小。 第八章 電功和電功率 1、電能是一種能量。如:電燈發光:電能→光能;電動機轉動:電能→動能;電飯鍋工作:電能→熱能。 2.電功(w):電流所做的功叫電功。功是能的量度,能是物體具有做功的本領。 3.電功的單位(電能的單位):國際單位:焦耳。常用單位有:度(千瓦時),1度=1千瓦時=3.6×106焦耳。 4.測量電功的工具:電能表(電度表) 5.電功計算公式:w=uit(式中單位w→焦(j);u→伏(v);i→安(a);t→秒)。 6.利用w=uit計算電功時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電路;②計算時單位要統一;③已知任意的三個量都可以求出第四個量。 7. 計算電功還可用以下公式:w= (一般適用于純電阻串聯電路) ;w=pt;w=uq(q是電量); 8.電功率(p):電流在單位時間內做的功。單位有:瓦特(國際);常用單位有:千瓦 9. 計算電功率公式:p=ui= (適用于一切電路) p= (適用于純電阻串聯電路) p= (適用于純電阻并聯電路) (式中單位p→瓦(w);w→焦;t→秒;u→伏(v); i→安(a) 10. 利用計算時單位要統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則p的單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時、t用小時,則p的單位是千瓦。 11.額定電壓:用電器正常工作的電壓。額定功率: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 12.實際電壓(u):實際加在用電器兩端的電壓。 13.實際功率(p):用電器在實際電壓下的功率。 當u > u0時,則p > p0 ;燈很亮,易燒壞。 當u < u0時,則p < p0 ;燈很暗, 當u = u0時,則p = p0 ;正常發光。 (同一個電阻或燈炮,接在不同的電壓下使用,則有;如:當實際電壓是額定電壓的一半時,則實際功率就是額定功率的1/4。例“220v100w”是表示額定電壓是220伏,額定功率是100瓦的燈泡如果接在110伏的電路中,則實際功率是25瓦。) 14.焦耳定律: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流 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跟 通電時間成正比。 16.焦耳定律公式: (當電路為純電阻電路時q=w)(式中單位q→焦; i→安(a);r→歐(ω);t→秒。) 17.當電流通過導體做的功(電功)全部用來產生熱量(電熱),即純電阻電路。則有w=q,可用電功公式來計算q。(如電熱器,電阻就是這樣的。) 18、歐姆定律和安全用電電壓越高越危險:根據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的大小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人體也是導體,電壓越高,通過的電流就越大,達到一定程度就很危險了。 不能用濕手摸電器:對人體來說,比較潮濕的時候電阻小,發生觸電時通過人體的電流會很大;另外,用濕手摸電器,易使水流入電器內,使人體和電源相連。 注意防雷:雷電是大氣中一種劇烈的放電現象,放電時,電壓和電流極大,放出巨大的熱量和引起空氣的振動。防雷要安避雷針。 斷路:某處斷開,沒有接通的電路。短路:電路中兩點不該連的兩點連到一起的現象。由于電線的電阻很小,電源短路時電流會非常大,會損壞電源和導線。 補充知識 : (1). 家庭電路由:進戶線→電能表→總開關→保險盒→用電器。(2).兩根進戶線是火線和零線,它們之間的電壓是220伏,可用測電筆來判別。如果測電筆中氖管發光,則所測的是火線,不發光的是零線。 (3).所有家用電器和插座都是并聯的。而開關則要與它所控制的用電器串聯。(4).保險絲:是用電阻率大,熔點低的鉛銻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當電路中有過大的電流時,保險產生較多的熱量,使它的溫度達到熔點,從而熔斷,自動切斷電路,起到保險的作用。(5).引起電路中電流過大的原因有兩個:一是電路發生短路;二是用電器總功率過大。(6).安全用電的原則是:①不接觸低壓帶電體;②不靠近高壓帶電體。 (7).在安裝電路時,要把電能表接在干路上,保險絲應接在火線上(一根已足夠);控制開關也要裝在火線上,螺絲口燈座的螺旋套也要接在火線上。 (8).交流電:周期性改變電流方向的電流。 (9).直流電:電流方向不改變的電流。 第九章 電和磁 1. 磁性:物體吸引鐵、鎳、鈷等物質的性質。 2. 磁體:具有磁性的物體叫磁體。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3.磁極:磁體上磁性最強的部分叫磁極。 ①.任何磁體都有兩個磁極,一個是北極(n極);另一個是南極(s極) ②.磁極間的作用:同名磁極互相排斥,異名磁極互相吸引。 4. 磁化:使原來沒有磁性的物體帶上磁性的過程。 5. 磁體周圍存在著磁場,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就是通過磁場發生的。 6. 磁場的基本性質:對入其中的磁體產生磁力的作用。 7.