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段的食管癌較多見,下段次之,上段較少見,主要為鱗癌,治療方法有外科治療、放療、化療及綜合治療,其實綜合治療效果較好。早期食管癌經過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完全有可能治愈,晚期食管癌通過優化綜合治療,可以延長生存期,要調整心態,樹立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充分調動身體內部的抗病機制,消極悲觀對康復是非常不利的。
1、鱗狀食管癌是手術治療好,還是化療好?
食管癌以食管中段多見,下段次之,上段最少見,其中鱗癌多見于中上段,是最常見的類型。食管癌早期發現可以手術治愈!食管癌早期癥狀常見的有:咽部異物感,吞咽阻擋感,胸悶刺痛等,這位老人71歲,吞咽阻擋感半個月,食管鏡發現中上段食管癌,增強CT未發現明顯轉移和周圍侵犯,順利手術切除,一年半后復查恢復很好:從片子上可以看到,食管被切除3/4,胃上提至脊柱旁(胸腔胃)。
這種病人注意不能暴飲暴食,臨睡前兩小時不能吃東西,預防胃酸反流,對于有手術條件的食管癌,首選手術切除,這樣有根治希望。如果癌變范圍大,已經無法手術,可以選擇姑息治療,食管癌的發病,北方高于南方,山西、河南為高發區,男性多于女性,多在40歲以上發病,晚期表現為進行性吞咽困難。食管是進食的通道,食管癌必須解決的問題就是保持食道通暢,
這是一位66歲的老人,髓質型食管癌,外侵明顯,手術難度大,選擇支架植入,目前已經三年多了,狀態還不錯,能吃能喝!有些病人配合放化療,效果也不錯,鱗癌大多對放療敏感。很多癌癥都是這樣,早期可以治愈,晚期只能想辦法延長無進展生存期,所以身體出現不舒適的癥狀要及時排查,不要把小病拖成大病,更不要把早期拖成晚期。
2、食管癌的好發部位是哪里?
食管癌是常見的一種消化道腫瘤,我國是世界上食管癌高發地區之一,每年平均有15萬人死于食管癌,其發病年齡主要在40歲以上,食管癌的發生主要與年齡、性別、職業、種族、地理、生活環境及飲食習慣、遺傳因素等有一定的關系。主要臨床表現為咽下食物哽噎感、胸骨后燒灼樣、針刺樣或牽拉樣疼痛等,從解剖上看,食管主要分段為頸段、胸段及腹段,頸段發生癌變的機率較少,通常將腹段歸在胸下段內,也較少發生癌變。
胸段發生的癌變較高,胸段又分為以下三段:1、胸上段:自胸廓上口至氣管分叉平面,為食管的第一個生理狹窄處,通俗一點說就是食管和咽的交界處,約20%的食管癌發生在這個位置,2、胸中段:從解剖上來講自氣管分叉平面至賁門口全長度的上一半,為食管第二個生理狹窄處,此部位癌變最高,因為我們食入的東西易存留此處,比較容易受到殘留食物的刺激,有資料表明,約50%的食管癌發生在此部位。
3、胸下段:從解剖上來講自氣管分叉平面至賁門口全長度的下一半,為食管第三個生理狹窄處,30%的食管癌發生于此處,胸中段的食管癌較多見,下段次之,上段較少見,主要為鱗癌,治療方法有外科治療、放療、化療及綜合治療,其實綜合治療效果較好。目前我國已大力開展防癌宣傳教育,讓廣大群眾知癌防癌,以求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提高治愈率,
3、怎樣正確面對食管癌?
食管癌的四個日常調理食管癌是指從食管的黏膜內層發生出來的一種惡性腫瘤。食管癌的位置有可能在食管的上段,也可能在食管的中下段,它的病理類型可能是鱗癌,也可能是腺癌,在中國,食管癌絕大部分都是鱗癌,但是在食管的中下段常常會出現腺癌。主要表現癥狀有:1、早期的食管癌可無任何癥狀,有些會表現為進食后胸骨不適、摩擦感或異物停留感,通常進食后就會消失,常不引起注意,
2、病情進展到中晚期,可出現食管癌典型癥狀,即進行性地吞咽困難,起初是進食固體食物有癥狀,之后進食半流質或流質也有此癥狀,最后可發展為滴水不進。患者會有營養不良、脫水、消瘦甚至惡病質的表現,3、腫瘤侵犯氣管、支氣管可引起呼吸困難、食管氣管瘺、食管支氣管瘺;侵犯喉返神經可引起聲音嘶啞;侵犯大血管可致大出血、休克。