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麾下的大將巨毋霸,就是所謂的奇人,身高2米多。另據2016年山東省衛計委的普查,山東18歲男生平均身高為175.3cm,女生163.2cm,據2015年的一項全國普查,中國男性平均身高是169.7cm,其中的山東男性身高排第一,平均為175.44cm;其次是北京、黑龍江。
1、山東平均身高有多少?
山東人二武松,根據書中交待,折算今天的米,應是1、88米,在宋朝,應該是少見的大個子。今天的山東人,如果談80后,平均身高在1、78(男丿,女性身高在1、62,90后,平均身高在(男)1、90。女在1、70左右,五十以上的男女就不行了,男平均在1、70。女在1、62,都是生活吃不飽餓的,現在生活好了。
2、凈身高175.5Cm在東北和山東算矮嗎?是不是小個子?
這要看在山東哪里,如果在魯西一帶,這個身高并不低,而且是高于平均值的,但如果是在膠東,那這個身高就略顯不足了。尤其青煙威三市男性平均身高178cm,女孩平均身高170cm,的確是滿街大長腿,當然無論放在哪里,這175.5也不至于算矮,畢竟175.5跟178的平均值來說只相差2厘米多一點,倆人站一起從幾十米以外看幾乎沒區別,穿個底子略厚一點的鞋,發型膨一點或者立一點,都足以彌補這兩厘米的差距。
要是在魯中魯西,這基本屬于無差別,魯西一帶男性平均身高173,女性164,這個175的個子足以高過六成的人,至少也算中等吧,跟矮不沾邊。不過這幾年發現一些00后確實要大概率刷新80后90后的身高記錄了,我家附近有一所初中,每當放學時間路過公交站時都能見到很多個子比我還高的學生,我是178.5的身高,竟然在這個車站見過很多個子跟我差不多的女生。
3、凈身高180甚至182在全中國包括山東東北算大個子嗎?
身高180——182的在我國,當今社會不算大個子,據我平時接觸和觀察,大個子怎么也的185以上。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再加上年輕人從小體力較輕,發育早身體長勢又快,有不少孩子15——16歲就長到180了,以前說孩子的基因像父母,現在看這都已成為過去,有很多父母長得矮,子女缺長的很高,仔細觀察大家身邊有很多長得比父母高的年輕人,這是一個不可否定的事實。
4、為什么在山東發現的古墓中,古人身高能超過兩米?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能不能不要聽這些野史!地方歷史研究部門,能不能正兒八經寫點文章。網上寫野史的太多了,你們就別添亂了,大家隨便用腦殼想一想。大概就在幾十年前的抗戰時期,國軍士兵平均身高還不到1米7,薩沙外公是江蘇人,身高1米8,在今天來說就是略高的普通人,但那個年代他的外號就是大個子。說起來,幾十年前的醫療和飲食不可能比古代要差,至于遺傳因素都是漢人后代,又沒有像印度那樣黃人被白人混血,怎么可能古人很高,現代人反而矮呢?實際上,所謂的古人高,完全是漠視古代和近代度量衡的胡說八道,
北京的考古研究者做過長時間研究,通過在北京附近挖出了近百具人骨標本,推算古人身高。其中漢代43例,北朝16例,明清15例,還有其他,依據股骨的長度推算該地區3個時期古代人群的身高,結果顯示:北京地區漢代組、北朝組和明清組男性居民的平均身高分別為165.34(漢代)、163.79(北朝組)和165.32(明清)cm;女性居民的平均身高分別為159.18(漢代)、162.97(北朝組)和158.57(明清)cm。
客觀數據在此,而眾所周知北方人的身高比南方漢人要高一些,可見這組身高比古人全國平均身高要高。全國其他地方的研究也都是類似,目前全中國發現很多古代墓葬,有大量遺骨甚至干尸,數量成千上萬,事實證明,大個子屈指可數,海昏侯劉賀1米7,馬王堆辛追夫人1米6,明清的遺骨更多,但男性基本都是1米6幾到7幾,沒有發現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