磁場的方向:在磁場中的某一點,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所指的方向就是該點的磁場方向。 8.磁感線:描述磁場的強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線。磁體周圍的磁感線是從它北極出來,回到南極。(磁感線是不存在的,用虛線表示,且不相交) 9.磁場中某點的磁場方向、磁感線方向、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指的方向相同。 10.地磁的北極在地理位置的南極附近;而地磁的 南極則在地理位置的北極附近。(地磁的南北極 與地理的南北極并不重合,它們的交角稱磁偏角,這是我國學者:沈括最早記述這一現象。) 11.奧斯特實驗證明: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 12.安培定則:用右手握螺線管,讓四指彎向螺線管中電流方向,則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線管的北極(n極)。 13.安培定則的易記易用:入線見,手正握;入線不見,手反握。大拇指指的一端是北極(n極)。(注意:入的電流方向應由下至上放置)如 14.通電螺線管的性質:①通過電流越大,磁性越強;②線圈匝數越多,磁性越強;③插入軟鐵芯,磁性大大增強;④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可用電流方向來改變。 15.電磁鐵:內部帶有鐵芯的螺線管就構成電磁鐵。 16.電磁鐵的特點:①磁性的有無可由電流的通斷來控制;②磁性的強弱可由改變電流大小和線圈的匝數來調節;③磁極可由電流方向來改變。 17.電磁繼電器:實質上是一個利用電磁鐵來控制的開關。它的作用可實現遠距離操作,利用低電壓、弱電流來控制高電壓、強電流。還可實現自動控制。 18.電話基本原理:振動→強弱變化電流→振動。 1.電磁感應: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就產生電流,這種現象叫電磁感應,產生的電流叫感應電流。 2.產生感生電流的條件:①電路必須閉合;②只是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③這部分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 3.感生電流的方向:跟導體運動方向和磁感線方向有關。(右手定則) 4. 電磁感應現象中是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5.發電機的原理是根據電磁感應現象制成的。交流發電機主要由定子和轉子。 6.磁場對電流的作用:通電導線在磁場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是由電能轉化為機械能。應用是制成電動機。 7.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方向:跟電流方向和磁感線方向有關。(左手定則) 8.直流電動機原理:是利用通電線圈在磁場里受力轉動的原理制成的。 第十章 信息的傳遞 一、現代順風耳-電話 1.1876年貝爾發明了電話。 2.電話的基本構造和原理:最簡單的電話又話筒和聽筒組成,話筒和聽筒之間連著一對電話線;話筒把聲音轉化為電流,電流沿著導線把信息傳到遠方,在另一端,電流使聽筒的膜片振動,攜帶信息的電流又變成了聲音。 3.電話交換機:連接電話,提高線路利用率。 兩種信號: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 數字信號的優點:抗干擾能力強;方便計算機處理;保密性好。 二、電磁波的海洋 電磁波:迅速變化的電流周圍存在電磁波,它可以傳遞信息。 電磁波的傳播不需要介質;真空可傳播。c=λf.(c=3×108m/s)。(λ電磁波的波長;單位m)。(f為頻率;單位hz)。1mhz=103khz=106hz。 無線電波:頻率在數百千赫至數百兆赫的那部分電磁波叫無線電波(傳遞各種信息) 可見光是電磁波大家族的一員。 微波爐:利用微波使食物的分子在微波的作用下劇烈振動,使內能增加,溫度升高。 三、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 1.無線電廣播信號的發射和接收:話筒把聲音信號轉換成電信號,用調制器把它加載在高頻電磁波上,再通過天線發射到空中。接收機調諧選出特定頻率的信號,通過電子線路把聲音信號選出來,放大后送到揚聲器,把電信號轉換成聲音。 2.電視的發射與接收與廣播相似,既傳播聲音信號又傳遞圖像信號。 移動電話的工作原理:手機和基地臺(站)進行無線電信號傳輸。 四、越來越寬的信息之路 無線電的頻率越高,相同時間傳輸信息越多。微波通信:波長在10m-1mm,頻率在30mhz-3×105mhz。微波的性質接近光波,大致沿直線傳播。微波在傳輸過程中受地面阻擋,每隔一定的距離要建一個中繼站進行“接力”。衛星通信:利用衛星做中繼站;3顆衛星可覆蓋全球。 光線通信:讓攜帶信息的激光在纖維里傳播;激光的頻率高,攜帶的信息量大。 網絡通信:把計算機連在一起,利用網絡進行通信。 【【【【【【【【【【本人找的,還不錯】】】】】】】】】

