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春節時,現在過年時,很多人還要繼續上班,沒有時間感受年的味道,所以現在的人感覺年味越來越淡是對的。過年的氛圍越來越淡了,這也符合歷史發展的規律的,在我們家鄉,家家戶戶都是在大年三十的前一天二十九的晚上炸酥肉,炸一大盆,一般要從大年三十吃到初七八才吃得完,酥肉既可炸好就吃,吃起來香、酥、脆,也可搭配青菜煮湯,味道特別好;然而最主要是那個氣氛,父母親的忙碌以及油鍋飄出的香味分明在告訴我們新年到了,那種帶著年味的溫馨與喜慶,從懂事起就已經沁入骨髓,融入血液了。
1、你的家鄉有哪些“有年味”的美食呢?都有什么寓意呢?這些美食怎么做?
關注“清談就是說個夠”,微信hy963369我們老家過年的飯桌上怎么少得了“炸酥肉”和“臘肉、香腸”,這兩樣菜雖然沒有像“年年有余(魚)那樣有寓意”,但少了這兩樣便少了過年的味道,便沒有了過年的感覺,即便是已經離開家鄉很多年了,卻仍然無法改變這樣的感受,真的好奇怪?在我們家鄉,家家戶戶都是在大年三十的前一天二十九的晚上炸酥肉,炸一大盆,一般要從大年三十吃到初七八才吃得完,酥肉既可炸好就吃,吃起來香、酥、脆,也可搭配青菜煮湯,味道特別好;然而最主要是那個氣氛,父母親的忙碌以及油鍋飄出的香味分明在告訴我們新年到了,那種帶著年味的溫馨與喜慶,從懂事起就已經沁入骨髓,融入血液了。
2、都說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了,怎么做才會更有年味呢?
過年的氛圍越來越淡了,這也符合歷史發展的規律的,原因很簡單,以前過年為什么年味感覺很濃呢?一是過去物質生活很貧乏,只有在過年的時候,大人小孩才能吃到一些美食。二是過去文化娛樂活動也少,只有到過年時,人們才能停下來參加一些活動,三是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春節時,現在過年時,很多人還要繼續上班,沒有時間感受年的味道,所以現在的人感覺年味越來越淡是對的。
四是為了防止污染,也不允許放鞭炮了,所以,年味淡就不足為奇了。如何提高年味呢?從物質層面很難了,因為人們平時吃的已很好了,應該從傳統文化方面努力,比如貼對聯、拜年,此外,政府和社區應該多搞一些群眾性的活動,比如踩高蹺、舞龍舞獅表演,還可以搞一些群眾喜歡的體育比賽,文化藝術等活動,通過活動,讓更多的人歡聚在一起,增加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