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的副中心也奠定了珠海的地位,不過珠海要成為廣深之后的國際化大都市有很長的路要走(珠海與江門、中山的一體化合作更能體現珠海的優勢,這也是汕頭與湛江所不具備。不要以為珠海造一條港珠澳大橋就能帶珠海飛,珠海的發展定位珠江西岸核心城市,建設國際化創新型城市、生態文明新特區,有特區的政策優勢和靠近港澳的地理優勢,特別是橫琴自貿區為珠海提供了新的經濟發展點,另外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國家戰略和最近港珠澳大橋的即將通車,珠海本身旅游業也是很成熟,第三產業的增長加分不少,極大提升了珠海未來的發展前景。
作為外出打工的從化人,強行答一波。別說未來十年,就是二十年也起色不大,原因也就一個,廣州市政府堅持從化走生態戰略,不發展大型污染工業,沒有工業,靠生態旅游業發展意義有限,特別是貫穿從化全境的流溪河被強行劃歸為“廣州市應急水源地”之后。流溪河兩岸不但不給有工業排污,連養殖業和農莊都不允許有,家庭散養十來只雞還行,養豬完全不允許,更別提養殖場,
雖然廣州市政府像施舍一樣拉了一些企業搞了個明珠工業園,但是加上之前的太平開發區也還是意義不大。gdp和稅收長期排名各區末位就不用說了,甚至比倒數第二的增城少一個單位,所以談論前途就意義不大了,不過,如果是居住養老,青山綠水,藍天白云,確實很舒服的,只是從化年輕人想要賺錢,就逼著出外打工了,不然只能吃風了。
2、中山、珠海和惠州哪個更有發展前景?
謝邀,首先要對三個地區進行分析。中山:最近兩年中山的發展明顯滯后,特別是2015年惠州GDP超過中山,且差距不斷拉大,中山的經濟發展遭受很大的挑戰,不過,由于中山位于珠三角地區,同時靠近廣州南沙自貿區和珠海橫琴自貿區,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幾何中心,得天獨厚的地理和政策優勢也為中山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另外,深圳-中山的深中通道和不斷完善的高鐵和高速交通路線,以及中山著力打造的翠亨新區,讓中山未來發展充滿潛力,
珠海:珠海的發展定位珠江西岸核心城市,建設國際化創新型城市、生態文明新特區,有特區的政策優勢和靠近港澳的地理優勢,特別是橫琴自貿區為珠海提供了新的經濟發展點,另外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國家戰略和最近港珠澳大橋的即將通車,珠海本身旅游業也是很成熟,第三產業的增長加分不少,極大提升了珠海未來的發展前景。惠州:位于廣東省中南部東江之濱,珠江三角洲東北端,南臨南海大亞灣,毗鄰深圳、香港,北連河源市,東接汕尾市,西鄰東莞市和廣州市,
現轄惠城區、惠陽區、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設有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兩個國家級開發區。目前惠州在交通、空港、通信等方面發展較好,是一個迅速發展崛起中的城市,區位優勢比較明顯,個人覺得,還是要從自身優勢出發,對比各城市發展特點和自身實際情況,來選擇出適合自己發展的地方。最后祝你事業有成,
3、廣州南沙跟珠海橫琴這兩個自貿區相比,哪個更有潛力呢?
別說橫琴了,整個珠海未來都不是南沙的對手。南沙占地面積是珠海的1/2,GDP也是珠海的1/2。南沙現在定位很高,也是廣州的未來。現在很多優質項目都落戶南沙,卻沒見什么好項目落戶橫琴,由此可見廣東省政府是多么重視南沙的,而對橫琴甚至整個珠海卻忽略了。橫琴現在人都沒多見幾個的,要不是廣州長隆進駐橫琴,恐怕橫琴更加少人。
不要以為珠海造一條港珠澳大橋就能帶珠海飛,別天真了,港珠澳大橋真正利好的是香港。其次是澳門,壓根沒珠海什么事。如果造個大橋把珠海的房價拉高了也算是利好的話,那當我沒說過這段話,謝謝!最后再說一句,珠海還是好好發展旅游吧,讓旅游業房地產也繼續帶動珠海的經濟。其他什么金融業就別想那么多了,你搶不過別人,做好自己再去跟中山江門比。
4、廣東省未來5年(除廣州深圳香港),哪里的發展最快?
廣東未來五年發展最快的城市一一將是湛江!湛江有著悠久的對外開放的歷史,早在兩千多年前,湛江就是通向東南亞的航海貿易的出發地。改革開放政策確立后,1984年,湛江被確定為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如今,在國家“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下,湛江期待再次騰飛,盡管目前湛江的投資大部分來自本地或國內,未來,“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和外國公司將在湛江找到機會”,因為湛江具有極強的開放性,并提供了“了解中國的最佳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