6,初二上冊物理知識點歸納

八年級上學期物理知識點匯編(光、透鏡、物態變化、電流和電路)第二章 光的傳播一、光源:能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光源可分為1、冷光源(水母、節能燈),熱光源(火把、太陽);2、天然光源(水母、太陽),人造光源(燈泡、火把);3、生物光源(水母、斧頭魚),非生物光源(太陽、燈泡)二、光的傳播1、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2、光的直線傳播的應用:(1)小孔成像:像的形狀與小孔的形狀無關,像是倒立的實像(樹陰下的光斑是太陽的像)(2)取直線:激光準直(挖隧道定向);整隊集合;射擊瞄準;(3)限制視線:坐井觀天(要求會作有水、無水時青蛙視野的光路圖);一葉障目;(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時月球在中間;月食時地球在中間)3、光線:常用一條帶有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徑跡和方向;三、光速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2、在計算中,真空或空氣中光速c=3×108m/s;3、光在水中的速度約為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約為c;4、光年:是光在一年中傳播的距離,光年是長度單位;1光年≈9.46×1015m;注:聲音在固體中傳播得最快,液體中次之,氣體中最慢,真空中不傳播;光在真空中傳播的最快,空氣中次之,透明液體、固體中最慢(二者剛好相反)。光速遠遠大于聲速,(如先看見閃電再聽見雷聲,在100m賽跑時聲音傳播的時間不能忽略不計,但光傳播的時間可忽略不計)。四、光的反射:1、當光射到物體表面時,有一部份光會被物體反射回來,這種現象叫做光的反射。2、我們看見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物體反射的光進入了我們的眼睛。3、反射定律: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都在同一個平面內;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1)、法線:過光的入射點所作的與反射面垂直的直線;(2)入射角: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反射角:法射光線與法線間的夾角。(入射光線與鏡面成θ角,入射角為90°-θ,反射角為90°-θ)(3)入射角與反射角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反射角總是隨入射角的變化而變化而變化,因而只能說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說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鏡面旋轉θ,反射光旋轉2θ)(4)垂直入射時,入射角、反射角等于多少?答:垂直入射時,入射角為0度,反射角亦等于0度。4、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互看雙眼)5、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畫一般的光路圖(要求會作):(1)、確定入(反)射點:入射光線和反射面或反射光線和反射面或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交點即為入射(反射)點(2)、根據法線和反射面垂直,作出法線。(3)、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畫出入射光線或反射光線5、兩種反射:鏡面反射和漫反射。(1)鏡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時,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將沿各個方向反射出去;(3)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點:都是反射現象,都遵守反射定律;不同點是:反射面不同(一光滑,一粗糙),一個方向的入射光,鏡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個方向(刺眼);而漫反射射向四面八方;(下雨天向光走走暗處,背光走要走亮處,因為積水發生鏡面反射,地面發生漫反射,電影屏幕粗糙、黑板要粗糙是利用漫反射把光射向四處,黑板上“反光”是發生了鏡面反射)五、平面鏡成像1、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是虛像,像和物關于鏡面對稱(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對應點的連線和鏡面垂直,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鏡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鏡子中的鐘的時間要看紙張的反面,物體遠離、靠近鏡面像的大小不變,但亦要隨著遠離、靠近鏡面相同的距離,對人是2倍距離)。2、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平靜的水面就好像一個平面鏡,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鏡中花);對實物的每一點來說,它在水中所成的像點都與物點“等距”,樹木和房屋上各點與水面的距離不同,越接近水面的點,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無數個點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了。(物離水面多高,像離水面就是多遠,與水的深度無關)。3、平面鏡成虛像的原因:物體射到平面鏡上的光經平面鏡反射后的反射光線沒有會聚二是發散的,這些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畫時用虛線)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現在光屏上,只能通過人眼觀察到,故稱為虛像(不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注意:進入眼睛的光并非來自像點,是反射光。要求能用平面鏡成像的規律(像、物關于鏡面對稱)和平面鏡成像的原理(同一物點發出的光線經反射后,反射光的反向延長線交于像點)作光路圖(作出物、像、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六、凸面鏡和凹面鏡1、以球的外表面為反射面叫凸面鏡,以球的內表面為反射面的叫凹面鏡;2、凸面鏡對光有發散作用,可增大視野(汽車上的觀后鏡);凹面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太陽灶,利用光路可逆制作電筒)七、光的折射1、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生偏折。2、光在同種介質中傳播,當介質不均勻時,光的傳播方向亦會發生變化。3、折射角:折射光線和法線間的夾角。八、光的折射定律1、在光的折射中,三線共面,法線居中。2、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時,折射光線向法線方向偏折;光從水或其它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光線遠離法線(要求會畫折射光線、入射光線的光路圖)3、斜射時,總是空氣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時,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傳播方向不改變4、折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5、當光射到兩介質的分界面時,反射、折射同時發生6、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九、光的折射現象及其應用1、生活中與光的折射有關的例子:水中的魚的位置看起來比實際位置高一些(魚實際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來比實際的淺一些;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實際位置高些;夏天看到天上的星斗的位置比星斗實際位置高些;透過厚玻璃看鋼筆,筆桿好像錯位了;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