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裝在90年代前是一種潮流,一種時尚,到現在還有部分人穿中山裝,比如。中山裝,自然與國父孫中山先生有關,在新時代,中山裝,也煥發著新的氣息,越來越多的人,公眾人物,商界大佬,明星,都喜歡穿著中山裝了,中山裝繃的比較緊,穿著特別累又不太舒服,現代人追求休閑,不喜歡被服裝約束著,怎么舒服怎么穿,這樣中山裝就不符合要求。
1、中國的“國服”是中山裝嗎?中山裝的設計內涵是什么?
中山裝,自然與國父孫中山先生有關。一說,緣自英式軍裝,二說,源自于南洋華僑的“企領文裝”,由裁縫黃隆生的協助下制作而成,三說,根源于孫先生對日本學生裝情有獨鐘,孫先生對自己設計的中山裝的評價是好看、實用、方便、省錢。所以一經其推廣,深受歡迎,在民國十八年(1929年)制定國民黨憲法時,曾規定一定等級的文官宣誓就職時一律穿中山裝,以表示遵奉先生之法。
作為繼承孫中山先生衣缽的國共雙方,曾經也將其作為正式禮服和常服,直至,我們的國家領導人,在一些重要的外交場合和國慶閱兵活動上,依然將其作為正式禮服。在新時代,中山裝,也煥發著新的氣息,越來越多的人,公眾人物,商界大佬,明星,都喜歡穿著中山裝了,(我就不貼圖了,因為我覺得不應該把穿中山裝的明星們和偉人放在一起,不恰當)(如上圖中山裝的賦予的這些含義,基本可以說源于后世的加工,連臺灣教科書都沒有相關記載(沒有史料支撐),這些含義,是一個美麗的政治童話,是對一個國家未來的美好愿望)(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我立即刪除)。
2、你認為如果中國所有女性都穿旗袍,男性都穿中山裝怎么樣?
我希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穿衣自由,都有愿望和積極性去展示自己的個性,而不是成為一個宏大秩序的背景板,文明發展的方向是不斷滋養對個體的關懷和尊重?;乜匆幌職v史,在至暗的時期,無論中外、無論遠近,都伴隨著對統一的要求和對個性的滅殺,統一的服裝、統一的發型、統一的宗教信仰、統一的口號、甚至現在我們的某個鄰邦還執行著這些政策,
張藝謀的北京奧運開幕式透露著宏大的秩序,不過備受贊譽的,還有他的進步,那就是對個體的不斷聚焦和關注;我們祖國的閱兵式神圣莊嚴振奮人心,這不淹沒大家更感到觸動的是某個戰士的表情,某位觀眾的小動作。這個話題展開就容易扯得遠了,不適合我這個時尚號來說,我想淺嘗輒止說的是,不要沉浸在洪流中忘記自我。以上,圖文無關[捂臉][捂臉]僅供欣賞。
3、為什么中山裝沒有流行到現在,有哪些不足?
開門見山的說,沒有流行到現在,與設計無關,與崇洋媚外有關,有人說,設計不足,太過古板,而且立領,不適合矮胖的人。盡管我現在也比較矮胖,但我仍然不贊同這個觀點,因為任何一款服裝的誕生,都沒要求每一個人都得穿,假設你覺得你的脖子短,屬于身寬體胖這種類型的,你可以穿別的衣服,總有脖子長的吧,那種又高又瘦脖子又長的,在14億人口當中占的比例也不小,為什么現在除了個別老年人,幾乎一個穿的都沒有?那按照你這種邏輯,西服也有設計上的不足,有些二三百斤的大胖子也不適合穿,而且還得扎領帶,看起來才搭配,才協調,當然你也可以不扎,甚至你也可以戴個黃軍帽,穿個黃軍鞋,就像郭達在小品當中那副扮相一樣,也沒有管的,
而且西服,由于胸前裂個大口子,冬天還往里灌冷風。只是因為不適合少數人穿,就說設計不足,那世界上沒有一件衣服是完美的,有的女人還不適合穿平底鞋呢,難道因此就說平底鞋不完美?有的女人不適合穿高跟,因此就說高跟鞋不完美?旗袍在我看來非常完美,端莊高雅,溫柔賢淑,盡顯東方女人之美,同樣也不適合矮胖的女人穿,但是也沒要求每個女人都穿,除了旗袍,還有別的衣服可以選擇,可是現在,除了金星就沒發現有女人穿旗袍,
走在東京的大街上,也不可能所有的日本女人都穿旗袍,但是總有穿的吧,甚至走在上海的街頭,都能看到穿和服的女人,朝鮮和韓國女人,仍然穿民族長裙,不論日本和服,還是朝鮮長裙,都不如旗袍好看,比不上旗袍端莊,比不上旗袍更顯身材,尤其朝鮮長裙,給人的感覺,比例不協調,給人的感覺胸部以下全是腿,看不見腰在哪里?可是人家仍然在穿,尤其節日、大型慶典,都穿著民族服裝,傳統服裝,在廣場上翩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