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荊州人民和政府重視荊州的交通發展。荊州在湖北排第幾,這肯定是關心荊州發展的朋友問的,那么我來詳細說一下,結合數據以及城市地位,荊州發展最優,也基本確定,荊州的發展在湖北越來越有邊緣化的趨勢,我是武漢的,在荊州呆過,談不上很了解但在這里臆測一下荊州發展缺乏動力的原因。
1、你覺得荊州怎么樣?
單從感官上覺得現在的荊州-不值!作為九州之一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經過了幾千年的熏陶,本應該成為二線城市。如今卻是GDP不到2000億的城市,有人說荊州是因為分洪區的緣故才沒能大力發展經濟,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七百萬人民群眾豈不是整天生活在“長江水池子”里,這是非常不安全的事情,難道上級不知道么?退一萬步講就算真的是分洪區,那荊州是怎么做到湖北第四大城市的?帶著渾身疼痛的身體居然還能領先湖北省普通地州,難道這是奇葩?亦或者是荊州內涵豐富,我認為荊州該主動走出去招商引資,打擊本地不良作風,扭轉風尖浪口形勢,建設荊州光明未來!。
2、湖北荊州現在的發展怎么樣,適合生活嗎?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沙市人,現在仍在荊州,不談大的方向。只說說身邊的情況,我們這個三線城市與全國其它與之類似的城市一樣,許多年青人懷揣著夢想前往大城市去尋求發展了,例如武漢。有能力的大多在那里定居了,這里城區內的常住居民以老姨媽,老姨爹這樣的銀發一族居多,退休后閑賦在家,經常免費乘坐公交車去買菜之類的。
不排除也存在某些素質偏低的老年人,居住的環境在政府的整頓下是越來越漂亮,越來越環保,呈現出安寧、靜謐。只是有時候感覺到整個城市缺乏一種道不明,說不清的活力,工廠也多,時常招聘普工,大多兩班倒,十分辛苦,來來往往流動性很大。按理來說,不愁找不到能謀生的工作,工資收入相對不算太高,糊口可以,養家稍難,工廠里面幾乎都是一片中年男女在辛勤勞作。
能有一個稱心如意的工作可稱得上是幸運,農村更是中老年人的天下。只有到年關時,各家外出工作的人返鄉,親友們聚在一起熱鬧非凡,市政府每年舉辦多種公益活動,總體來看,貌似一直在跟風,例如去年的”荊馬”,缺乏創新,可能是人才大多外出的原因。相對來說荊州的物價水平不高,美食眾多,環境不錯適宜居住,這兩年棚戶區改造成了時下市民的熱門話題,例如“誰家得到多少錢?,誰家只要房子等等”。
3、湖北荊州未來的發展前景怎么樣?
荊州的發展在湖北越來越有邊緣化的趨勢!一主兩副的定位,省政府明確發展武漢,襄陽,宜昌,失去了天時,交通區位優勢的喪失就不必說了,兩條高鐵的繞道,失去了地利,最大的問題是,城市缺乏一種人和。優質的人才都沒有留在這里,普通的市民對城市的發展失了信心,領導層的頻繁更換,缺乏一個持續的定力!這才是最可怕的,荊州最有優勢的人,荊州人不缺錢,從雙11的消費就可以看出來,但是財隨人走,人留不住,財也留不住。
4、湖北荊州為什么一直都發展不起來?
我是武漢的,在荊州呆過,談不上很了解但在這里臆測一下荊州發展缺乏動力的原因,我認為主要原因還是地理位置。在國內,要發展就必須有上級政府支持,可為什么省內政策對荊州支持少?荊州夾在武漢和宜昌之間,都在長江沿線,按理說是個好地方,可那僅是對純地理位置來說。講到發展,國家的政策是中心城市輻射周邊城市,可荊州夾在武漢和宜昌之間,這就悲催了。
武漢不用說,省會所在九省通衢,政府沒有理由不往這里砸資源,宜昌,地處湖北西南邊角,自古就是荊楚重鎮,現代又借三峽工程大勢東風吸引全國關注。武漢的發展可輻射黃石孝感仙桃咸寧,至少可以吸引當地大批人口來武漢尋找機會,宜昌輻射恩施荊門潛江一帶,地處中間的荊州被一東一西兩大城市拉扯,必然導致自身吸力不足,且政府資源有限,不可能廣泛投入,只能以點帶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