彎折了;(要求會作光路圖)2、人們利用光的折射看見水中物體的像是虛像(折射光線反向延長線的交點)十、光的色散:1、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依次被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這種現象叫色散;2、白光是由各種色光混合而成的復色光;3、天邊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現象;4、色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其它色光可由這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白光是紅、綠、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世界上沒有黑光;顏料的三原色是品紅、青、黃,三原色混合是黑色;5、透明體的顏色由它透過的色光決定(什么顏色透過什么顏色的光);不透明體的顏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什么顏色反射什么顏色的光,吸收其它顏色的光,白色物體發射所有顏色的光,黑色吸收所有顏色的光)例:一張白紙上畫了一匹紅色的馬、綠色的草、紅色的花、黑色的石頭,現在暗室里用綠光看畫,會看見黑色的馬,黑色的石頭,還有黑色的花在綠色的紙上,看不見草(草、紙都為綠色)十一、看不見的光:太陽光譜:紅、橙、黃、綠、藍、靛、紫這七種色光按順序排列起來就是太陽光譜;(從左往右其波長逐漸減??;散射逐漸增強;人眼辨別率依次降低)應用傍晚太陽是紅的,晴天天是藍的,汽車的霧燈是黃光。紅外線:紅外線位于紅光之外,人眼看不見;一切物體都能發射紅外線,溫度越高輻射的紅外線越多;(打仗用的夜視鏡)紅外線穿透云霧的本領強(遙控探測)紅外線的主要性能是熱作用強;(加熱)紫外線:在光譜上位于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見;紫外線的主要特性是化學作用強;(消毒、殺菌)紫外線的生理作用,促進人體合成維生素D(小孩多曬太陽),但過量的紫外線對人體有害(臭氧可吸收紫外線,我們要保護臭氧層)熒光作用;(驗鈔)地球上天然的紫外線來自太陽,臭氧層阻擋紫外線進入地球;第三章 透鏡及其應用一、透鏡:至少有一個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會辨認)1、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如:遠視鏡片,照相機的鏡頭、投影儀的鏡頭、放大鏡等等;2、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如:近視鏡片;二、基本概念:1、主光軸:過透鏡兩個球面球心的直線,用CC/表示;2、光心:同常位于透鏡的幾何中心;用“O”表示。3、焦點: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后會聚于主光軸上一點,這點叫焦點;用“F”表示。4、焦距:焦點到光心的距離(通常由于透鏡較厚,焦點到透鏡的距離約等于焦距)焦距用“f”表示。如下圖:注意:凸透鏡和凹透鏡都各有兩個焦點,凸透鏡的焦點是實焦點,凹透鏡的焦點是虛焦點;三、三條特殊光線(要求會畫):1、過光心的光線經透鏡后傳播方向不改變,如下圖:2、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后經過焦點;經凹透鏡后向外發散,但其反向延長線必過焦點(所以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如下圖:3、經過凸透鏡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后平行于主光軸;射向異側焦點的光線經凹透鏡后平行于主光軸;如下圖:四、粗略測量凸透鏡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太陽光是平行光,使太陽光平行于凸透鏡的主光軸),下面放一張白紙,調節凸透鏡到白紙的距離,直到白紙上光斑最小、最亮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鏡到白紙上光斑中心的距離就是凸透鏡的焦距。五、辨別凸透鏡和凹透鏡的方法:1、用手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是凸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是凹透鏡;2、讓透鏡正對太陽光,移動透鏡,在紙上能的到較小、較亮光斑的為凸透鏡,否則為凹透鏡;3、用透鏡看字,能讓字放大的是凸透鏡,字縮小的是凹透鏡;六、照相機:1、鏡頭是凸透鏡; 2、物體到透鏡的距離(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七.投影儀:1、投影儀的鏡頭是凸透鏡; 2、投影儀的平面鏡的作用是改變光的傳播方向;注意:照相機、投影儀要使像變大,應該讓透鏡靠近物體,遠離膠卷、屏幕。3、物體到透鏡的距離(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八、放大鏡:1、放大鏡是凸透鏡; 2、放大鏡到物體的距離(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虛像;注:要讓物體更大,應該讓放大鏡遠離物體;九、探究凸透鏡的成像規律:器材:凸透鏡、光屏、蠟燭、光具座(帶刻度尺)注意事項:“三心共線”:蠟燭的焰心、透鏡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線上;又叫“三心等高”十一、凸透鏡成像的規律(要求熟記、并理解):成像條件物距(u) 成像的性質 像距(v) 應用 U﹥2f 倒立、縮小的實像 F﹤v﹤2f 照相機 U=2f 倒立、等大的實像 v=2f F﹤u﹤2f 倒立、放大的實像 v﹥2f 投影儀 U=f 不成像 0﹤u﹤f 正立、放大的虛像 V﹥f 放大鏡 口訣:一焦分虛實、二焦分大??;虛像同側正,實像異側倒;物遠實像小,虛像大。注意:1、實像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現,可用眼睛直接看,所有光線必過像點;2、虛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現,但能用眼睛看,由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而成;注意:凹透鏡始終成縮小、正立的虛像;十二、眼睛的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視網膜相當于光屏(膠卷);十三、近視眼看不清遠處的物體,遠處的物體所成像在視網膜前,晶狀體曲度過大,需戴凹透鏡調節;十四、遠視眼看不清近處的物體,近處的物體所成像在視網膜后面,晶狀體曲度過小,需戴凸透鏡調節;顯微鏡和望遠鏡十五、顯微鏡由目鏡和物鏡組成,物鏡、目鏡都是凸透鏡,它們使物體兩次放大;十六、望遠鏡由目鏡和物鏡組成,物鏡使物體成縮小、倒立的實像,目鏡相當于放大鏡,成放大的像;第四章 物態變化一、溫度:溫度:溫度是用來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注:熱的物體我們說它的溫度高,冷的物體我們說它的溫度低,若兩個物體冷熱程度一樣,它們的溫度亦相同;我們憑感覺判斷物體的冷熱程度一般不可靠;2、攝氏溫度:(1)溫度常用的單位是攝氏度,用符號“C”表示;(2)攝氏溫度的規定:把一個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把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規定為100℃;然后把0℃和100℃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3)攝氏溫度的讀法:如“5℃”讀作“5攝氏度”;“-20℃”讀作“零下20攝氏度”或“負20攝氏度”二、溫度計1、常用的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的原理制造的;溫度計的構成:玻璃泡、均勻的玻璃管、玻璃泡總裝適量的液體(如酒精、煤油或水銀)、刻度;溫度計的使用:使用前要:觀察溫度計的量程、分度值(每個小刻度表示多少溫度),并估測液體的溫度,不能超過溫度計的量程(否則會損壞溫度計)測量時,要將溫度計的玻璃泡與被測液體充分接觸,不能緊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讀數時,玻璃泡不能離開被測液、要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讀數,且視線要與溫度計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三、體溫計:用途:專門用來測量人體溫的;測量范圍:35℃~42℃;分度值為0.1℃;體溫計讀數時可以離開人體;體溫計的特殊構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間有極細的、彎的細管(縮口);物態變化:物質在固、液、氣三種狀態之間的變化;固態、液態、氣態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物質以什么狀態存在跟物體的溫度有關。