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各大商場好一點的銷售,武漢各大中小學中高級職稱。在武漢,24歲就能做到月入1.5萬,絕對不是中等水平,而是很靠前的水平,武漢的收入沒你說的那么高,在武漢,乃至全國各大二線城市,月薪過萬不是很正常的事嗎,武漢的科研院所和國有大企業多,還有高校也多,那些有編制的人都是穩定的月入過萬的。
1、武漢月入過萬已超過90%人,這90%的人生活有多難?
武漢90%的人月入過萬?哪里來的數據?武漢不是京滬深。我在武漢生活了十幾年,雖然我的收入過了萬,但我所了解的月收入低于一萬的人群還有很多,我例舉幾個行業,都是收入低入一萬的,甚至說離一萬還很遠。1、工廠普通工人,在武漢,工廠普通工人月收入大多在4000-6000。2、公司普通職員,在武漢,公司普通職員月收入大多在3000-5000。
3、工地上的非技術工人,武漢工地上的非技術工人,日薪200-250,月收入肯定不足一萬。4、保安人員,武漢的保安人月收入3000-4000。5、服務行業人員,餐飲、館、娛樂行業普通服務人員,月收入也就在2500-4000。還有很多生活在底層的人是你沒有接觸到的,月收入收入3000以下的也不少,請問以上人群只占10%嗎?至于說月收入過萬生活還很難,以武漢的生活水平,一萬元應付一家人的普通生活開支應該是有結余的,當然房貸車貸不算在內。
2、在武漢工資月入過萬的有多少,不靠家里,工作多少年才能買的起房?
應該是有不少人,武漢的科研院所和國有大企業多,還有高校也多,那些有編制的人都是穩定的月入過萬的。還有就是光谷這一片區的工科生,他們入職的工資是5、6千,但基本上都是月入過萬以上,看到一些很小的公司,那些二本甚至武職的畢業生,綜合收入都過萬了,年輕人要是吃得苦,愿意拆騰的,想收入過萬并不難。至于靠自己能幾年買房子,這就不好說了,既要看你賺多少,主要還是要看你能存多少,
就打買三環邊的房子,2萬一平方,100平方就要200萬,首付三成就要60萬。如果小夫妻兩人都月入過萬,生活比較節儉,每月存1萬5,一年就是18萬,按照這個趨勢,不到4年時間就可以買房子了,當然,要是靠一個人買房就比較難了,一個人每月掙1萬,可能也要用到差不多5千,因為住房吃飯和娛樂的花費不好控制。那就一年只能存6萬,買200萬的房子就得攢10年,這么長的時間去做一件事,會消磨人的信心,會讓買房這件事情變得更加困難,
3、武漢月入只有1.5萬,屬于中等水平,如何才能提高呢?
謝謝邀請5。在武漢,24歲就能做到月入1.5萬,絕對不是中等水平,而是很靠前的水平,武漢的收入沒你說的那么高,一、武漢市統計局給出的官方收入統計數據今年的6月25日,武漢市統計局在官網上披露了全市收入統計數據:武漢市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73671元。武漢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85885元,
其中,在崗職工平均工資88327元。而在一年之前,武漢市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67992元,武漢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77726元。其中,在崗職工平均工資79684元,也就是說2018年武漢市在崗職工的平均收入水平比2017年增長了8.4%,月平均工資6139元。而題主的月收入是15000元,已近接近這個平均收入水平的2.5倍了,遠遠高于中等水平,
二、網絡調查和招聘網站的統計數據而互聯網調查統計卻給出了另外一份統計樣本:在這份統計數據中,大家可以看到,武漢月收入1.5萬以上的人群不會超過3%,當然這個統計樣本數量有限,科學性也不能和統計局的數據相比,但是畢竟也能反映一些人的收入情況,有一定參考價值。三、為何統計局的數據與大家的感覺存在較大差距在統計方面,有一個大家一直詬病的數據就是平均收入,因為收入差距懸殊的原因,很多人都是被平均了,其實中位數才是一個更有用的數據,大家一下就可以判斷出來自己的收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