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陽是高端翡翠的集散地也是高端加工基地,揭陽工追求品質,工藝上精益求精,雕工細膩,善于調色、調水、調光,加工出來的翡翠非常漂亮,以高檔掛件和蛋面為主。一、貨源渠道大家都知道翡翠產自緬甸,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中國,在中國加工后才到消費者手里,緬甸也有加工的,只是工藝不怎么樣,只能做手鐲和蛋面這些簡單的款式,所以絕大部分翡翠原石流入中國加工制作。
1、為什么緬甸產翡翠,但是很少加工翡翠?
緬甸礦產資源豐富,石油、天然氣、金銀鎢錫鉛鎳等有色金屬也分布很多,緬甸還盛產紅寶石和藍寶石,再有就是我們中國人最熟悉的翡翠為什么緬甸產出翡翠而不愛翡翠呢?主要還是文化原因,緬甸沒有中國如此長遠而又系統的玉文化氛圍,對當地人來說,礦產能賣錢比佩戴更重要。緬甸每年出口翡翠幾百億美金,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出口到中國,
翡翠的貴,在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以及玉石文化的屬性和中國人追求玉品玉德的內心訴求吻合如果不是因為強大的中國市場消費力,翡翠的原礦現狀估計也不會太被人所知。目前面緬甸的礦床現狀就是,日以繼夜不停的被開采的翡翠礦床即將瀕臨滅絕翡翠作為中國玉文化的承載品,屬于中國人喜愛的一種玉石,翡翠的光澤和越戴越漂亮的特性,讓戴玉的主人可以感受這塊玉的變化和獨一無二。
正所謂「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輩子」,翡翠能成為主人貼身佩戴之物,也是心愛之物,仿佛具有一個獨立的人格。經過長期佩戴的翡翠,可以看到佩戴后的靈氣,有一種得養得活活的感覺,緬甸富人不愛翡翠的另外一個原因還在于工藝,緬甸玉工自身的雕刻技藝比中國差很遠的,在國內市場幾乎是看不下去,沒人會要。翡翠最好的工都在廣東境內,在翡翠加工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其實還不是雕刻,而是調水!能調好水的師傅那都是十幾二十年實操琢磨出來的,石頭是厚一點還是薄一點?要怎樣呈現出這塊料子最好的水頭?這個全憑經驗的環節老緬幾乎不敢下手,
2、蘇工、揭陽工、四會工,是翡翠的常見工藝,它們之間有什么區別?
謝謝邀請!隨著的雕刻工具的進步與資訊傳播迅猛,及大眾審美多元化,現在各地的工藝較前10年都有很大的進步,并且逐步淡化之前各地翡翠工藝特點,更側重滿足消費層次、群體的喜好。以下內容是結合過去各地工藝與現在各地消費群的個人分析:一、蘇工:主要延續明、清風格的仿古雕,設計典雅、工藝細膩;消費群以中高以上檔次為主,
3、為什么全國各地的翡翠商家都喜歡到揭陽來淘寶?
謝謝邀請!個人認為其中原因有三:一、翡翠行業內都公認“揭陽工”是首屈一指的,同時“好工配好料”的慣例,也促進了揭陽市場上所擁有的精品翡翠作品更多,更易于翡翠商人的選擇采購。二、去過揭陽的翡翠商人都會發現,揭陽的精品小冰件,特別是待鑲嵌色件,相比于其他翡翠市場更豐富,并且與之相配套的鑲嵌服務也很便利,無論是款式,還是工藝都相對領先于其他翡翠交易市場,
4、揭陽玉石發展怎樣?
揭陽玉石發展不錯,位于揭陽陽美村!在陽美村,玉器產業發展已有百年歷史,這里雖然不產玉,但卻是中國最大最集中的玉器加工基地。因在亞洲影響力很大,所以有“亞洲玉都”之稱!其翡翠原料產自緬甸,緬甸每年有八成翡翠原料流向揭陽陽美,走進陽美,琳瑯滿目的翡翠成品充斥每個柜臺,顧客來自全國各地。揭陽翡翠不僅料好,且經過百年傳承,其雕工非常出色,在傳統工藝上不斷創新,成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5、你更喜歡在云南買翡翠還是在廣東買翡翠?為什么?
做翡翠都繞不開這個問題,本人在云南盈江、瑞麗和廣東平洲、四會待過,輾轉緬甸礦山、瓦城、內比都公盤。下面就來談談云南和廣東的翡翠情況,一、貨源渠道大家都知道翡翠產自緬甸,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中國,在中國加工后才到消費者手里,緬甸也有加工的,只是工藝不怎么樣,只能做手鐲和蛋面這些簡單的款式,所以絕大部分翡翠原石流入中國加工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