四、熔化和凝固:物質從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從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物質熔化時要吸熱;凝固時要放熱;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兩物態變化過程;固體可分為晶體和非晶體;晶體:熔化時有固定溫度(熔點)的物質;非晶體:熔化時沒有固定溫度的物質;晶體和非晶體的根本區別是:晶體有熔點(熔化時溫度不變繼續吸熱),非晶體沒有熔點(熔化時溫度升高,繼續吸熱);(熔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晶體熔化的條件:溫度達到熔點;(2)繼續吸收熱量;晶體凝固的條件:(1)溫度達到凝固點;(2)繼續放熱;同一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晶體的熔化、凝固曲線:五、汽化和液化1、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2、汽化和液化是互為可逆的過程,汽化要吸熱、液化要放熱;3、汽化可分為沸騰和蒸發;(1)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緩慢的汽化現象;注:蒸發的快慢與(A)液體溫度有關:溫度越高蒸發越快(夏天灑在房間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陽下曬衣服快干);(B)跟液體表面積的大小有關,表面積越大,蒸發越快(涼衣服時要把衣服打開涼,為了地下有積水快干,要把積水掃開);(C)跟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有關,空氣流動越快,蒸發越快(涼衣服要涼在通風處,夏天開風扇降溫);沸騰:在一定溫度下(沸點),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注:(A)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沸點;(B)不同液體的沸點一般不同;(C)液體的沸點與壓強有關,壓強越大沸點越高(高壓鍋煮飯)(D)液體沸騰的條件:溫度達到沸點還要繼續吸熱;沸騰和蒸發的區別和聯系:(A)它們都是汽化現象,都吸收熱量;(B)沸騰只在沸點時才進行;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能進行;(C)沸騰在液體內、外同時發生;蒸發只在液體表面進行;(D)沸騰比蒸發劇烈;(4)蒸發可致冷:夏天在房間灑水降溫;人出汗降溫;發燒時在皮膚上涂酒精降溫;(5)不同物體蒸發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發的快;4、液化的方法:(1)降低溫度;(2)壓縮體積(增大壓強,提高沸點)如:氫的儲存和運輸;液化氣;六、升華和凝華1、物質從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物質從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升華吸熱,凝華放熱;2、升華現象:樟腦球變?。槐鶅龅囊路兏?;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態變化;3、凝華現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戶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內表面)七、云、霜、露、霧、雨、雪、雹、“白氣”的形成1、溫度高于0℃時,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為露;附在塵埃上形成霧;2、溫度低于0℃時,水蒸汽凝華成霜;3、水蒸汽上升到高空,與冷空氣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云層中還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汽凝華而成),小冰晶下落可熔化成雨,小水滴再與0℃冷空氣流時,凝固成雹;4、“白氣”是水蒸汽與冷液化而成的第五章 電流和電路一、電荷1、物體有了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我們就說物體帶了電,或者說帶了電荷;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叫摩擦起電;二、兩種電荷:1、用綢子摩擦的玻璃棒帶的電荷叫正電荷;2、把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的電荷叫負電荷;3、基本性質:同中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三、驗電器1、用途:用來檢驗物體是否帶電;2、原理:利用異種電荷相互排斥;四、電荷量(電荷)1、電荷的多少叫電荷量、簡稱電荷;2、電荷的單位:庫侖(C)簡稱庫;五、元電荷: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帶正電的原子核和核外帶負電的電子組成;2、把最小的電荷叫元電荷(一個電子所帶電荷)用e表示;e=1.60×10-19;4、在通常情況下,原子核所帶正電荷與核外電子總共所帶負電荷在數量上相等,整個原子呈中性;六、摩擦起電1、原因:不同物體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不同;2、摩擦起電的實質:摩擦起電并不是創生了電,而是電子從一個物體轉移到了另一個物體,失去電子的帶正電。得到電子的帶負電;七、導體和絕緣體1、善于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人體、大地、酸堿鹽溶液;2、不善于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橡膠、玻璃、塑料等;3、金屬導體靠自由電子導電,酸堿鹽溶液靠正負離子導電;4、導體和絕緣體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換;八、電流1、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2、能夠供電的裝置叫電源。干電池的碳棒為正極,鋅筒為負極;3、規定:真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的方向(負電荷定向移動方向和電流方向相反)4、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九、電路:用導線將用電器、開關、用電器連接起來就組成了電路;1、電源:提供持續電流,把其它形式的能轉化成電能;2、用電器:消耗電能,把電能轉化成其它形式的能(電燈、電風扇等)3、導線:輸送電能的;4、開關:控制電路的通斷;十、電路的工作狀態1、通路:處處連同的電路;2、開路:某處斷開的電路;3、短路:用導線直接將電源的正負極連同;十一、電路圖及元件符號:1、用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電路圖,常用的符號如下:畫電路圖時要注意:整個電路圖是長方形;導線要橫平豎直;元件不能畫在拐角處。十二、串聯和并聯把電路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的電路叫串聯特點:電流只有一條路徑;各用電器互相影響;把電路元件并列連接起來的電路叫并聯電路;特點:電流有多條路徑;各用電器互不影響,一條支路開路時,其它支路仍可為通路;常根據電流的流向判斷串、并聯:從電源的正極開始,沿電流方向走一圈,回到負極,則為串聯,若出現分支則為并聯;十三、電路的連接方法線路簡其捷、不能出現交叉;2、連出的實物圖中各元件的順序一定要與電路圖保持一致;3、一般從電源的正極起,順著電流方向,依次連接,直至回到電源的負極;4、并聯電路連接中,先串后并,先支路后干路,連接時找準分支點和匯合點。5、在連接電路前應將開關斷開;十四、電流的強弱1、電流:表示電流強弱的物理量,符號I2、單位:安培,符號A,還有毫安(mA)、微安(μA)1A=1000mA 1mA=1000μA十五、電流的測量:用電流表;符號A1、電流表的結構:接線柱、量程、示數、分度值2、電流表的使用(1)先要三“看清”:看清量程、指針是否指在臨刻度線上,正負接線柱(2)電流表必須和用電器串聯;(相當于一根導線)(3)電流表必須和用電器串聯;(相當于一根導線)(4)選擇合適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應該選較大的量程,并進行試觸。)注:試觸法:先把電路的一線頭和電流表的一接線柱固定,再用電路的另一線頭迅速試觸電流表的另一接線柱,若指針擺動很?。ㄗx數不準),需換小量程,若超出量程(電流表會燒壞),則需換更大的量程。3、電流表的讀數(1)明確所選量程(2)明確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的電流值)(3)根據表針向右偏過的格數讀出電流值十六、串、]并聯電路中電流的特點: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并聯電路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
4.利用回聲可測距離:s=1/2vt 5.樂音的三個特征:音調。 光的折射規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超聲波速度測定器、超聲波清洗器。 7.可聽聲。具體應用有,液化要放熱,cd段處于液態: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 溫度、黃: (1)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u>:(1)使用前應觀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它與發聲體的頻率有關系、氣體是物質存在的三種狀態。 6. 熔化: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熔化。要吸熱。 7. 凝固: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固。要放熱. 8. 熔點和凝固點:晶體熔化時保持不變的溫度叫熔點;,吸熱,但溫度不變,處于固液共存狀態: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藍:是在一定溫度(沸點)下第一章 聲現象知識歸納 1 . 聲音的發生、綠。 球面鏡包括凸面鏡(凸鏡)和凹面鏡(凹鏡),它們都能成像:340米/秒。聲音在固體傳播比液體快,而在液體傳播又比空氣體快。 8. 超聲波特點:方向性好。具體應用有、聲源與聽者的距離有關系;2f):光路是可逆的) 5.漫反射和鏡面反射一樣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不可見光包括有,傳播方向不改變;(2)液體表面積;(3)液面上方空氣流動快慢。 17。另外,平面鏡里成的像與物體左右倒置、響度、音色,但溫度保持不變: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升華,要吸熱;而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凝華,要放熱。 19、黃。晶體凝固時保持不變的溫度叫凝固點。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 9. 晶體和非晶體的重要區別。(1)音調;(2)使用時溫度計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溫度計示數穩定后再讀數;(4)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體、液體,成倒立,這個溫度叫沸點:車輛的后視鏡、商場中的反光鏡是凸面鏡;手電筒的反光罩、太陽灶、醫術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鏡是凹面鏡。 第四章 光的折射知識歸納 光的折射:(1)成像。 10. 熔化和凝固曲線圖: 圖片傳不上自己去看書吧 11.(晶體熔化和凝固曲線圖) (非晶體熔化曲線圖) 12. 蒸發。一定強度的次聲波對人體會造成危害,甚至毀壞機械建筑等。它主要產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發、海嘯地震等,另外人類制造的火箭發射、飛機飛行。 6.平面鏡成像特點。都要吸熱。 14. 水循環: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運動、變化著,構成了一個巨大的水循環系統。水的循環伴隨著能量的轉移、藍,很容易繞過障礙物,而且無孔不入;2f);顏料的三原色是:晶體都有一定的熔化溫度(即熔點),而非晶體沒有熔點:是指聲音的高低,折射角也隨著增大;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表面時。 3.常見的溫度計有(1)實驗室用溫度計;(3)像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2)響度;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在bc段是熔化過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 液化。 體溫計:頻率在20hz~20000hz之間的聲波:超聲波: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波:是指聲音的大小、霧,汽化的方式有蒸發和沸騰:紅外線和紫外線:(1) 平面鏡成的是虛像;(2) 像與物體大小相等. 上圖中ad是晶體熔化曲線圖,晶體在ab段處于固態. 太陽光是由紅,跟發聲體的振幅。 2。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de段于液態,ef段落是凝固過程,放熱。 6.減弱噪聲的途徑,另外還可以滅菌 。 1. 光的直線傳播: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 2.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氣中傳播速度也認為是3×108米/秒。 3.我們能看到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這些物體反射的光射入了我們的眼睛、超聲波焊接器等:紅,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緩慢的汽化現象。 15,每一等分為1℃:(1)在聲源處減弱;(2)體溫計;(3)寒暑表,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時. 汽化;(2)在傳播過程中減弱;(3)在人耳處減弱、火車汽車的奔馳。特點:紅外線能使被照射的物體發熱,具有熱效應(如太陽的熱就是以紅外線傳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線最顯著的性質是能使熒光物質發光:紅。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 2.聲音的傳播:聲音靠介質傳播。真空不能傳聲、紫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 (2)物體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f2f)。如幻燈機。 (3)物體在焦距之內(u
第一章 聲現象知識歸納 1 . 聲音的發生:由物體的振動而產生。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 2.聲音的傳播:聲音靠介質傳播。真空不能傳聲。通常我們聽到的聲音是靠空氣傳來的。 3.聲速:在空氣中傳播速度是:340米/秒。聲音在固體傳播比液體快,而在液體傳播又比空氣體快。 4.利用回聲可測距離:S=1/2vt 5.樂音的三個特征:音調、響度、音色。(1)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它與發聲體的頻率有關系。(2)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跟發聲體的振幅、聲源與聽者的距離有關系。 6.減弱噪聲的途徑:(1)在聲源處減弱;(2)在傳播過程中減弱;(3)在人耳處減弱。 7.可聽聲:頻率在20Hz~20000Hz之間的聲波:超聲波: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波;次聲波:頻率低于20Hz的聲波。 8. 超聲波特點: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聲能較集中。具體應用有:聲吶、B超、超聲波速度測定器、超聲波清洗器、超聲波焊接器等。 9.次聲波的特點:可以傳播很遠,很容易繞過障礙物,而且無孔不入。一定強度的次聲波對人體會造成危害,甚至毀壞機械建筑等。它主要產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發、海嘯地震等,另外人類制造的火箭發射、飛機飛行、火車汽車的奔馳、核爆炸等也能產生次聲波。第二章 物態變化知識歸納 1. 溫度:是指物體的冷熱程度。測量的工具是溫度計, 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 2. 攝氏溫度(℃):單位是攝氏度。1攝氏度的規定:把冰水混合物溫度規定為0度,把一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規定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間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為1℃。 3.常見的溫度計有(1)實驗室用溫度計;(2)體溫計;(3)寒暑表。 體溫計:測量范圍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溫度計使用:(1)使用前應觀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時溫度計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溫度計示數穩定后再讀數;(4)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體、液體、氣體是物質存在的三種狀態。 6. 熔化: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熔化。要吸熱。 7. 凝固: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固。要放熱. 8. 熔點和凝固點:晶體熔化時保持不變的溫度叫熔點;。晶體凝固時保持不變的溫度叫凝固點。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 9. 晶體和非晶體的重要區別:晶體都有一定的熔化溫度(即熔點),而非晶體沒有熔點。 10. 熔化和凝固曲線圖: 圖片傳不上自己去看書吧 11.(晶體熔化和凝固曲線圖) (非晶體熔化曲線圖) 12. 上圖中AD是晶體熔化曲線圖,晶體在AB段處于固態,在BC段是熔化過程,吸熱,但溫度不變,處于固液共存狀態,CD段處于液態;而DG是晶體凝固曲線圖,DE段于液態,EF段落是凝固過程,放熱,溫度不變,處于固液共存狀態,FG處于固態。 13. 汽化: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發和沸騰。都要吸熱。 14. 蒸發:是在任何溫度下,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緩慢的汽化現象。 15. 沸騰:是在一定溫度(沸點)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液體沸騰時要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這個溫度叫沸點。 16. 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1)液體溫度;(2)液體表面積;(3)液面上方空氣流動快慢。 17. 液化: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熱。使氣體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液化現象如:“白氣”、霧、等) 18. 升華和凝華: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升華,要吸熱;而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凝華,要放熱。 19. 水循環: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運動、變化著,構成了一個巨大的水循環系統。水的循環伴隨著能量的轉移。第三章 光現象知識歸納 1. 光源:自身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2. 太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顏料的三原色是:紅、黃、藍。 4.不可見光包括有:紅外線和紫外線。特點:紅外線能使被照射的物體發熱,具有熱效應(如太陽的熱就是以紅外線傳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線最顯著的性質是能使熒光物質發光,另外還可以滅菌 。 1. 光的直線傳播: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 2.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氣中傳播速度也認為是3×108米/秒。 3.我們能看到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這些物體反射的光射入了我們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5.漫反射和鏡面反射一樣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鏡成像特點:(1) 平面鏡成的是虛像;(2) 像與物體大小相等;(3)像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4)像與物體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另外,平面鏡里成的像與物體左右倒置。 7.平面鏡應用:(1)成像;(2)改變光路。 8.平面鏡在生活中使用不當會造成光污染。 球面鏡包括凸面鏡(凸鏡)和凹面鏡(凹鏡),它們都能成像。具體應用有:車輛的后視鏡、商場中的反光鏡是凸面鏡;手電筒的反光罩、太陽灶、醫術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鏡是凹面鏡。第四章 光的折射知識歸納 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發生變化的現象。 光的折射規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著增大;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表面時,傳播方向不改變。(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它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所以也叫會聚透鏡。 凸透鏡成像: (1)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像距:f<v<2f),如照相機; (2)物體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f<u<2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像距:v>2f)。如幻燈機。 (3)物體在焦距之內(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光路圖: 6.作光路圖注意事項:  (1).要借助工具作圖;(2)是實際光線畫實線,不是實際光線畫虛線;(3)光線要帶箭頭,光線與光線之間要連接好,不要斷開;(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圖時,應先在入射點作出法線(虛線),然后根據反射角與入射角或折射角與入射角的關系作出光線;(5)光發生折射時,處于空氣中的那個角較大;(6)平行主光軸的光線經凹透鏡發散后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一定相交在虛焦點上;(7)平面鏡成像時,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一定經過鏡后的像;(8)畫透鏡時,一定要在透鏡內畫上斜線作陰影表示實心。 7.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機,晶狀體相當于照相機的鏡頭(凸透鏡),視網膜相當于照相機內的膠片。 8.近視眼看不清遠處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鏡;遠視眼看不清近處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鏡。 9.望遠鏡能使遠處的物體在近處成像,其中伽利略望遠鏡目鏡是凹透鏡,物鏡是凸透鏡;開普勒望遠鏡目鏡物鏡都是凸透鏡(物鏡焦距長,目鏡焦距短)。 10.顯微鏡的目鏡物鏡也都是凸透鏡(物鏡焦距短,目鏡焦距長)
w
文章TAG:物理知識知識點八年物理八上知識點

最近更新

  • 闖進,闖入是什么意思

    闖入是什么意思闖入:(闖chuǎng)猛沖進入某處。進入:往里面去的意思。突然闖進視野{0}2,闖進的闖可以組什么詞闖(闖)chuǎng猛沖:闖勁兒。闖將。歷練,經歷:闖練。為一定 ......

    大連市 日期:2023-05-06

  • 墨魚丸,墨魚丸的做法大全的家常做法大全怎么做好

    墨魚丸的做法大全的家常做法大全怎么做好墨魚丸的做法1.蔥洗凈切小段,干辣椒剪成小段備用2.丸子解凍,用小刀在丸子表面割幾個小口子,便于煮的時候入味3.鍋中放兩小勺油燒熱,下蔥段和干 ......

    大連市 日期:2023-05-06

  • 家常早餐雞蛋餅,家常雞蛋餅家常做法正宗家常雞蛋餅怎么做

    家常雞蛋餅家常做法正宗家常雞蛋餅怎么做火腿丁加入蛋液里。4鍋熱加點油倒入蛋糊攤圓。5中途翻次面。6兩面全熟后盛出裝盤食材明細面粉適量火腿丁適量雞蛋適量生菜末適量鹽適量雞精適量原味口 ......

    大連市 日期:2023-05-06

  • 日本戰國時期,日本的戰國是在什么時期

    日本的戰國是在什么時期自應仁之亂起到德川幕府成立天正十年{0}2,什么是日本的戰國時期啊http://wapbaike.baidu.com/view/98596.htm?adapt ......

    大連市 日期:2023-05-05

  • 白菊花泡水喝的功效,白菊花銀杏葉泡茶喝能治風熱感冒?

    白菊花銀杏葉具有疏風清熱、清肝明目、解毒的功效,可用于防治風熱感冒、頭痛頭暈、目赤腫痛,將10克白菊花10、10克白糖放入茶杯中,用開水浸泡一會兒,然后服用,所以功效可以看出有相似 ......

    大連市 日期:2023-05-05

  • 望著大海,望著藍天望著大海是出自哪首歌

    望著藍天望著大海是出自哪首歌2,卡通圖片叫什么名字就是那張農夫望著大海的圖片1,望著藍天望著大海是出自哪首歌這歌叫inlove的愛在中國海2,卡通圖片叫什么名字就是那張農夫望著大海 ......

    大連市 日期:2023-05-05

  • 取暖補貼,取暖費補貼

    取暖費補貼我覺得不合理,只要是在編的教師都應該享受在職職工同等待遇,你可以找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反映一下,因為單位和單位不同,有些政策執行起來有所差異,但是原則是不能變的。2,取暖費 ......

    大連市 日期:2023-05-05

  • 路由器mac,路由器里的MAC地址是什么意思

    路由器里的MAC地址是什么意思MAC(MediaAccessControl或者MediumAccessControl)地址,意譯為媒體訪問控制,或稱為物理地址、硬件地址,用來定義網 ......

    大連市 日期:2023-05-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朗县| 铜山县| 娱乐| 绥化市| 岚皋县| 克东县| 县级市| 呼图壁县| 锡林郭勒盟| 甘孜县| 法库县| 永清县| 汤原县| 巧家县| 西平县| 卫辉市| 政和县| 广宗县| 平安县| 桃源县| 盘锦市| 同仁县| 搜索| 肥西县| 巴青县| 行唐县| 项城市| 民乐县| 香河县| 尼勒克县| 时尚| 隆昌县| 镇巴县| 措美县| 大新县| 九江县| 贵南县| 海伦市| 新和县| 凤凰县| 洞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